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末,《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并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话题。最近,《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英文双语版由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面世,本书由北京大学于振海翻译,通俗流畅,并且随书赠送英文版一册,帮助广大读者更准确地理解本书。
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曾经向参加座谈会的专家推荐:“我们现在很多的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 本书作者是法国历史学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自艾森豪威尔后,历届美国总统都会引用他的话。原著出版于1856年,后由牛津大学校方指定,成为牛津大学百年必读教程。本书探讨了法国大革命,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在中国近代史学界,该书曾被用来解释辛亥革命,特别是清末新政,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北成说:“那个时候也符合托克维尔提出的东西,我称它为托克维尔猜想或者托克维尔命题” “我们原来的叙事是越穷越革命,越压迫越革命,他发现并提出了很多悖论,比如繁荣和革命的关系、改革和革命的关系等。”
作为一本探究18世纪法国大革命起源及特点的著作,能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除了高层领导人的推荐外,更大的原因是书中内容与当下中国的关联性。当前中国社会背景复杂和社会矛盾激化的处境,与法国大革命时期有某种相似性。因此,有识之士、有忧患意识的人们发现这本书思想深邃,鞭辟入里,是很好的思想磨刀石,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人不变,制度再改也没用;为什么大革命摧毁了旧制度却保留了官员免责制?大承包商为什么和官吏享用同样的待遇?公文风格为什么千篇一律?政府的办事效率怎么低到如此程度?为什么法国人如此热爱做公务员?如何解决巴黎的拥挤问题?农民远道而来巴黎求见政府高层等等,很多地方都与中国目前的现实相映成趣。
当前的中国与大革命前的法国都处于最繁荣的时期,物质财富的增加,促使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敏感,对特权、腐败、不公正的容忍度更低。当前中国面临的现代化难题与之类似。对于自由民主的追求,不能一蹴而就,政治改革需要大胆而审慎。不拿出大胆的勇气改革,就是在与“革命”赛跑;一味追求激进的改革甚至革命,又有走向动荡混乱的危险,只能依靠审慎的进一步改革化解,决不可误入冒险激进的歧途。可以说,经由改革达成代价最小的现代化道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问题在于改革怎样推进、制度怎样变革,《旧制度与大改革》这本书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旧制度与大革命》写于1851年到1856年之间,当初并不是一本大众畅销书,而仅仅是法国史学术圈子里的专业书,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并非那么容易理解。目前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双语版,由北京大学于振海翻译,是目前国内最有可读性的译本,随书赠送英文版一册,帮助广大读者更准确地理解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