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日山峰秀桃园茶飘香—诸城新闻网 
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生活 > 障日山峰秀桃园茶飘香

障日山峰秀桃园茶飘香

2025-08-28 10:06:13 来源:诸城新闻网

唐合萍


  障日山,是小时候听说过的传说最多的山。老人们总说,山顶云雾缭绕之处藏着仙人的居所,每当山风掠过松林,隐约能听见瑶琴的空灵之音,穿过层层的山岗,飘到村口那棵虬枝盘旋的老槐树上。
  那时候,障日山于我,是一个遥远的存在,它隐在云雾深处,像被神秘薄纱笼罩的梦境。我常常在云雾升起的时候,凝望着山顶上若隐若现的“金龟探海”———那是一块酷似巨龟的巨石,脖颈前伸,龟背上还驮着小小的石龟,正奋力游向云海深处。
  母亲说,那是东海龙宫里的金龟,在天地初开之时,不忍人间遭受洪水的肆虐,便趁龙王不注意,悄悄驮着大量能定水的“息壤”奔赴人间。
  “息壤”遇水迅速膨胀,化作高山峻岭,挡住了洪水的去路。可金龟却因私自携带“息壤”触犯天条,被天庭的天兵天将追杀至此。在争斗中,金龟身负重伤,在它即将倒下之时,心中仍挂念着百姓安危,它奋力将头伸向远方的云海,想确认洪水是否退去、百姓是否安全。
  最终,金龟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化作一块巨石,永远定格在了障日山的山顶,留下了“金龟探海”的奇观。
  幼小的我,常常望着白云深处的石龟,担心哪一天会突然跌落。母亲说,那只是传说,类似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最耳熟能详的则非“二郎神赶山镇日”传说莫属。
  很久很久以前,天空中突然出现九个太阳,大地被炙烤,庄稼颗粒无收,百姓陷于酷热与饥荒的绝境之中。玉皇大帝为拯救苍生,急令二郎神下凡,镇压多余的太阳。
  二郎神肩挑两座山,手赶一座山,向着东海方向匆匆进发。当他赶着那座用来障日的山途经此地时,山突然停滞不前。原来这座山前方水湾里,有一条作恶多端的蛟龙时常在此兴风作浪,山为了保护苍生,毅然紧走几步,趴在水湾之上,试图将蛟龙牢牢压住。
  二郎神不知内情,见山耍赖,抬手就是一鞭。山虽疼痛难忍,却仍死死压着蛟龙,不肯挪动分毫。二郎神见状,怒火中烧,“啪、啪”又是两鞭,力道十足,打得那山直摆尾。即便如此,山依旧咬牙坚持。二郎神因用力过猛,扁担失衡,前面的山滑落,后面的山竖起。此时,二郎神展开天目查看,方知原委,不禁赞叹:“好一座仗义山!”随后扛起扁担离去。
  后来,这座曾用来障日的山,就被人们称作障日山;又因它忍辱负重、心怀仗义,也被叫做仗义山。东南方,两座分别名为竖山和撸(因卢敖隐居又称卢山)山的小山,据说便是二郎神当初挑来的山。
  母亲说,障日山的传说还有许多许多,而真实的障日山,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名胜”五绝被世人所称道。曾经障日山的香火是非常鼎盛的,尤其在明末清初时,五寺、二十八庵、一百二十八茅庵,僧尼、道士达二千多人。山中因此便有了香林谷,既为香火之香,又是山中花草之香。
  而抚琴台上的石刻,那是伯鸾王携琴游玩之后留下的字迹。怪不得呢,原来那琴声真的曾经存在过的。知道了这些秘密,我便缠着母亲,带我去看看障日山真实的样子。可母亲说,那是她也不曾去过的地方,于此,我便不再抱有奢望。在那个交通极为不便的年代,四十公里的路程,阻隔了一个孩子对于一座山的渴望。
  障日山,成为我童年记忆中最深最遥远的执念,像悬在天际的启明星,越是达不到,越是在心底熠熠生辉。
  二
  长成之后,虽多次往返于此,却不曾真正登山上顶,去岁正月,终于有缘独往障日山。
  名为障日山,山中果然障日,未曾入山,便不见太阳踪迹,山障日,云遮日,云障山行,雾遮路远,行半日方至山腰。
  山风穿过“石门”,还留有残冬的凛冽。据说在白云寺香火最盛之时,曾名为“是门”———入得此门,便斩断尘世是非之门。那也是太平天国时的古战场,在云雾之中,悄然能听到金戈相击的铮鸣、战马嘶鸣的悲怆,和将士们冲锋陷阵的怒吼。
  崖壁间“小峨眉”的题刻被山风侵蚀了边角,却仍有墨香从石纹里渗出,恍若子瞻的羊毫刚离开碑面,尚带着密州春酒的凛冽气息。那时他初到密州,正值蝗灾肆虐,祈雨、灭蝗、出猎,偶然来到此处,见山云气蒸腾如蜀地仙峰,便挥毫题下“长安自不远,蜀客苦思归。莫教名障日,唤作小峨嵋”的诗句。如今站在观日峰上,只见云雾翻涌遮蔽日光,形成如梦似幻的“云海障日”景观。
  晨雾仍在山谷间翻涌成海,我忽然看见那个戴竹笠的身影,正沿着十八盘石阶踽踽独行,衣襟沾满露水与星光,芒鞋踏过的地方,野蔷薇还未萌芽,刚劲的枝干,宛若他刚刚写就的《超然台记》。
  他爱极了这里的云雾。在超然台上饮酒时,总说障日山的云比杭州的更有筋骨。某次暴雨突至,他却坚持冒雨登山,在水帘洞前观飞瀑如银河倒泻,衣袂被水汽浸湿,却笑得畅快。回来后写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词句,当地人传说,那些溅在石壁上的水珠,化作了后来《赤壁赋》里的字字珠玑。如今站在飞瀑下,仍能听见千年前的雷鸣,混着他朗朗的笑声,在山谷间回荡。
  沿着山路蜿蜒而行,当年的抚琴台,还留有宋时的余韵,琴音的悠扬,惊起松间的鹤影,有樵夫曾见苏老夫子曾蹲在溪畔,用枯枝在沙地上画着水利图,溪水漫过脚背亦浑然不觉,如今“北苏堤”宛若一条碧绿的丝带,萦绕在诸城南湖之畔,湖畔的睡莲仍未醒来,唯有岸边的垂柳,枝头上还留着他指尖的温度。
  行至白云寺处,山风送来隐隐梵唱。门前的古井、碾粮的石磨,仍在坚守着过去的岁月,只是当年的传说早已成为一片遗迹,那些生长在瓦砾之间的松林,成为时光最好的见证者。忽然明白他为何偏爱这座山——障日虽不比峨眉高峻,却藏着最朴素的人间烟火。
  暮色四合时,山雾又起。我站在“小峨眉”的石刻前,看月光将影子拉得很长。恍惚中,那个竹杖芒鞋的身影从雾中走来,衣袂飘飘,仿佛要带着满山松涛与星辰,继续他永不疲倦的行吟。
  山风掠过松林,带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墨香,那是他留在人间的最长的诗行,回头望向主峰,金龟在暮霭中愈发威严,龟头所指之处,一轮明月正从云海中冉冉升起。
  三
  今岁暮春,听闻障日山正在开发,禁不住好奇,再登障日山,却是晴天丽日。
  未至山口,忽见一弯石径穿云破雾———正月里还青苔斑驳的野径,此时,已修成雕花木栏围护的游步道。晨雾中传来山民的笑语,几个头戴草帽的山民正往梯田里移栽绿植,竹筐中溢满青茏的花苗。
  白云寺下的荒草窠,如今变成了“东坡书院”,桃园区党委书记张云杰告诉我,他要将桃园的无性系茶嫁接到这座文化名山,让大家在爬山之余,还能喝到高品质的诸城绿茶。
  遇见前来直播的网红,他新编的快板,说的就是障日山的前世今生。殿前那口被落叶淤塞的古井,已清出甘甜的泉水,井台旁立着的木牌,介绍的是这座寺庙初建时的传说,字迹是用桃树枝烧成的炭笔写就。
  下山时,在“小峨眉”的石刻处,再次遇见上山巡查的张云杰。他脚蹬胶鞋,背着的帆布包里露出南部山区规划项目手册和《苏轼在密州》。阳光刺破云海,我们脚下的梯田泛着金波,远处几个村民正在给田里的庄稼施着农家肥。“你看那片梯田———”他指向崖边:“以前是一片荒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之后,全部种上了无性系茶苗,再过一段时间就能喝到高北端的新茶了。”山风掀起他的衬衫,露出鲜艳的党员徽章,与石缝里钻出的野桃花交相辉映。
  远处,在芒鞋踏过的地方,隐隐传来“长安不自远,蜀客不思归”的回响……四
  开发后的障日山,于五一节之前正式开山,昔时,人潮如涌,我亦欣然前往。此次登山,主要陪同来自省城的泰山学者丁兆堂教授,这是一位对诸城茶产业发展做出无私奉献的人。
  山脚下,刚刚结束的新茶品鉴会还留有余韵,新炒出来的茶叶,在初升的阳光下,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馨香。
  丁教授步履矫健,他说:鲁茶香自苦寒中来,是诸城人们的执着,才在苦寒之地培育出高质量的茶叶。障日山的开发亦是如此,他指着白云寺的遗迹说,障日山的开发,并非人为地打造一处景观,而是恢复历史,续写一方文脉。
  有人说障日山是一座悲情的山,因为在此曾经有人开发过,却未曾成功,如今再次开发,亦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执着奔赴。
  此时,寺边的茶寮里,早已沏好刚刚炒出的新茶,那是用北纬36度无性系茶苗的嫩芽,经摊晾、杀青、揉捻、烘焙等古法工艺炒制而成,叶片在青瓷盏中舒展,茶汤似琥珀泛金,氤氲的热气裹着山野清韵与炭火焙香,入口鲜爽回甘,尾调还藏着几分白云寺晨钟暮鼓浸染的禅意。
  此时,旷野的风裹挟着山巅的云雾掠过茶寮檐角,将盏中茶香揉碎在古寺飞檐间。檐铃叮咚,与远处隐约传来的古琴声相应和。恍然间,我不知此时身处人间亦或仙境。
  “障日山峰秀,桃园茶飘香。”手扶木栈道,丁教授再此由衷感叹。这位将长清、泰山、沂蒙分别打造为“长清山水美,谷雨茶更香”“造化钟神秀,一杯泰山茶”“蒙山高,沂水长,山灵水秀,沂蒙茶香”的老者,又有了新的目标;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桃园将因障日山而兴,障日山则因桃园之茶而名。
  山雾缭绕中,茶垄翻涌着碧浪,与林间的红杜鹃相映成趣;茶香浸润着抚琴石上的碑刻,碑刻上的遗韵已化作石上苔痕,与新茶嫩芽一同生长,千年的传说在这一刻焕发出新的生机。
  山与茶、古与今,凝成一曲振兴之歌,随着云雾飘向远方,飘向未来……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潍坊第二届第二批签约作家。)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