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城乡常见的修脚有两种:一种是在街头(包括庙会、集市〕行艺的,简单一点的称谓叫“割鸡眼的”。有点像过去的江湖郎中,属游医一类,一般在人员流动集中的地方设摊,有时地点并不固定,技艺多为祖传。他们在地摊前铺一块红布,行话叫“靠地布”,上面摆放修脚的器械和药水,墙上挂一画着各种脚病图样的白布,行话称作“点张子”,按图指画讲说招揽生意。还有一种专门赶集上庙会行医,类似于现在的走穴,流动性很大,集市上常见他们的身影。另一种从业人员是在浴室服务的修脚师傅,80年代,诸城饮食服务公司还招收过一批浴室服务员,学习修脚技艺,因为是国营单位,服务非常规范。
修脚常用的工具主要是片刀、抢刀、修刀、刮刀、条刀等,虽用途不同,但刀刀有绝招:片刀是起皮的刀;抢刀是抢薄指甲的;轻子是劈指甲的;条刀是剜指甲缝的。除了十几种小刀外,还有小锉等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脚的负担最重,各种各样的脚疾也多,如甲沟炎、鸡眼、嵌指甲、灰指甲、脚气、脚癣等,虽无生命危险,可它痛起来足以使人寝食不安。甲沟炎是最为典型的足部疾病,因为难以根治,患者只有默默忍受其折磨。在技艺高超的修脚师傅手里就变得轻松简单,从下刀到收刀,一分钟一刀切,举手投足间就使患者摆脱了脚病折磨,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轻松。
过去的脚病最常见还有鸡眼、灰指甲等。民间有很多割鸡眼的高手,城里常年摆摊割鸡眼的徐浩杰,自幼随母学艺,至今已有20多年。治疗时,先用温开水浸洗患处,使其角质层软化,然后用酒精消毒,持手术刀把鸡眼处硬组织割去,以微出血为止,再把自制的膏药贴于患处,用胶布封贴即可。鸡眼患处除微有烧灼感外,无其它不适,亦不妨碍行动。数天后鸡眼角质层脱落,生出肉芽,愈合不留疤痕,且不易复发。
学习修脚技艺要先从学徒开始。修脚又被称为“肉上雕花”,下刀差之毫厘就会给顾客带来痛苦,一定得练好基本功。先是练手感,每天要用修脚刀练习削筷子,一层一层的削,既要薄又要均匀。另外修脚的各种技法,如“修、片、剥、挖、捏”等手法和技巧,都要掌握的相当娴熟;同时还要学习医治鸡眼、嵌甲和甲沟炎等脚病的方法。 没有苛刻的训练和钻眼是不行的。一些资深的修脚技师,手中的修脚刀已不再是单纯的利器,对患处眼观、心悟、手感、刀到,得心应手,达到很高的技术境界。
旧时,修脚工地位低贱而被社会歧视。解放后,逐渐发展成为服务业中专门的一种职业,他们的付出受到社会的尊重。像扬州历史上第一代女修脚工陆琴,凭着“要做就做到最好”的信念,成为修脚业第一高手,曾应邀到香港为政要、商界及演艺界名流展示技艺。更有华人为她开出百万美元年薪邀其去海外发展。她还当选为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了与总理面对面商讨国事的修脚妹,正可谓行行出状元。
修脚技艺历经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如今又结合了现代的医学手法更加完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修脚这一古老的职业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越来越走红。现在从事这一行当的人称修脚师,有专业的技术职称,工作在各种足疗保健场所,成为老行当中被传承并发扬光大的职业之一。(崔金河)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