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显示,信用卡坏账在去年下半年开始重新抬头。记者调查中发现,银行“跑马圈地”引发信用卡盲目扩张,助长了信用卡在发行办理环节的一些不合理行为。
银行员工推广信用卡增加收入
央行日期发布的“2012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146.5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10.31亿元增长32.9%。记者发现,信用卡风险重新抬头的背后,是一些不合理、甚至是违规的现象。
一名帮助记者办理信用卡的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己没有银行的正式编制,只负责信用卡的推广。银行采取阶梯式考核,如果一个月推广百张以上,每张提成24元;如果只完成了几十张,每张只提成14元。
“现在市区居民的需求基本饱和了,常常往郊县跑,有时在一些单位的食堂摆个桌子,发点小礼品,就能推广不少。”这名工作人员说。
记者在招商银行的柜台咨询时,得知自己可申请到信用额度为1万左右的信用卡。但当记者通过一份广告,联系到自称是银行员工的李先生时,他表示可以为记者办理多家银行的大额度信用卡,如果资质不够,还可以帮记者通过“行长推荐”的方式,由银行支行行长认证为优质客户。他估算,办理五六家银行的大额信用卡,额度总计可以达到50万元。
银行“跑马圈地”放低审核标准
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中信建投研究所银行金融服务行业研究员佘闵华等认为,信用卡坏账迅速上升,源于部分银行盲目追求发卡数量,给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人发放了信用卡,埋下了坏账的隐患。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尽管信用卡业务本身可能不赚钱甚至亏钱,但通过持卡人刷卡消费,可衍生出理财业务、工资卡业务等,对银行来说仍是利润可观。此外,在相同的固定资本投入基础上,信用卡发得越多,企业成本越低,收益越高。因此一些银行激进扩张信用卡业务,在具体操作中就可能放低审核标准,或者没有严格核实申请人信息。
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对信用卡业务做出了明确规范。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赵锡军说,“监管只是在外层,实际操作中,银行是否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监管部门也难以控制。”
建议加强银行内控完善征信体系
赵庆明建议,借鉴其他国家“信用卡危机”的教训,设置合理的信用卡申请门槛,不能把没有信用消费偿还能力的人“圈”进来。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刺激消费,韩国政府鼓励银行尽可能多地发放信用卡,到2003年人均信用卡持有量达到4张,国民信用卡债务总额达到将近1000亿美元。同时,韩国“信用不良者”达到360万人,“卡奴”泛滥。
鲁政委提醒,银行还要注意避免零售部门与公司部门的“重复授信”。比如去年多地发生钢贸企业坏账的问题,这些企业主在获得银行对公授信的同时,往往还有数百万元的信用卡授信额度,一旦发生“跑路”事件,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和对企业主的信用卡透支,将同时面临坏账风险,银行风险成倍放大。
专家分析,将个人征信信息覆盖至工商、税务、海关、法院等系统,将是提高信用卡持卡人质量、防范恶意透支行为最有效的防火墙。鲁政委表示,未来除了个人信用记录,还应把家庭财产等信息逐步纳入体系,提高信用卡发行审核环节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