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读书 > “密州四曲”震京东

“密州四曲”震京东

2017-04-21 10:10:56 来源:诸城新闻网

作者:乔云峰

 (上接4月12日3版)

《望江南·超然台作》

景妙论高、千年未解的超然词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春天,是作者登台望远有感而作。关于超然台,在苏轼修葺之前那儿就有一个台子,在密州故城北城墙上,靠近西北角的那个地方,原是北魏时期在城墙上所筑,后来一般称为“北台”,苏轼将其修葺后也常称其为“北台”,比如那首《雪夜书北台壁》诗。关于超然台的修葺时间,最直接最权威的说法应该是苏轼在《超然台记》中所说,“余处钱塘移守胶西……处之期年……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间大体应该在熙宁八年(1075)的秋后冬初,如果正好按“期年”的说法,苏轼于熙宁七年十二月初三来密州,那个时候已经是天寒地冻,以北方的气候,收拾房子、台子恐怕没有那么理想了,最佳的时间应该是秋末冬初,庄稼已经收拾完毕,天高气爽,正好施工。城墙上的台子一般是作战争目的来使用的,主要是瞭望,储存石头、木料、石灰等战备物品,但北宋时期,密州并不靠近边境,台子的军事功能发挥不了多少,日渐破败了。苏轼就把它修葺起来,并请他的弟弟(当时在齐州<今济南>任掌书记)苏辙给台子取名字。苏辙深知其兄之意,就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命之曰“超然台”,并作《超然台赋》以寄。苏辙在这篇赋的序言中说,“子瞻既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其地介于淮海之间,风俗朴陋,四方宾客不至,受命之岁,承大旱之余孽,驱除螟蝗,逐捕盗贼,廪恤饥馑,日不遑给。几年而后少安,顾居处隐陋,无以自放,乃因其城上之废台而增葺之。日与其僚览其山川而乐之……天下之士,奔走于是非之场,噶于荣辱之海,嚣然尽力而忘反,亦莫自知也。而达者哀之,二者非以其超然不累于物故邪”。从这儿可以看出苏轼修葺台子的目的。而苏轼呢?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苏轼刚来密州的时候,心里是充满着失望的,“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歳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苏轼采取了“贵清静而民自定”的理政方针,带领百姓灭蝗抗旱,与民休息。一年之后,情况就有了很大改观,“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既然与老百姓建立了如此融洽的鱼水般的关系,登上超然台的苏轼当然是“一朝看尽长安花”了。

  “风细柳斜斜”,春意正浓,“试上超然台上看”,这时的心情绝对与刚来密州时的“寂寞山城人老也”不同,而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登上自己动手修葺的超然台,那应该是多么惬意啊!“半壕春水一城花”就是略带夸张的写实了,密州城西有扶淇河,背面有潍河流过,城中还有沧湾,城内不缺水,半城花也是非常现实的景色。“烟雨暗千家”,则是一幅水彩画了,苏轼深谙绘画的原理,把它运用到词中,给我们呈现了一幅优美的图景。一词写尽北方小城春色,至今无人能及。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作者于春花烟雨中咨嗟什么呢?寒食后就是清明节了,按照当时风俗,应该是给亲人上坟扫墓了。而自己呢,却是身在千里之外的密州,咨嗟也是理所当然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既然不能归去,还是不要思念了吧,清明后,就可以生新火了,正好今年的新茶也下来了,那就来品尝一下当地的新茶。诸城的茶已有近千年历史,地处北纬35度线附近,是茶树能安全越冬的最北端了,其茶生长缓慢,冬眠期长,所以这儿的春茶味道特别好。苏轼的品茗就是最好的证明。通判杭州三年,苏轼也是尽职尽责,恪尽所能,却“三年不得代”,而按宋朝对官员“文官三年一磨勘”与“历纸”的制度,才华横溢的苏轼当然会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尤其是朝中的改革还进行得如火如荼,自己“因法便民”的主张当然还不被采纳。三年时期一到,苏轼只好自请到密州了。也许是心中对弟弟苏辙的思念太强烈了,也许是对密州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真的到了密州,苏轼还是大吃一惊,旱蝗相仍,“盗贼满野,狱讼充斥”。但就是面对这样的残酷现实,苏轼带领百姓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使密州的情况发生了极大变化,怎能不高兴,不要思念家乡,还是品尝一下密州的新茶吧。

  “诗酒趁年华”,是这首词的最核心的内容。我们应该怎样解读呢?不少人就认为,“年华”与开头的“春未老”呼应,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面对春未去而人将老的痛楚,应该忘却现实的困难,就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是因为苏轼在政治上屡不得志,性格上又桀骜不驯,在不得意的处境中只好用旷达超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以排遣自己的苦闷!

  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解读。结合密州地处偏僻的自然环境,以及苏轼刚来密州时“旱蝗相继”,“盗贼满野,狱讼充斥”的现实,经过苏轼一年的治理,情况大大改观,所以又修葺了超然台,这怎么能说明苏轼要以喝酒享乐来麻醉自己呢,这怎么又会是苏轼的超然思想呢?苏轼心中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儒家思想,虽然在政治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并且也一直从政,但骨子里却是个文人。纵观中国历史,只有在宋朝,中国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人,苏轼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诗,对真正的文人而言就是生命,就是寄托,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他们毕生追求的事业。建中靖国元年正月,遇赦北返的苏轼游览真州(今仪征)金山寺看到了自己画像,心里百感交集,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见苏轼对诗词创作的重视。酒呢,是诗人的佐料,是诗的添加剂与催化剂,是正常的生活,也是正确的生活,尤其是苏轼的酒,不是那种日日烂醉如泥,而是恰到好处,能刺激灵感又不失理智的酒。当我们把“诗”看成事业,把“酒”看成正确地享受地生活的方式时,你会发现,苏轼说得是多么好啊!干事业要趁青春年少,享受生活也要有好身体好时光。“诗酒趁年华”,不要被恶劣的自然环境所吓倒,不要被贫乏的物质生活所困扰,不要纠结于官场上得不到提升,更不要迷恋那种灯红酒绿,既然自己主政密州,就要为密州老百姓做点事,给他们营造一个和平而安定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发展生产,提高自己的生活,而自己呢,则要在这个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去享受自己心安理得的生活,这才是超然,这才是真正的超然思想,不同于道家的脱离尘世的超然。

  再从创作时间上来看,这首词也包含了苏轼的超然思想。熙宁八年秋末冬初,苏轼主持修葺了超然台,然后又与苏辙相和,作了《超然台记》,明确地对自己的思想作了论述,提出了超然思想。熙宁九年春天,苏轼登超然台作此词,也应该会受到或者潜在地受到自己刚刚提出的超然思想的影响。从时间上来看,称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作》为超然词也是有充分根据的。

  通过这样解读,我们会发现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作》确实充满了哲理,体现了苏轼独特的超然思想,但它又是通过美丽的景色描写来展现,只有了解了苏轼知密州的情况,才能对这首词的全部内涵管中一窥。这首超然词完全有资格与悼亡词、出猎词与中秋词相提并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集中秋文化之大成的千古绝唱

  从文学的角度研究这首著名的词作已经是屡见不鲜,这儿笔者想从文化学、民俗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这首千古名词,探讨它对中国中秋文化的形成所发挥的任用。2012 的苏轼“中秋词”暨中秋文化研讨会上,笔者提交了《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对中秋文化的贡献》的论文,现摘其要论述如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于苏轼知密州时期,是熙宁九年中秋在千年名台超然台上饮酒望月时即兴创作的,它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之前中秋的习俗用诗词的形式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对后世中秋节传统的赏月、团圆与美食等文化内涵的固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中秋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月,古代很早就有祭祀的记载。唐时赏月与祭祀就已经相提并论了。但在唐朝,中秋还没有固定为节日。到了宋朝,中秋节已经得到了正式名称,并且受到官方与民间的重视,成为一个重大的有影响力的节日。宋末吴自牧《梦梁录》(卷四)中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因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称‘月夕’。”此处乃“八月十五中秋节”首次见于正式文字记载。宋元以降,中秋渐与元旦(即后来的春节)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秋节赏月的习俗。通过上面的论述可知,中秋节赏月习俗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有一个从祭祀到拜月再到赏月的内容不断丰富的过程。中秋赏月与上古人们对自然的崇拜、祭祀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七月》一篇,描绘人们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据《说文》,秋为“禾穀孰也”。唐朝泉州人欧阳詹在其《长安玩月诗序》云:“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况埃瓂不流,太空悠悠,婵娟徘徊,桂花上浮,升东林,入西楼。则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可见唐朝人赏月已经形成习俗。据南宋朱弁《曲洧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据刘德增先生考证,《全唐诗》中咏中秋的诗多达111首,其中当然不乏赏月之作。

  《东京梦华录》《新编醉翁谈录》都有记载。这篇《水调歌头》的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诗人面对中秋明月,心绪万端。世人赏月,大多徒叹明月之明、之圆、之大、之亮,大诗人赏月呢,则产生出如此的千古佳作。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团圆的习俗。中国长期的农业经济,形成了安土重迁的思想,而中秋的明月又正好契合了人们向往团圆的心理,更易触发游子思念亲人、怀念故乡的情感。月亮也是古人常用的一个意象,考察这个意象所包涵的文化内容,思念家乡和思念亲人就占了主要地位。当这种文化符号定型之后,思乡、怀人、伤别就成了诗词中常见的主题,月亮也就成了诗人们表达这种情感的的最佳选择。其实,早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现了对月亮的赞美。对于中秋节的团圆习俗,唐人也多有涉及。到了宋朝,人们过中秋节更强调家庭生活的团圆,娱乐活动也重点放在家中,团圆已经成为中秋节的主题之一。《梦梁录》卷四说:“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还有要“团围子女,以酬佳节”。周密的《武林旧事》卷十也载有“中秋摘星楼赏月家宴”的内容。可见,中秋节已经成为家人团聚的重要节日。这首《水调歌头》下阕主要怀人,也即小序中所说的“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月圆人离,是人间憾事,诗人便追问明月:“何事长向别时圆?”故意责问明月,更反衬出人们对团圆的渴望,更体现苏轼对胞弟的深情思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上面的人与月的对立一下子到了人与月的相通相融,表达了诗人的达观,哲理意味十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突破了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则打通空间的阻隔,表达出对兄弟苏辙的祝福,也传达了苏轼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这样,苏轼就把人生经常的离别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从而更加强化了中秋明月期盼团圆的文化内涵。因为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人们赋予中秋“团圆”的符号,说明我们中国人对亲情的重视、对家庭与人伦关系的和谐的追求,中秋节这种文化符号对于我们中国人的亲情、家庭关系也起到了重要的维系与促进作用。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秋节美食的习俗。这个包括饮酒、各种果品、食品等。这儿只说一下月饼。在宋朝,就应该出现了类似月饼的食品了。苏轼有《留别廉守》诗云:“编萑以苴猪,瑾涂以涂之。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好在真一酒,为我醉宗资。”苏轼稍后的郑望之在其《膳夫录·说郛》“汴中节食”条下云:“中秋,玩月羹。”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叙南宋都城临安的风土人情时提到“月饼”,应该是“月饼”之名称首次见于文献资料。在熙宁九年的中秋之夜,苏轼与朋友们在超然台上,“欢饮达旦,大醉”,

  有美酒,肯定也会有美食,有那种“中有酥与饴”的“如嚼月”的小饼也未可知。无论怎样,中秋之夜,赏月饮酒在当时就已经成为人们庆祝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了。对于这首《水调歌头》,除了它所涵盖的明显的中秋文化,实际上它还包括了一种潜在的中秋文化,那就是通过月亮对宇宙、对时空、对自然进而对社会、对生命、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知密州时期是苏轼词创作新风格的定型期,也是词人创作的一个高峰期,虽然总体数量不一定最多,但词的品质却是独步其平生。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悼亡词、出猎词、超然词与中秋词都是产生在这个时期,也是奠定苏轼在词学领域地位的时期。

  为什么苏轼在知密州时期会取得如此丰硕的创作成果呢?

  首先是苏轼个人的创作才能与人生经历的积累。苏轼诗词歌赋等各体均通是举世公认的,这个不需要在这儿论述。从其人生经历来看,知密州时期正是苏轼从老家眉山出来在社会上活动20年左右,也曾在京城、凤翔、杭州等地任职,接触到了各种人与事等,阅历丰富,词创作方面,从29岁开始,经过十年学习领悟,尤其是杭州的积累,到密州时已经是炉火纯青了。其次是密州浓厚的文化氛围使苏轼的思想与创作发生了明显转变。关于这一方面,张崇琛教授有过专门的文章论述。张教授认为密州以儒为主、兼融各家的学术氛围对苏轼以综合性为特征的思想形成有“聚合效应”;密州古朴、淳厚、豪壮的民俗对身处其中的苏轼有潜移默化之功;格调朴野的“东州乐府”文化则是苏轼文学创作特别是词创作发生转折与飞跃的触媒。同时,苏轼不断与苏辙、文与可、鲜于侁等朋友相互切磋交流、共同学习进步也应该是他词创作得以突飞猛进的添加剂。

  (下)

  (作者单位:市超然台管理处)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张淼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