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始于1987年,美国银行意在打销大笔呆账,改善其资产负债表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但对国内市场来说,尚属创新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与一般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不同。由于信用卡应收账款的特性为循环型的信用,即信用卡持卡人可以随时消费、借款以及还款,因此信用卡应收账款的余额会随着持卡人的不同行为而可能有大幅的波动。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目前国内信用卡应收账款的不良率仍处“低位”,但不可忽略的是,近几年它一直处于上升态势。
“据我们了解,部分同业目前都在筹划资产证券化事宜,希望在监管政策日趋明朗的情况下通过此类业务创新增加信用卡业务收益,缓解资本压力。”某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信用卡资产支撑技术复杂
信用卡应收账款支持证券属于资产支持证券类产品,是以信用卡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发行的证券,即将发卡银行持有的缺乏流动性,但可产生可预见现金流的信用卡应收账款,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其风险与收益进行重组,以原始资产为担保,转换成为可在金融市场 上出售的流通证券。
据分析人士介绍,证券资产风险大小的核心因素是基础资产能否产生预期稳定的现金收入。对于信用卡应收款证券化而言,其基础资产信用卡应收账款也应该有一些特定的要求。
“对于信用卡应收款证券化而言,其基础资产是信用卡应收账款,这一应收账款来源于持卡人因使用信用卡的取现、支付结算功能及享受其他服务而产生的需在一定期限内归还的本金、利息及其他服务费用。持卡人的还款行为可为发卡银行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收入,该现金收入是稳定可预期的。”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信用卡消费信贷余额随季节变动以及使用者支付能力的影响而变动,发行者必须把贷款余额转换为具有固定本金和合理的长期平均期限的证券,因此,以信用卡资产为支撑发行的证券结构,与其他的资产证券化相比更加复杂。
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不同,信用卡消费信贷的偿付期限通常较短,而进行资金证券化要求资金池要有一定的存在期限。
上述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发行机构必须针对这一特性加以调整,信用卡资产证券化才能吸引投资人。一般而言,信用卡资产证券化通常设计成含循环期和本金摊销期的两段式证券。“在第一阶段循环期,投资者只得到利息收入,不发生本金偿付;资金池产生的资金与投资者得到的资金的差额被用于购买新的应收账款。”
2013年3月,在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中首次提出,可以“以基础资产产生现金流循环购买新的同类基础资产方式组成专项计划资产”。信用卡应收账款证券化所需要解决的“循环购买”问题,在政策层面的壁垒有望消失。
商业银行减压成原动力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就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而言,一方面银行资本总体稀缺与信用卡业务增长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另一方面受2月25日起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标准调整的影响,银行刷卡手续费总体下调,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正面临着来自资本约束和收入增长减缓双重压力的挑战。”
他强调,在此背景下,各家银行将更为关注信用卡业务经营效率的提升,如何提升信用卡资产回报率将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
事实上,资金池中信用卡贷款的数量非常巨大,远非其他资产的证券化能够相比的。例如,在特拉华州的共和银行实施的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中,账户个数为22万多个,而一般的资产证券化多的也不过几千个。因此,信用卡贷款组成的资金池的风险更容易分散、对资金流的预测更加容易。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信用卡授信总额为3.49万亿元,同比增长34.0%,较第三季度末增加1516.03亿元,环比增长4.5%;期末应偿信贷总额11386.69亿元,同比增长40.1%。
据记者了解,美国当年推出资产证券化最大的动力来源于商业银行。银行出于提高流动性和满足大规模融资需求的目的,先是大刀阔斧地将现有的信贷资产以证券化的方式出售。随着市场的成熟和完善,银行系统发现,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满足借款人的融资需求不仅效率高,融资规模大,而且可以避免银行资产负债表无限膨胀带来的诸多风险。
上述负责人强调,从境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信用卡应收账款证券化应该说是一条通过提高信用卡业务资产周转率来提高资产回报率的重要途径。
中信建投银行业分析师佘闵华亦表示,信用卡应收账款证券化产品的推出,可以使银行的资金周转加速,把资金循环应用到中高收益的领域。除此之外,通过将风险分散出去,可以降低个别银行的风险。
但他也指出,“现在进展比较快的还是一些中小银行,信用卡业务本身就不特别大,收益并不是很明显。因此是一个试水阶段,这个趋势会进展的怎样很难说。就像资产证券化也提了很多年了,现在做成的也还是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