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帝都房价涨到发疯,大清如何调控?

帝都房价涨到发疯,大清如何调控?

2016-12-08 09:32:14 来源:清史观

说起清代北京的房价,不得不说京城的房屋分布格局。清廷自明廷手中接管京城后,赶出内城的汉人,实行一城两制,内外有别。内城全是旗人居住,分官房与民房,尽皆国有。外城皆民房,百姓私有。

通过流传下来的房契分析,清代京城房价总体不高。以乾隆朝为例,内城住房均价在32.84两/间,外城均价是38.27两/间。如以每间20平米算,内、外城均价分别是1. 64两/平方米、1.91两/平方米。

在当时,七品知县法定年俸45两,花一年收入买下一间房绰绰有余,二品以上的高官(比如各省巡抚),法定年俸约150两,攒下一年的年俸,就能买下一处上百平米的房子。

当然,以上官员的年俸中不包括禄米和数十倍于年俸的养廉银。

这要放到现在,意味着什么?通常我们会把当时的价钱折算成米价,然后再折算回来.据此推算的话,乾隆朝时期1两银子大约等于现在240元人民币,那么当时内城住房均价为400元每平方米,外城住房均价为450元平方米。

这意味着,若买下内城100平方米的房子,不到四万元就能搞掂,46000元就能买下外城同样大小的房子。

当然,房子类型不同(草房、瓦房),房价亦会不同,上述讨论仅限于普通民房。再者,不同地段的房子,房价也不同。

清代北京,内城最繁华的地方要数东四牌楼、隆福寺街等东边的区域,这些地段房价明显高与其他区域。譬如,乾隆二十四年(1760年),王某买下门廷枢位于鼓楼前斜街东口内的祖屋4间,花去200两银子,相比之下,两年前,满达宁只花250两银子,就能买下地安门外大帽儿胡同的11间瓦房,房价低了一倍。

虽然常年低迷,房价也有涨到发疯的时候,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外城住房价格曾涨到10两/平方米(合人民币2400元每平),若买下20平米的一间房,要花200两银子,高官一年的法定俸银不够用了。

帝都房价涨到发疯,大清如何调控?

(康熙万寿庆典图。可见北京内城风景)

面对高房价,清廷调控的手段无非就是市场调节和行政干预两种。

采用市场调节,就是增加住房供给。清廷将控制的官房入市,通常会被内务府用来开设当铺、客栈,或转卖给内城旗人以及官员,再逐渐流入民间。第一次售卖时,朝廷拥有定价权,且价格多低于市场均价,如乾隆五十三年(1789年)内阁中书赵秉冲认购正阳门外35间住房,均价约33.29两/间,低于当时的外城市场均价38.27两。

又如嘉庆时外城住房市场价暴涨,朝廷有意将官房价格调低,嘉庆十七年(1812年),官房均价不过25两/间,但外城市场均价高达40多两/间,这让无房的旗人、以及长期在外城租房的官员获益不少。

此外,还会动用一些行政手段来调节。譬如另辟官地盖官房,低价售卖、出租,又将京城贪官的罚没财产充实官房库存。和珅倒台后,其名下大批房产就大大充实了官房库存。

调控效果显而易见。在已有的记录中,从乾隆八年(1743年)到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的74年内,绝大多数时间的外城住房房价在40两/间以下,100两以上/间的房价,仅见两次,内城住房价格亦多在30两上下跳动。

可以说,有清一代,外城住房房价多因应市场变化,而内城则绕不开政府的手。在庞大的内城区域内,面对城外垂涎三尺的富商,朝廷本可在房产上狠赚一笔,但内务府创收志不在此,即便是房产契税,也常年稳定在交易额的3%。广大内城(今二环内)虽离权力中心很近,那儿的房价在朝廷的庇护下,却显得很“平民”。

值得一说的是,北京城较为稳定的人口数量(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内外城人口总数约70余万)与房产资源(据民国北京城房屋数推算为77万间以上)较为适配,是维持房价常年低迷的关键原因之一,这大概是清代前期所有“北漂”之幸。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李杰欣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