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里的人间—诸城新闻网 
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生活 > 豆角里的人间

豆角里的人间

2025-08-28 09:49:16 来源:诸城新闻网
董小懿
  年岁渐长,对“生活”一词的咂摸,也多了几分深厚的滋味。不再是年少时以为的轰轰烈烈,反倒像藤架上攀爬的豆角,默默顺着日光的轨迹舒展卷须,在寻常的风里结出饱满的荚。
  豆角在北方是再寻常不过的一种蔬菜,或急火爆炒,或文火慢炖,干煸时油香四溅,凉拌时清冽爽口,尤其是我最偏爱的猪肉豆角包子,掀开笼盖的一瞬间,白茫茫的蒸汽裹着浑厚的肉香和清鲜的豆角扑面而来,咬开薄皮的刹那,滚烫的肉汁混着脆嫩的豆角在舌尖轰然炸开,那股子扎实的香,能把沉睡的味蕾撞得一个激灵。
  原以为这寻常豆角只配得上烟火日常,直到暑假里不经意的偶遇,才让我读懂它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假期里去内蒙古旅游,吃完晚饭后暮色已浓得化不开,在回酒店的路上,路过一个热闹的夜市。想到明天的车程,父母决定在这个夜市停一停,为明天的行程买一点路上吃的零嘴水果。我嫌这般繁琐有些乏味,便揣着几分闲意,自去逛这方烟火小天地。
  夜市不大,也就有一条街的长度。整条街巷被商贩和来闲逛的人们填得满满当当。车子大的小的,人们多的少的,铺在地上的油布将头顶的路灯反射出不规则的形状。玻璃罐子里的咸菜和鸭蛋在深色的盐水里浸泡着,各式各样的喇叭,各种各样的马扎,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脸庞,勾勒出了这座小城的人间烟火。
  我慢慢往前走着,注意到了一个老人。老人是卖豆角的,豆角不算多,带着零星的泥土,十分新鲜。和豆角这种再普通不过的蔬菜一样,老人的摊位隐在这条街道最靠里面的位置,只有一个昏黄的路灯陪伴着他,灯光像一汪融化的蜂蜜,缓缓淌过老人的发梢,将那片花白晕染出琥珀般的暖意。他不吵不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穿红戴绿的摊贩正用洪亮的吆喝声招呼着过路人,塑料袋摩挲的窸窣声与微信到账的提示音织成热闹的网,唯独将他这一角滤成安静的孤岛。老式秤砣散发着温润的光泽,手背上的沟壑里嵌着泥土,手微微蜷缩着,仿佛还握着清晨松土的锄头。
  或许是位置偏僻,或许是菜品单一,又或许是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的吆喝,老人面前的豆角并没有卖出多少。他见我走过去,抬头轻声询问我:“买豆角吗?都是自家种的,今早刚摘的。”因为是在旅途,豆角并不是我们采购的对象,我遗憾地摇了摇头,老人默默地移开了目光,那双刚亮起来的眼睛又黯淡下去,像被风吹灭的烛火。
  我问他:“爷爷,这么晚还不回去吗?”他说豆角是早上摘的,卖不完明天就不新鲜了。“白天太热了,我就在树荫里摆,晚上这里人多一些。”我问他中午不回去吗?他说家住在乡下,离得远。“城里人多,碰碰运气。”他低头理了理被洗得发白的蓝汗衫,枯槁的胸脯缓慢地起伏着。我问他怎么就只卖豆角不卖其它的菜,他说其它的菜长得比较慢,卖相也不算好。“我挑了几斤好的豆角出来卖,赚一点零花钱,补贴一下家用。”
  他听到我不是本地口音,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我说我是从山东来的。“这么远,就你自己吗?”我说还有父母一起,他欣慰地点点头,“真好啊,还能和家里人一起出来玩。”我问:“您家里人还好吗?有子女吗?”他说他的老伴几年前就去世了,儿子住得远,每个月给他寄钱,“我儿子在大城市打拼,太辛苦了,我不能成为他的累赘。”
  听了老人的故事,我心中的咸涩慢慢上涨,像被潮水漫过的沙滩,带着说不出的沉重。“今天吃饭了吗?”“中午吃了馒头,晚上回去下点面条吃。”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自己一个人,没什么讲究,随便吃一点就好了。”
  父母的催促声传来,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打破了这一刻的平静。我向老人告别后离开,重新返回热闹的夜市。再仔细看看,夜市上来来往往的人,又有哪个是容易的呢?忙碌一天的家长,要精心准备明天子女的三餐;固定摊位上的小贩,脸上挂着疲惫却依旧热情的笑容,他们每天早上天色未亮就要进货,然后辗转好几个集市去卖;玩闹的小孩子,看似无忧无虑,可每天依旧要背着沉重的书包,写着做不完的作业。每个人都在生活的泥沼里奋力挣扎,而所谓的热闹,不过是苦难的叫嚣声罢了。
  回头看看老人的摊位,还是有人驻足,那是一对年轻的情侣。女孩细细地挑选着豆角,男孩柔柔地看着女孩,耐心地等待着。老人脸上带着一些拘谨的笑意,手忙脚乱地称着豆角,动作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雀跃。老式秤砣在暖黄的灯光下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仿佛为这一幕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或许,社会的发展就在于人们在奔波之中依旧能保持对生活的乐观与热情。就像卖豆角的老人,老伴离世,儿子远走,但他依旧会在清晨时摘下最新鲜的豆角,在夜市的角落里默默守候;步履匆匆的母亲,会在孩子观察世界时耐心等待;疲惫的摊贩,会在收摊时为流浪猫留出口粮;生活在“快节奏”里的年轻人,依旧选择在夜幕降临时,牵起对方的手,慢慢感受生活的温度。他们在生活里承受着不同的滋味,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以温和的方式抚平生活的褶皱。这种不动声色的坚韧,像大地深处的根系,沉默却有力地托举着人间烟火,让生活在颠簸中始终保持着向上的弧度。
  (作者系诸城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生)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