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河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过去在诸城民间非常流行。市博物馆现存三百多件竹木雕刻,尤以高南埠题写花架与安歧刻孙过庭书谱木板最为珍贵。这些雕刻作品过去曾流传于民间,后作为艺术品被博物馆收藏,成为珍贵文物。
中国木雕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商周。战国时期的韩非,就有这样的的著述:“削刻之道,鼻莫于小眼莫于大,鼻大可小,而眼大不可小也。” 这是历史上最早关于雕刻理论的记载。中国传统木雕,广泛地与建筑、家具、宗教艺术结合,常说的雕梁画栋、泥塑及明清家具都有精美的雕刻,都出于历史上木雕艺术家之手。从木雕的艺术水平和技术的高度来说,中国木雕是世界之最,它兼写实与装饰性为一体,雕刻技法又与绘画技艺熔于一炉,风格独具,世称东方艺术。
过去的木雕制品,大的形式可分为几类:一类表现在庙宇、牌坊、佛造像等。二是建筑装饰。过去有钱的大户人家,砌房造屋十分考究,木质构件如斗拱、挑檐、门窗等大都采用了木雕的形式。许多建筑构件上的木雕作品极尽繁复精美,本身就是独立的艺术作品。三是家具类,表现形式主要以床、柜、橱、桌、椅、箱、凳及屏风为主。四是装饰品,如文玩、陈设品及各式挂屏、文房用具等。
另外,木雕技术还应用在一些生活用品上,像现在在市场上仍能见到的面模,诸城又称“子”,是当地民间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都要用面粉做成鱼、桃、元宝等象征吉祥食品的风俗,自己设计图案,用圆凿、弯铲刻制而成。模内花纹各异,有荷叶、莲蓬、金鱼、桃子、元宝等多种图案。用它来做面食是诸城乡间的一种民俗。刻制面模一般用梨木或枣木,凹雕出各种形状,扣出来的面食形象可爱,特别为小孩子所喜欢。
与专业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相比,民间美术显现出一股自然、质朴、清新的艺术气息。一块木料到手,要根据木质,画好设计图稿,然后打坯、修光,高超艺人会胸有成竹地直接雕刻,所雕作品栩栩如生。这些木雕作品,题材十分广泛,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山水、动物、谷物、花草、鸟兽等。在旧宗祠里,常常可以看到以二十四孝为题材的木雕人物。绝大部分都非常精致细腻,线条舒展流畅,层次深浅有度。有的拙中取精,憨中见巧,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变化的美感,显示出木雕工艺的高超技艺。
在木雕艺术中,工艺木雕是雕刻艺术中的精华,一般是由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老艺人或工艺美术室设计、雕制,再有工艺娴熟的工人大量雕刻复制。木雕的雕刻手法与工艺丰富,主要有浮雕、阴刻、透雕、圆雕等。
浮雕是在古建筑和家具中较为普遍使用的一种工艺形式,即在平面上根据形象的轮廓和体积雕刻出具有一定厚度从而表现形象的体貌特征的一种雕刻手法。在许多古典家具和建筑构建中都大量采用了浮雕形式。如门窗、隔扇、床榻等,往往雕刻以故事传说、花鸟虫鱼、吉祥图案等纹样。印刻的手法又称“线刻”、“阴雕”、“沉雕”,是以雕刻凹槽的形式表现形象的轮廓与特征,多用于家具的装饰,题材多为梅兰竹菊等。透雕,即将花板底子镂空的一种工艺手法。透雕具有一种灵透之气,同时层次丰富,适宜表现较为复杂的场景。圆雕,将形象以三维的手法进行雕刻,即从前后左右充分表现。在建筑和家具中通常只在局部采用这种手法,如柱头、腿足等。独立的圆雕作品不隶属于任何装饰配件,属于纯粹只具欣赏功能的艺术品。
解放后,木雕作品曾作为封、资、修的东西被批判、毁弃,现在已难觅踪迹。近年来,木雕装饰以其浓郁的乡土味,重新受到群众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木雕制品需求逐渐增大,木雕制品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农家居室的门头、桌柜和炕头上。
木雕以它特有的材质和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产生出奇妙的艺术效果,从而吸引着雕刻工作者用木雕表达自己的感情,创造出精美的艺术。木雕用于陈列装饰客厅、书房、卧室,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而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使木雕艺术成为艺术爱好者的宠儿,而进人千家万户。(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