——苏轼与宦游密州的北宋历史文化名人
王桂杰
北宋政权建立以后,结束了自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战乱纷扰的局面。尽管与辽、西夏、金形成了先后对峙的局势,政治环境却相对稳定,封建自然经济又出现了一度的蓬勃发展,这一时期的封建文化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巅峰。北宋一代,在中国历史上涌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书画艺术家,可谓群星璀璨、光耀寰宇。这一时期,有许多历史名人先后宦游密州(州治诸城),在密州这方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热土上,他们情系密州人民疾苦,留下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佳话。本文即对苏轼和宦游密州北宋名人之间交往的史实作一个简单梳理,以飨读者,并求教于方家。
孔宗翰
熙宁九年(1076)中秋节,苏轼在超然台大宴僚属。酒酣耳热之际,苏轼意兴勃发,填词一阕,调寄《水调歌头》。这就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那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在填这首词之前,苏轼还作了两首诗,其题为《和鲁人孔周翰二绝》。这两首诗的诗前长序见载于光绪《增修诸城县续志》(志五考第三)之“金石考”。其诗如下:
其一
坏壁题诗已五年,故人风物两依然。
定知来岁中秋月,又照先生枕麯眠。
其二
更邀明月说明年,记取孤吟孟浩然。
此去宦游如传舍,拣枝惊鹊几时眠。
孔宗翰,字周翰,山东曲阜人,北宋名臣孔道辅次子,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宗翰为人气貌浑厚,奉亲至孝,始以父任为将作主簿,后与其兄孔舜亮(字君亮)俱登进士第,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以秘书省著作佐郎知仙源县(今曲阜)。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以尚书屯田郎中提点京东东路刑狱公事,旋知濮州。以后历知蕲、密、陕、扬、洪、兖六州。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任朝议大夫,主持纂修《孔氏家谱》。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为刑部侍郎。元祐三年(1088)六月丁酉,除宝文阁待制知徐州,未拜而卒。享年六十岁,葬曲阜孔林。
孔宗翰曾祖父孔仁玉生有四子:宜、宪、冕、朂。孔朂,字自牧,是孔宗翰的祖父。他的伯祖父孔宜,字不疑。宋太宗时曾任密州州通判,事见乾隆《诸城县志》(志十八、表第三)历代职官表(上)。孔宗翰本人一生也有三过密州的经历,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中秋节,孔宗翰任仙源县知县,因事过密州,寓于东武官舍,斯时陈宗古、任建中二人亦在密州。三人联榻而眠,相得甚欢。熙宁四年(1071)中秋,孔宗翰以尚书屯田郎中提点京东东路刑狱公事曾持节过郡。明月依旧,官舍依相旧,昔时对晤的二友已亡,他提笔于壁作诗一首,这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坏壁题诗”。诗中说:
屈指从来十七年,交亲飘落一潸然,婵娟再见中秋月,依旧清辉照客眠。
孔宗翰是苏轼的继任者。苏轼在离密州之时,和离开密州以后,及其次年在徐州知州任上先后写下了《和鲁人孔周翰二绝》《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大雪青州道上,有怀东武园亭、寄交代孔周翰》《和孔密州五绝》《和孔周翰二绝》《虔州八境图》诗,《颜乐亭诗》并叙,《答孔周翰求书与诗》等多首与孔宗翰相酬唱的诗篇,其中许多作品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密州父老深切的眷恋与怀念之情。元丰元年(1078),孔宗翰罢京东东路刑狱,以尚书都官郎中出知陕州。苏轼作《送孔郎中赴陕郊》以送之。
孔宗翰之兄孔舜亮亦与苏轼兄弟相过从,苏轼有《和孔君亮郎中见赠》诗,苏辙亦有《和孔君亮郎中新葺阙里辞官以归》诗。
宋国博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在徐州知州任上的苏轼写了一首《密州宋国博以诗见纪在郡杂咏,次韵答之》。宋国博是在苏轼以后担任密州知州的,他先写了一首《在郡杂咏》的诗寄给苏轼,苏轼又写了一首诗来酬答,故而谓之“次韵答之”。
乾隆《诸城县志》历代职官表(上)记载,“宋国博,逸其名,雍丘人,见《苏轼诗集》”,该版县志《宦迹录》根据苏轼诗中“吾观二宋文,字字照连素,渊源皆有考,奇险或难句”推断,此人为北宋时期名臣“二宋”即宋庠、宋祁之后人。宋庠(996-1066),初名郊,字伯庠,后改名庠,字公序,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卒谥元宪,有《宋元宪集》行世。宋庠熟习典故,擅儒雅之望。宋祁(998-1061),字子京,曾任翰林学士、史官编撰,与欧阳修合纂《新唐书》,书成后晋工部尚书、翰林院学士承直,卒谥景文,有《宋景文集》行世。宋祁能文多建白,工于填词,一阕《玉楼春》名动天下,世人以“红杏尚书”称之,足见其风雅。
李焘所著《续资治通鉴长篇》卷二百八十四中有这样的记载,“(熙宁十年)八月庚子,诏国子博士开封府推官宋靖国知密州”。今据宋人范镇所撰《宋景文公祁神道碑》,宋靖国为宋祁之子,以其曾为国子博士,故而以“宋国博”名之。宋国博在密州的其他事迹暂无考。
苏轼善于作“次韵诗”,古今传为佳话。南宋吕本中(字居仁)在《与曾吉甫议诗帖》中云:“近世次韵之妙,无出于苏、黄,虽失古人唱酬之本意,然用韵之工,使事之精,有不可及者。”
霍翔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十月,苏轼赴登州知州任,取道途经密州。父老牵牛携酒遮道往迎。苏轼在密州又会见了他久违的老朋友赵杲卿与乔禹功。苏轼写下了《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这三首诗。霍翔的具体乡贯及生卒不详,惟知其人在熙宁中曾任驾部员外郎知都水监,提举疏浚汴河,复提点秦凤路行狱。元丰二年(1079)除京东提刑后卫主客郎中,徙成都。八年(1085)五月知密州。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卷三百五十六载“元丰八年五月庚子朝奉大夫,提举京东路保甲霍翔知密州。”苏轼在《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一诗中对霍翔的盛情款待表示了无限感激,并对其提出了殷切期望,诗中写道:
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山中儿童拍手笑,问我西去何当还。
十年不赴竹马约,扁舟独与渔蓑闲。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
问今太守为谁欤?护羌充国鬓未斑。躬持牛酒劳行役,无复杞菊嘲寒悭。
超然置酒寻旧迹,尚有诗赋鑱坚顽。孤云落日在马耳,照耀金碧开烟鬟
扶淇自古北流水,跳波下濑鸣玦环。愿公谈笑作石埭,坐使城郭生溪湾。
翟汝文
翟汝文,字公巽,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宋徽宗政和年间曾任密州知州,乾隆《诸城县志》宦迹录有翟汝文传。文中言其博雅能文,有风度。从苏轼、黄庭坚游,登进士第。徽宗时由秘书郎历任中外,多建白,迁给事中,上言忤内侍梁师成,出守宣州。召为吏部侍郎,出知庐州,徒密州。钦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改显谟阁学士,知越州兼越州浙东安抚使,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除参知政事,同提举修改局,后因忤权相秦桧被罢,以卒。谥忠惠。
翟汝文对苏黄的文名,仰慕已久,但无缘得识。《京口耆旧传》卷四有翟汝文传,谓“少从苏轼,黄庭坚”游是不恰当的。绍圣四年苏轼入儋,李公麟为苏轼画像一幅,翟汝文作《东坡远游赋并序》文中说道:“龙眠居士画东坡先生,黄冠野服。据矶石横策而坐。子由闻而赞之,始公在北方,某为童子欲见公而公出定武,复旋谪儋耳,竟不及见公之南也。”又说:“然士无贤与不肖皆曰东坡之门人,唯某未之识。伤后生不复见其余风遗烈,与之并世犹之师矣。”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遇赦北归,疾甚将死,翟汝文来见,汝文从苏轼游,乃苏轼北归次京口时之事。这是苏翟二人的首次会面。
乾隆《诸城县志》叙及翟汝文治密的情形有两个细节:一个是当时密州负海产盐,蔡京屡变盐法,盗贩者慎重,有司穷治理党与,汝文曰:“祖宗法度,获私商不诘所由,欲靖民也。今击而虐之,将为厉矣。”悉纵之。另一个:密州岁贡牛黄,汝文曰:“牛失黄辄死,非所以惠农,宜输财市之,则其害不私于密。”上从之。
翟汝文治密的时间,乾隆《诸城县志》历代职官表中没有确切记载。惟知其时在徽宗朝,且翟公守密,秦桧为州学教授,二人自此时交往,经查《宋史·秦桧传》(卷四百七十三),秦桧,字会之,江宁人。登政和五年进士,补密州教授,依此而断翟汝文治密当亦在政和五年左右。
翟汝文绍兴年间曾任参政政事,明人冯梦龙在他编纂的《古今谈概》中有“翟参政请客”一目,记翟公轶事(谈概卷十三贫俭部)。翟汝文又是著名书法家,乾隆刊《三希堂法帖》录有他的书法作品,亦留有苏字遗韵。《宋史》卷三百七十二有《翟汝文传》。《翟忠惠集》中有文记载密州士民立像祀苏公的情形,此事见于李增坡先生编著的《苏轼在密州》(1995年齐鲁书社版),本文不俱引。 (上)
(作者系诸城市地方文化研究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