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当代短篇小说之王”王愿坚

“当代短篇小说之王”王愿坚

2018-05-21 08:56:14 来源:诸城新闻网

马新义

躲避战乱

  1939年冬,日本鬼子侵占了相州,占领了王氏私立学堂的全部校舍,在操场上修起了炮楼,周围还扯起了铁丝网,把学校变成了魔窟。日寇把小学集中起来合并为相州区立小学,强迫农家子弟入学,由日本人吉田俊弘任教导官兼教日语。学校除了向学生灌输封建思想外,还竭力宣传“日中一家”“大东亚共荣圈”“中日满三国提携”等,加强奴化教育,学生念的书都是日伪政权审定编印的。

  像相州的许多孩子一样,王愿坚不得不到日寇监管下的学校里去读书。学校里挂起了日本旗,日寇规定:学生一进校门就必须向日本旗敬礼,年仅11岁的王愿坚不能忍受这种屈辱,宁肯挨日本教官的耳光也不肯向太阳旗低头。村子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日本鬼子到处杀人放火,这在王愿坚那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有一天,鬼子闯进了王愿坚的家,用生硬的中国话喊着王翔千的名字,父亲王振千这才知道鬼子是来抓王翔千的,仓促中,他告诉妻子:“快去告诉哥哥,就说有什么事我就顶了,让他不要再出头露面了,快找一个地方躲一躲!”鬼子找不到王翔千,先把王振千抓起来,王愿坚望着被抓走的父亲吓得大哭起来。王振千被抓走后,王愿坚的母亲就去找王翔千让他躲一躲。王翔千找了地方躲起来,逃过了鬼子的追捕。事实是,这个时候,王愿坚的家已经成为我党敌后工作的一个联络点了,在县委工作的孙朴风、赵志刚等人常到他们家碰头开会,王翔千在家时他们就会到他家中一起研究斗争形势或布置任务,这时常由王愿坚在大门外担任放哨的任务,人小,大人不在意,做这项工作正合适,这种斗争环境使他对革命有了一些初步的感受。

  这时候,王愿坚的哥哥王懋坚已参加了革命,被组织派往苏联学习,家中只有姐姐妹妹和母亲。为了躲避战乱,王愿坚的母亲就把他送到了离相州十里路的老梧村的一个亲戚家。这里离公路远,又是丘岭地,岭上、沟里到处有茂密的树林,有处躲藏,比相州安全得多。

  说起这段生活,王愿坚曾说:“这一段躲避战乱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记得在老梧村我的亲戚家有一个大胡子的老人待我特别好,他常领我到村东旁汉王山去玩,这座小山因为东汉的刘秀曾在此驻扎而得名,山上有座清凉寺,寺前有座古老的宝塔,平时听大人说话口头语‘他在哪里?(塔)在老梧村’,这次才真的见到。记得那时汉王山上还有巨大的白果树和数不清的古柏,大胡子还指着寺中的一块古碑说那是宋朝的宰相文学家宋郊(宋庠)亲笔题写的。在庙里我望着那各式各样的神像和美丽的壁画直发呆,还有那大雄宝殿中的编钟编磬,演奏起来如仙音缭绕,加上老人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述仙女一夜之间建起宝塔的传说,西山石佛寺那大石佛连皇帝下令搬迁都搬不动等种种动人的传说,使我感到神奇而入迷。这也是一种故乡文化的陶冶啊!”

  多年后,当王愿坚得知他少年时代熟悉的古塔和石佛连同相州街上仅存的两座牌坊在“文革”中全部被毁掉时,他惋惜地直摇头:“这个损失是不可挽回的。”

  在老梧村躲了几个月后,打听到父亲被放出来了,王愿坚才又回到相州。

(三) 走出家门

在诸城上中学

  1943年,14岁的王愿坚读完小学,考入新恢复的诸城中学。据其堂弟王愈坚回忆,这年入学考试的作文题是一个“秋”字,应试的学子们按这个“秋”字各人破题作文,有引经据典作为题材的,有借景抒怀感叹秋色的,可谓多姿多彩。王愿坚则是抓住了“去年的秋是一个秋,今年的秋也是一个秋”这样一个立意,抒发自己的志向情怀,这篇作文受到了主考老师的好评,在以后的讲课中,老师也常以这篇作文为范文,分析构思技巧。这件小事足可见证少年时代王愿坚初露才华的天资。那时,王愿坚家经过战乱已经处于败落的地步,在中学,他和多数穷学生一样,每个星期都要回家背干粮,相州到诸城四十里路程,成为王愿坚人生之路上最早的长途拔涉。在学校,没有炒菜,吃饭时,是一边啃着咸菜,一边喝着冷开水下饭,虽然过得清苦,但知识的长进也给他带来更多的乐趣。

  在学习方面,他是一个勇于钻研,勤于思考的人。苏东坡知密州时建的超然台是诸城著名的文化胜地,因苏轼在这里写过一些名篇而名闻天下。每有闲暇,王愿坚便和同学们结伴登上超然台,南望峰峦起伏的常山、马耳山,北眺一脉碧波北去的潍水,寻诗觅句,追怀先贤,品味苏东坡诗词的意境。少年王愿坚对知识追求表现在他追根究底的执着,有一次,同学孙铁民突然问王愿坚:“‘逻辑’两个字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外来词,在当时一般的私塾学邸也根本答不上来,王愿坚也答不出,他顺口按照谐音回答说:“大约是‘罗而集致之’的意思吧。”同学觉得也有些道理,都称赞王愿坚的学识。

  回到寄宿地,王愿坚因为自己回答的盲目而深感不安,他决心搞个明白,费了好大的力气,他终于在书中查到这个词目的正解,这时已经是深夜了,他躺下睡不着,想着尽快地给同学送去这个正确的解答,翻来覆去折腾了一大会子,最终还是爬起来,在灯下写出了解释这个词的纸条,出门摸着黑,穿过了半个城区走到孙铁民家门口,喊醒了已经熟睡的孙铁民,告诉他一个解释问题的纸条已经从门缝中塞进,让他留意收起,这才坦然地回去休息。

  这一段时间,王愿坚家里已经十分困难,家中缺吃少穿,难以为继,有一件事王愿坚终生难忘,父亲这位教书先生为了全家的生活,无计可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拿着自己心爱的砚台出去卖了,临行前,被王愿坚看见了,他问父亲拿砚台干什么去,王振千只好说了实情,但他告诉王愿坚:“这是没有办法才这么做,以后你们可不能做这种事,这可是读书人离不了的东西啊!”

  在诸城,王愿坚只读了一年初中就因家庭困难退了学。

参军

  1944年7月,王愿坚和堂弟王愈坚(王希坚的弟弟)一起,跟随在县委工作的孙朴风(后为山东省技工师范学院院长)到驻在山区的县委参加了工作,不久,就被送到山东军区的驻地日照县参加了八路军。

  相州是敌占区,鬼子控制很严,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王愿坚与堂弟王愈坚和料疃村的孙炳华三人跟随孙朴风离开了家乡。故乡的夏夜,田野里响着此起彼伏的蛙声,给死气沉沉的黑夜增添了一丝生气。他们四个人不敢走正路,只在满坡的青纱帐中穿行,下半夜,走到相州西约20里远的乔戈庄村前的一片高粱地里,突然听到有响声,似乎是弄枪的声音,为防不测,四个人分头跑开。孙朴风毕竟有斗争经验,处变不惊,就虚张声势地大喊:“三班长,到左边,二班长,到右边!”不一会儿,他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那弄枪的人不过是一个看瓜的农民,经一番喊叫看瓜人也被吓跑了。王愈坚被吓得乱跑,扑通掉进苇塘里,弄成泥猴。原来,慌乱中他把苇子梢当成平地了。王愿坚则跑到一个水沟里躲起来。孙朴风着急地找着三个少年,到处喊着:“愿坚!愿坚!”不想王愿坚误听为“汉奸”,吓得又奔跑,直到天亮才找到他。而孙炳华却跑散了,找不到一起,只得回了家,后来在地方工作。这是王愿坚革命生涯的一段小插曲。

  在县委住了没多久,王愿坚就找父亲的学生——当时诸城县的县长,要求到部队上去。县长风趣地说:“那还不好办!给你们兄弟俩贴上个邮票就发走了。”过了没有几天,有一个武装邮政的通信班长要到驻日照县的部队去送文件,县长把王愿坚兄弟交代给了通信班长,让他把弟兄俩带到日照去。于是,兄弟二人每人背上了一个小包袱,里面都是叠好的三角纸,县长嘱咐说:“这个可要带好,这是稿子,是要在报上登的,你看报纸上那些文章就是这样的稿子印的,可马虎不得呀!”从这时起,王愿坚才知道什么是稿子。

  他们从诸城出发,为了绕过敌占区,走莒县、莒南,然后去日照。通信班长是一个很有趣的小伙子,途中休息时他常常把王愿坚叫到跟前,指指自己的下巴说:“喂,小鬼,看见了没有,又长出胡子来了。来!给我拔下来!”于是,王愿坚就去给他拔,班长心满意足地闭着眼,嘴里叨念着:“哎……对、对!这一根,再一根……好!”给他拔了几根胡子后他很高兴,其实他也不过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他把好吃的给王愿坚兄弟吃,白天天气热,找个地方休息他也把树阴凉留给王愿坚兄弟俩睡觉,自己在炎热的阳光下就地凑合。

  三人拐弯抹角地走了七天才到达目的地。到部队后,通信班长把兄弟俩送到一个地方,交代给一个部队干部说:“交给你两个小鬼。”说着把县长的信递过去。那位干部若无其事地说:“好了,让他俩留在这里吧。”那班长交代好文件就走了。王愿坚兄弟坐在凳子上也不敢动,互相瞅瞅,直楞神儿。不一会儿通信班长又急急火火地回来了,对那接待的人说:“哎!还忘了问你要个收条呢,给开一个吧!”于是那个干部就给他开了一个“收到两个小鬼……”交给他,他这才乐呵呵向王愿坚兄弟挥挥手放心地走了。王愿坚兄弟俩相对而视,心里暗暗地说:“还真把我们当作包裹寄了呢!”

  在军区,由于年龄太小连跑步都跟不上趟,领导只好安排这兄弟俩先在干部学校学习。对于14岁的王愿坚来说部队上的一切都很新鲜。谈起当时的情况他说:“那时我不过才是个小毛孩子,记得有一次军区一个什么战士剧社演出一个外国话剧,我们去看,开演后前边有一个人挡住我,我就大声喊‘你看,前边那个大个子挡着我,我看不见’。旁边的人捅捅我说‘小声点,前边那是首长’。我问啥叫首长,那人又说‘部队团以上的干部就叫首长’。不想我的话被前面那人听见了,他回过头把我拉过去,笑着说‘你到前边来,我抱着你’。于是他就把我抱在怀里,可我又大声嚷道‘还有我弟弟’。那位首长又回过身去把我弟弟抱过来搂在一起看戏,看了一会儿,我就在那人的怀里睡着了。后来,开大会时我看到台上讲话的人正是抱我的那个人,我一眼就认出了他,就对别人说,‘哟!上次抱我的那个人官还不小呢!’周围的人都笑着说‘他是罗荣桓司令,是山东最大的官了’,我这才知道,那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罗荣桓司令员。”

  这些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多年,可王愿坚仍然记忆犹新,一些小细节他都忘不了,他说:“这些事感受很深,所以永远也忘不了。一个作家可能接触过、了解过许许多多的生活材料,但只有那些对他感受最深的才有用,生活越丰富、越深刻,创作的土地上长出的庄稼就越壮美。”

  决定一棵幼苗生长的基本条件是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和阳光,而这一切王愿坚都得到了:从参加革命以后,王愿坚像一粒种子,在斗争生活的土壤上生根破土。他敞开胸怀,体验着崭新的生活。在战斗的炮火中,他亲眼看到许多人为革命流血牺牲,他们创造的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教育和激励着王愿坚,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1945年,他根据消灭日寇80多人的新旺战斗的实际生活编写了一个名字叫《回头》的小话剧,这是他的处女作,内容是反映战士自觉遵守纪律,缴获了东西归公的故事。这个剧由别人谱上曲子,在部队演出后受到干部战士的欢迎,王愿坚还在剧中扮演了一个小战士,一个次要角色。当时的《海滨日报》还发表文章赞扬了这个小戏。(待续)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于蕊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