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阳的妈妈何女士提起这事委屈地说:“马上高考了,我根本不敢惹他,所有事情顺着他的心思。可就是这样,他还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我和他爸在他跟前干啥都处处小心,这还成罪过了?”
父母谨慎,学生紧张
何女士说,上周六晚睡觉前,儿子提出想吃面条,第二天一早何女士就起来给孩子做了汤面条。本想儿子因此会高兴点,可谁知他坐在餐桌跟前就开始嘀咕:“这种饭以后还怎么敢吃?吃的都是压力!”
何女士想不通自己关心儿子有什么错,怎么就成了压力了。马继阳说,平时家里的早餐一般都是粥和饼子或者馒头,几乎没有这么复杂地吃过面条,只是自己提了一句,妈妈就起来给他做好,这让他感到压力太大,似乎只有用好的成绩才能回报父母。
马继阳还说,自从到了高三下学期,爸妈对他生活上有求必应。买衣服、买鞋子不论多少钱,只要他提出就买。他在房间时,爸妈从来都是敲了门,经过他同意才进他的屋子。他只要在学习,爸妈连电视都不敢看,说话声音都要压很低。
自从春节后,家里再也没来过爸妈的亲戚、朋友。“我快窒息了,他们这样的关心太过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表现才能回报他们。我不想他们对我太关注,像原来那样难道很难么?”马继阳说他很痛苦,他也不想跟爸妈发脾气,但实在控制不了。
双方互相调整才和谐
乌鲁木齐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春霞说,高考前,学生压力非常大,任何一点变化他们都会很敏感,只要有些刺激,他们就会很冲动、烦躁。
家长在这个特殊时期,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技巧,要注意孩子的变化,做到内紧外松。让孩子们心情舒畅,但不要因为快高考了,就言听计从,还是自然相处比较好。
考生也要理解父母,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于敏感,当遇到情绪将要失控的时候,停下来理一下思绪。考生一点点处理好了手头事情,情绪也会随之变好,以此来培养成就感,调整这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