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7月20日,按照咸丰的要求,在僧格林沁所派随行人员的护送下,美国公使华若翰终于踏上了坎坷的进京之路。
说这条路坎坷,是因为本来好好的经过大沽进京的通道不让美国公使华若翰一行通过,非得让美国公使华若翰一行走那非常偏僻而又遥远的经过北塘、但不经过天津城的进京的通道。
更有甚者,美国公使华若翰一行在进京之路上,居然从来没有坐过轿子,而是从头至尾都只能坐在大清王朝专门为他准备好的马车,一路颠着进了北京。华若翰哪里受过这份儿洋罪啊,到最后几英里时,实在受不了的华若翰表示,宁愿下车步行。于是,“中国人终于高兴地看到西方列强的外交代表像个农民一样,靠双腿走着进入北京,这些夷人卑躬屈膝,终于回到他们应有的位置。”
早在华若翰临行之前,俄国停在大沽口的两艘蒸汽艇就曾向华若翰先生一行行礼致敬,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前来话别之时,拿着一封信让华若翰捎给在京的俄国驻华公使伊格纳耶夫。华若翰与北塘的迎接的官员们第一次见面就交给了中方官员,希望他们转交。中方官员接过信件后,认为捎信不合礼制,所以又退回给华若翰。华若翰企图到京后自己送信,又被随行的中方人员拦下。
华若翰进京之后,按照惯例,要挂自己国家的小旗。问题在于:此时的大清王朝还没有国旗呢,哪能让华若翰悬挂什么国旗啊。故而,华若翰悬挂国旗的行动自然被中国方面及时制止。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要求华若翰见皇帝时,一定要行叩头礼。华若翰则以少有的坚决和美国南部特有的风格风趣地表示,他只惯于向上帝和妇女下跪,但愿意向中国皇帝行鞠躬礼。双方对此争执了十几天也没个结果,极其不耐烦的咸丰皇帝在盛怒之下,要求驱逐美国公使。华若翰也就不再坚持面对皇帝亲递国书了。双方转移换约地点,回到北塘,于1859年8月16日换约。华若翰把自家总统的国书转交桂良,由桂良代呈咸丰皇帝,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出使任务。
对于华若翰换约风波,西方很多国家的舆论普遍认为,华若翰换约之行更多的是笑话与屈辱。与此同时,咸丰皇帝也指示两江总督何桂清,劝劝英法公使,都来按照华若翰换约的方式换约吧。何桂清先劝法国说:中方官员本来已经在北塘等你们换约,谁知你们直接闯入大沽,以至于闹出了误会;现在,美国与中国在北塘换约成功,而现在桂良已经到京,希望你也前往换约,以免过期延迟。法国公使的回复是:正在静候国王的指示,俺自己现在不能当家做主。何桂清再照会英使,愿意不愿意与法国一道上京换约啊?估计布鲁斯正在气头上,没有回复何桂清,因为何桂清提交给咸丰的资料里只缺英方的回复。英夷还从来没有吃过这等亏呢。消息传到欧洲,英法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