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读书 > “迎来送往”话家风

“迎来送往”话家风

2017-03-05 10:23:15 来源:诸城新闻网

姜秀荣 董增跃


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为人处世的作风。一家之长在引领良好家风家仪方面都起着表率作用和开创作用。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同样的礼仪不同的家风也有千差万别的表现形式,平平常常的迎来送往中也能彰显家风的无穷魅力。
我家大姐出嫁后,我无数次地出入大姐家,深切感受到了她在迎来送往中的热情真诚和文明有礼。
在我们乡下,走亲访友统称为“出门”,我经常去大姐家“出门”。大姐家居住在一个小山村里,大门是两扇老式的木制门,带搭关的。来到门前我扭动门环,搭关吧嗒一开,门“吱扭”一响,我的一声“大姐”声音未落,大姐带着欢喜的声音就飘出来了——“小妹来了,快屋里坐。”接着就看见了我的大姐,她快步走出堂屋门口,一边笑着一边说着,还顺手拿过挂在门边的一条毛巾擦擦手,然后迅速接过我手里的东西,拥我进屋,请我坐在炕头上。各种款待自不必说,所有好吃的都会和盘托出,毫不保留。
我要告辞回家,大姐不容分说把各种好吃的给我拾掇上:一小袋刚采回来的山蘑、一捆才割的鲜嫩韭菜、几个大地瓜、一棵大白菜……她把这些礼物提在手里,说着笑着送我走出堂屋门口,又送出大门口,再穿过窄窄的长长的胡同,再拐弯走过另一条胡同,最后来到了前大街上。大姐停住脚步,把手里的东西递到我手里,再三叮嘱我路上慢点走,看我骑上自行车或开动汽车离开,还站在路边向我挥手:“路上慢点,有空常来”。当我走出一段路程快要拐弯的时候,转头回望,只见大姐还站在那里目送我远去。我扭过头来,牢记大姐的话,认真地走路,身心都沐浴在春风里,温暖极了。
这样的迎送仪式不是一次两次,三次四次,而是成百上千次。姐结婚成家32年了,每年我都要去“出门”很多次,每一次我都会享受这样近乎隆重的高规格的迎送礼遇,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炎炎夏日,无论是狂风大雪还是丽日和风,从无例外,我都觉得大姐过于客气,不让她远送,而大姐却一直保持她的风格,那么自然,那么亲切,那么真诚!
这些文明的语言和周到的礼仪都来自我们母亲的影响,大姐是我们兄妹五人中传承我家文明礼仪之风最优秀的一个。记得母亲曾告诉我们,凡是来家里做客的人,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邻里乡亲,都要以礼相待,“欢”迎“欢”送。“欢”迎就是高兴地笑着迎接客人,“欢”送就是高兴地笑着把客人送出大门口,还要说邀请客人再来做客的话表达内心的真诚。我们都听母亲的话,跟在母亲的身后迎送客人,久而久之,我家的迎宾送客的礼仪便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潜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但一直不知道妈妈做的是否合乎迎送的礼仪,直到我读过传统文化中有关迎送客人的礼仪的有关篇章,才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很早就有“出迎三步,身送七步”的迎送客人的规矩。我惊讶于没有文化的母亲在迎来送往中的言行何以那么地合乎礼仪,她老人家真是“以德业遗子孙”!我更惊叹于敬爱的大姐何以能把我们的家风传承得如此正宗!
迎宾送客展现的是主人对待客人的态度。主人真诚热情友好,表达的是一份关切尊重和浓浓的情意。得体的迎送礼仪温暖着客人的心,深厚着亲人之间的情!每当想起我离开大姐家车虽远行再回眸看见大姐仍站立送别的身影,对大姐的尊敬和爱戴就增加了一分,就盼望着再去大姐家“出门”。
可喜的是,我们的晚辈们个个努力传承家风,迎宾送客人人懂礼仪守规矩,我们家优良的传统正在悄悄地接力之中……
(作者单位:桃林镇全顺希望小学)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李杰欣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