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兰华
喝过可口香甜的腊八粥后,被忙忙碌碌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渐渐淡化了的“年味儿”就悄悄探出了头。虽然在各大商场、超市中早已挂起红红的灯笼和吉祥如意的福字,一曲曲悦耳动听的迎新年庆新春的音乐激荡着人们的心灵,但如今的春节就如同正常普通生活的日子,很快便在繁忙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中消失了,早已没了孩提过春节时那种欢天喜地的热闹氛围。
我生长在农村,回想起童年时的春节,那时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家庭经济拮据,生活清贫,一年中最大的诱惑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馍和肉,穿上一件新衣服。一进入腊月的门,整个农村就充满着喜气盈盈的氛围,尽管农民们平时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家家户户还是开始准备过年的物资。割猪肉,称刀鱼,买糖果,买年画,蒸新馍,做豆腐,炒瓜子,剪窗花,写春联,表达了农民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和新年人丁兴旺、丰衣足食的期盼。
最兴奋的是那些孩童们,喝了腊八粥,盼年的心情就更加迫切,每天掰着手指头倒数过年的天数,盼着年早一点到来。因为孩童平时穿的都是逢逢补补的旧衣服,或哥哥姐姐穿不上的旧衣服,或大人不穿改制的旧衣服,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这就迫使那些爱美的孩童盼望着过年。过年时,父母给孩童做的或买的衣服一般都比体形要大一些,这样才能使衣服穿得时间长久。大人和孩童不能穿的破旧不堪的衣服又舍不得扔掉,被母亲拆洗干净后给大人孩童们做成了鞋和鞋垫。
在农村大集体生产的计划经济年代,农民们一年四季不歇工地参加生产队的大集体生产劳动,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忙着参加生产队的大集体生产劳动挣工分养家糊口,平时很难有相聚的机会。于是,农民们便利用春节歇工期间走亲访友。20世纪七十年代前,农民们春节期间走亲戚访朋友凭两条腿走路,遇上白皑皑的大雪覆盖了路,还要手拿一根长长的竹竿或木棍探路,以防掉进路边的沟里或井里。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农民春节期间走亲戚访朋友的交通工具开始发生了变化,有的骑着自行车载着家人,有的全家人坐着地排车或马车,有的全家人坐着拖拉机或农用三轮车。进入二十一世纪,春节期间那一溜儿串的走亲戚访朋友的农民大军,带着幸福的笑容,和着新春的祝福,提着各式各样的礼品,驾驶着五颜六色的轿车,构成了春节一道靓丽的风景。
如今,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过去天天憧憬期盼着过年,而如今天天过的幸福生活犹如过年。春节时,人们除了在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五颜六色的烟花里和精彩纷呈的春晚节目中尽享欢乐,“年”味在不知不觉中淡了很多。而今天的孩童也远远不如那时的我们那样期待着春节,春节早没了诱惑,既没有了吃的诱惑,也没有了穿的诱惑。但从这春节习俗潜移默化的变迁中,我能深刻体会到居民生活由“贫穷”到“富足”的沧桑巨变,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繁荣发展的足迹。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诸城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