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杀人、绑架等作奸犯科的犯罪小说,竟然会让人读后有些伤感,《跟踪雷普利》一书的作者显然并非等闲之辈。难怪这个美国女作家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凭自己笔下的“雷普利”系列等作品,风靡欧美,获得法国侦探文学奖、美国爱伦·坡奖、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银匕首奖等多项荣誉。
作为“雷普利”系列之一的《跟踪雷普利》的故事,开端并无犯罪小说司空见惯的血腥气息和紧张氛围。相反,倒是有条不紊地叙述巴黎附近一个乡镇的八月风光。在那乡镇的酒吧,“雷普利”系列的当然主人公汤姆·雷普利邂逅一个来这里做园丁的美国男孩,男孩自称比利。一番交谈后,感觉敏锐的汤姆·雷普利马上判断那男孩有所隐瞒。果然,自称比利的男孩真实身份是美国食品业巨子约翰·皮尔森之次子法兰克。他在他父亲突然身亡后不久,独自离家出走。约翰·皮尔森的突然身亡颇为蹊跷,他因为曾遭遇暗杀而致残,那天,喜欢独自坐轮椅在自家庭院悬崖边欣赏夕阳的他,被人发觉连人带轮椅掉在悬崖下……是自杀还是意外?娴熟谈话技巧的雷普利很快就让法兰克痛快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且还让他吐露了独自离家出走的内心纠结。雷普利决定帮助法兰克。小说的情节由此从波澜不惊转向跌宕起伏,制造假护照、绑架、交付赎金、杀人、男扮女装、跟踪、持枪突袭……犯罪小说的“十八般武艺”,相继施展。《跟踪雷普利》的下半部,可谓是犯罪小说常规元素登场的本色表演———雷普利的真实身份就是江洋大盗。
犯罪小说这一类型,无论过去被称为侦探小说或者推理小说,其情节建构多半是叙述执法者和违法者之间的较量。倘若将执法者和违法者的关系,用猫与鼠作形象指代,那么这类描摹“猫与老鼠”游戏文本,必是以“猫捕鼠”或是“鼠戏猫”进行着各自的拉锯。犯罪小说自从爱伦·坡开创的《莫格街谋杀案》至今一百多年来,以渲染恐怖气氛吸引读者的方式,已经逐渐转变为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对人性在善恶间徘徊、挣扎的过程进行摹写。这类小说中,非善即恶的分明界限,从模糊渐渐趋向消失。人物形象亦呈黑白互相融合的灰色。在善恶的相互渗透中描摹人性,成为在那片文学疆域纵横驰骋的小说家竞展身手的较量。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笔下的“雷普利”系列,自然是其中崭露头角者之一。
《跟踪雷普利》中,雷普利和法兰克一样,都有命案在身。雷普利之所以出手相助法兰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共同点。但是杀人后罪恶感的是否存在和如何获得赦免,雷普利和法兰克的心思却截然不同。用小说里雷普利的语言表述,即是“生命中犯下的每一个错,都必须用某种态度面对,无论是错的或对的,有建设性的还是自我毁灭的态度。一个人的悲剧不会是另一个人的悲哀,只要他找到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所以,雷普利认为法兰克大可不必让一件事毁掉自己的一生。然而,十六岁的法兰克的最终抉择,让江洋大盗雷普利都不免有些伤感。显然,关于罪恶感的存在和获得赦免的命题,正是《跟踪雷普利》的审美思考,倘若缺乏这个审美思考,《跟踪雷普利》只不过是一个蹩脚的通俗故事。
关于生命、死亡,被罪恶感、赦免、赎罪等所载荷而令思维沉重、痛苦,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多半以《圣经》为文化基石的欧美文学中,寄身于人物行为和命运阐释的哲理思辨。著名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说:使用感官满足“眼睛的贪欲”,可以区分为两个方向,那就是为了快乐而使用感官和为了好奇而使用感官。前者所感受的是优美、悦耳、芬芳、美味、柔和,那是好的利用;后者所感受的是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或者一只正在捕捉苍蝇的蜥蜴,那是坏的利用。在作如此区分后,奥古斯丁所作的判断是:前者面对上帝,后者面向尘世。倘若借其意而观照《跟踪雷普利》,这部犯罪小说满足“眼睛的贪欲”是好的利用和坏的利用兼而有之。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刻意渲染尸体的血肉模糊,又用柏林、巴黎等欧洲都市风光之优美掺兑、调和,淡化了犯罪小说常见的血腥气。
按照接受美学的著名代表人物、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耀斯的观点,人生来具有感受美的天赋,而人们一般是在善之中体会到美的。《跟踪雷普利》的结尾,不仅让江洋大盗雷普利不免有些伤感,更将这伤感撒播给了读者。莫非,伤感也像感冒一样,在合适的时空中可以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