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义
崔嵬
崔嵬和家人
崔嵬图像的邮票
崔嵬夫妇
崔嵬是我国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剧作家,原名崔景文,后改名崔嵬。1912年崔嵬出生于诸城市昌城镇王家巴山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崔嵬不仅是成绩斐然的剧作家,演技卓越的电影演员,还是一位优秀的电影导演。由他执导的电影有《青春之歌》《小兵张嘎》《北大荒人》《天山上的红花》《红雨》《山花》等故事片和《杨门女将》《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洲》《平原作战》等戏剧片。他主演的电影有《红旗谱》《宋景诗》《黄花岭》《海魂》《老兵新传》等,均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
崔嵬导演的影片有一种气势磅礴、浓郁粗犷的艺术风格。在环境的渲染上,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在人物刻画上,既善于表现强烈的戏剧动作,又努力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这一风格在电影《青春之歌》中得到完美的体现。他导演的《小兵张嘎》,获得了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堪称经典之作。
崔嵬不仅是造诣很深的艺术家,也是广有影响的革命文艺活动家,他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是中国剧协第一届常务理事、中国影协第二、三届常务理事,北京电影制片厂领导小组成员。
王家巴山
巴山,位于诸城北乡,是离县城四十里的一座石山,海拔不足二百米,山上有稀疏的树林覆盖,也有的地方曾开为石矿,成为专做石磨的石场,山上原有寺院,毁于建国前后。王家巴山是以村子依巴山而建得名,村子有四百多户人家,1912年,崔嵬出生于这个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王家巴山村西旁便是西汉著名的潍水之战古遗址韩信坝,当年汉刘邦手下的名将韩信在此处筑坝蓄水,诱敌过河,放水大败楚军,以少胜多,一举全歼二十万楚国援齐之兵,射杀楚将龙且,杀死齐王田广,灭亡齐国。河西岸便是古镇相州,是山东省中共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的王翔千、作家王统照、王希坚、王愿坚的出生地。崔嵬与王愿坚是亲戚,据王愿坚说,在全国文代会上,崔嵬与王愿坚相遇,当别人介绍两位老乡时,崔嵬笑呵呵地说:“他(指王愿坚)是我外甥,他得叫我叫舅呢!”当别人正在诧异时,王愿坚笑笑说:“他是俺舅,这还有错?”
王家巴山村是一个大村,王姓为主,是相州王家的分支。清代该村出过进士、举人若干名。其中王应垣家就有父子三进士。王应垣,进士,曾任知府;次子王琦庆,进士,曾任福建巡道;三子王玮庆,进士,曾任礼部、户部侍郎。王家的住宅有楼房,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是在民国初年,王家就有了电影放映机,这在当时农村是一种十分新奇的玩意儿,王家的官都是有名的清官,而且专治贪官,民间口碑好,王琦庆曾被誉为“白面阎罗包老”,他们家比较开明,有了电影机,除了自己在家里看以外,也常在打麦场上放给乡亲们看,这使崔嵬得以较早地接触电影。对电影的喜爱,好奇,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
说故事的少年
崔景文这个名字很文雅,这个名是由大字不识的父亲崔鼎新请人给起的,崔嵬是后来改的名。崔嵬出生时,他已经有了三个姐姐,虽然父母早起五更地劳作,养活三个女儿已经非常艰难,但农民传宗接代的观念比较重,崔家一家人还是很喜欢这个新添的男孩,父亲曾发誓,三个女儿上不起学也就罢了,一定要让儿子上学,让世代文盲的崔家也像同村王家一样读书识字,长大了也好有出息。可是,这个宏愿像一道高高的门槛儿怎么也跨不过去,不断成长的儿子“文”不起来。小景文每从村中的私塾门前走过,听到同龄的富家子弟们朗朗的读书声,心里羡慕得很,但他从不住脚听,铮铮骨气,生怕别人说他沾光,蹭书听。他天天随父亲下地干活,两双手、两只脚上都和父亲一样,长满了老茧,但这些并没能阻止小景文爱好文艺的天性,苦中作乐,玩闹中也渐渐显露出他的个性和天赋。
当地流行周姑戏(即后来的茂腔),这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地方戏,每到逢年过节,麦收秋收之后,村里都要请戏班来唱戏。周姑戏剧目很多,常来演的有《西京》《东京》《太行山》《打水》《越墙》《钥匙记》《太行山》等,小景文与伙伴们着迷地围在场院里看戏,被剧中的情节、人物感动,过后,再一起模仿着演员们的唱腔和动作玩耍,这成为他和伙伴们的一大乐事。一河之隔的相州镇,每逢大集都有说书唱戏的,光说书的就有好几个摊,还有耍马戏的,有唱莲花落的,也有砸着牛骨头说唱乞讨的,热闹非常。小景文最喜爱跟着大人们过河去赶相州集了,在那里他好奇地到各个书摊听一听,或跟着那个砸牛骨头的艺人听他说一段,那人常常是边走边根据不同的摊位,丁零当啷地敲着挂满铃铛的牛骨头,现编现说:“上一集,我没来,掌柜的,发了财,掌柜的发财我沾光,财神跟着你走四方。”来到一个卖梨的摊前他又唱道:“走一阵儿,迈一阵儿,碰着个大爷好脾气儿,……说的个大爷笑哈哈,下腰就把那甜梨抓,不是抓俩是抓仨……”小景文敬佩那乞丐随机应变,编的精彩,那也是一种文艺创作。那时候,山东共产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的王翔千之女王辩在济南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假节回来时常在大集上作反封建的宣传,她身穿短袖衫和裙子,剪短发,站在大街中央牌坊的石墩上慷慨激昂地讲演,也给小景文留下了深刻印象(王辩1925年年底,受党的派遣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张闻天、邓小平等同班)。
有时候流浪艺人也来村中唱道情曲,说评书,晚上在打麦场上唱,也有的白天到家中唱一段,要点饭吃,虽然崔景文他们家只有几亩薄地,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每次有来唱的,小景文总是恳求母亲多给一点地瓜干或菜团子,母亲也可怜乞丐,擦把泪水,让儿子再给那乞丐端碗水去让他喝足,而小景文送到门口时总不忘恳求人家别忘了再来。
有时候,打听到那说唱的人晚上住在哪个牲口棚或草料窝,就再去缠着人家接着没讲完的故事说一段,还没听完的就回家凭着自己的想象补充,再把这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边讲边绘声绘色地表演着,把断断续续的故事线索、情节发展,编排得大体通顺,令小伙伴们听得入迷,这也锻炼了他自己口头创作的才华。后来,听的长篇多了,如《说岳》《杨家将》《大小八义》他也能讲上来,他的发挥更是经过用心编织的,他为此而感到快乐。在村子里,小景文成了说故事的孩子,许多年后,崔嵬曾经对人讲起小时候的往事,他不无调侃地说,或许那该算是自己最初的朦胧创作,不是用笔墨纸砚,而是用心,用情,用口舌,用肢体语言。后来,崔嵬在上海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两部名著时他对友人说,其实在自己的心里,它们已经收藏了十多个春秋了。
欲打演员
村中的老人们还传说,某年正月,村里来了戏班演戏,扒在戏台边看戏的崔景文,看到戏台上一位长相酷似自己叔叔崔元新的中年演员惨遭毒打的场面,他一时冲动,嘴里骂着:“日你个娘,敢打俺叔。”攀着台沿就要翻上去与那打人的演员撕打,幸而被父亲一把拉住,训斥他说:“你小子看戏看魔了,戏里的事也能当真?这台上的不是你叔!”一场闹剧才在众人的哄笑中过去。事后,小景文还是想法混到后台与演员们套近乎,演员们都对这个小戏迷喜爱不已,那个打人的演员也来逗他,可他却执意不肯理睬他。
姐姐被卖
1922年秋,眼看庄稼成熟了,突然一场冰雹把崔家仅有的几亩薄地里的庄稼砸了个一片狼藉,残存的禾苗,在半月之后又被接踵而来的暴雨山洪冲了个精光。天灾,摧残着这个家庭,崔嵬的父亲崔鼎新,承受不住生活的重压,只好把大女儿卖给了诸城臧家当童养媳。姐姐走的那天,小景文一边哭着一边拉着姐姐不撒手,最后是父亲追上来,硬掰开姐弟二人的手,把景文拖回。他哭着,眼望着姐姐远去,这在小景文的记忆中成为不可磨灭的痛。1979年2月,好友、电影导演丁里在看望病入膏肓的崔嵬时,说起此事,崔嵬还哭得非常伤心。
闯海东与上小学
当年,卖了姐姐,还是混不下去,父亲崔鼎新为了全家活下去,破釜沉舟,卖掉了那几亩仅有的薄地,带着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来到青岛。
青岛位于胶州湾东侧,与诸城隔海相对,因此诸城人把去青岛谋生叫做闯海东,对闯海东的人叫“海东客”,小景文十岁那年夏天,父亲带着一家人闯了海东。这一年也是中国政府收回青岛的那一年,
崔嵬的叔叔崔元新早已来到青岛,在四方机车厂当工人。崔鼎新到青岛后,托崔元新找到一份工作:在四方机车厂宿舍院看大门,扫院子,做勤杂工。母亲在街上摆香烟摊。过了一段时间,父亲攒了点钱,勉强把崔嵬送进了四方小学读书,课余还要帮助母亲摆香烟摊。
打抱不平的童工
1925年,13岁的崔嵬上完三年级的时候,终于因家庭的贫困而辍学,进入了英国人办的大英烟草公司(后为青岛颐中烟草公司)当了一名童工。
厂里的考勤非常严格,有一次,他晚上去露天剧场看戏,早上起床晚了一点儿,上班时迟到了几分钟,被扣除了当天的工钱,还要加班两个小时。他入厂后的第二年,一天,他的好朋友路平因憋着尿却上不了厕所,因为上厕所需要按票排号。他们的工作是用机器切烟拐子,路平憋得手发抖,操作机器时拇指与食指被烟刀切除,一声惨叫,童工们一下子炸了锅,都围了过来,工头挥舞着鞭子喝斥大家不准停工,崔景文不顾一切冲过去抱起小难友,并捡拾散落在机器下面的断指,结果手被工头一脚踩住,背上落下了热辣辣的鞭子,崔景文情绪失控,去夺工头的鞭子,被工头打昏,结果是他和断指的工友路平一起被解雇。
得到王统照的帮助
没有了工作,崔鼎新一心想让儿子继续上学,以图改变世代受苦的境遇,不能让孩子半途而废。但没有钱,很难找到继续上学的地方。这时他想起了故乡一河之隔、相州村的老乡,作家王统照,当时他在青岛铁路中学教书,崔鼎新领着儿子崔景文去观海二路拜识了王统照,交谈中崔景文的正直、仗义、博得了这位作家的好感。作家家中的藏书很多,崔景文因家贫买不起书,从来没进过书店,在王统照的书房里,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书,令他惊讶不已,王统照破例答应他可以随时来翻阅自己喜欢的书籍,只是不要损坏弄丢。这对崔景文来说可真是求之不得的事,此后他常来找书读,同时王统照这种爱书惜书的习惯也深深感染了他的一生。在王统照的关照下,崔景文顺利考进了青岛礼贤中学,(今青岛九中)许多费用也得到了减免。
在学校里,在王统照的书房里,崔景文开始读到《语丝》《洪水》等进步刊物及新文学和苏联文学作品,年轻的崔嵬,思想又有了一个新的提高。
1928年,读初中二年级的崔嵬便开始在报纸上发表小说、散文,他取的笔名叫“疯子”,发表的作品有《琴影》《光荣》《狗的惨剧》《火车中》等等。青岛也叫琴岛,《琴影》这篇小说把一个女人比作青岛,描写她从德日殖民者手中重返祖国怀抱的故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