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从英文版歌剧《红楼梦》看中国文化走出去

从英文版歌剧《红楼梦》看中国文化走出去

2016-09-20 10:22:43 来源:光明网

这是发生在美国旧金山市的一幕:深夜11点多了,凡奈斯大街的战争纪念歌剧院门前依然灯火通明,刚步出剧院的观众意犹未尽地谈论着刚才的演出,有的观众还等候在“黛玉”的大幅剧照前留影纪念——是的,“黛玉”就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这部由华裔艺术家“梦之队”准备3年有余,中、韩、美歌唱家联袂主演的英文版歌剧《红楼梦》,此刻成功完成了首演,开创了一个文化标志性先河。

若论有情节的中国经典文学,《红楼梦》无可置疑地首屈一指,所以对它的改编,从未停止过:各个戏曲剧种,各种影视剧。然而搬上西方歌剧舞台,用英文演唱全剧,这是第一次,所以才有“开创先河”之谓。这不是平常意义上的“走出去”——我们通常所说的“走出去”,是指国内团队去国外演出;而眼下英文版歌剧《红楼梦》的产生,其原创地却在美国,创作者只是“选择”了中国经典文学作为歌剧题材,做了一次“中国文化输出”的尝试。

哪些“中国元素”最容易输出?举凡中医书法武术美食等等,都是妇孺皆知。但文化的输出,也有难易、深浅之别。舌尖上的输出,就比较简单直接;武术的输出,也容易偏于“术”的层面;书法艺术的输出,虽其要在形式美,但象形文字的深奥容易让老外望而生畏。而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坚密质地”的部分,当推我们的文学经典,如《红楼梦》,它可谓中国意境与中国审美的“最佳形象代言”。当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群被这部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歌剧所打动时,“中国文化走出去”才算是完成了一次真正的“有效到达”。所以这次《红楼梦》的国际改编,可列入具有象征性的文化事件。

在讨论“中国文化有效输出”的命题时,中国翻译家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倘若将中文译成他国语言,最好由他国专家来做,这样才能深接地气。此番英文版歌剧《红楼梦》的创作演出,不是由国内的团队完成“中译英”,而是由一群英文背景良好的华裔美国人完成,这就保证了“英语作品”的质量。主创者们深谙中英文化,用歌剧院院长马修•希尔瓦克的话说,这是一支“全明星梦之队”,均是当今世界艺术舞台卓有成就的华裔艺术家:如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来自上海的作曲家盛宗亮,美国出生、台湾长大的华裔导演赖声川,托尼奖获得者、出生在美国的编剧黄哲伦,以及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来自香港的叶锦添,前玛莎•葛兰姆舞团的首席舞者、台湾舞蹈家许芳宜等。这让我们依稀看到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未来图景:将有越来越多“打通两种文化”的华裔人才,深入挖掘中国文化的优秀部分,然后以有效的方式展示于国际舞台。这是令人鼓舞的前景。

饶有意味的是,主创者还计划让英文版歌剧《红楼梦》进入中国舞台:旧金山歌剧院正积极准备去中国演出的进程,并邀请国家大剧院人员前来观看;在旧金山演出后,该剧将于明年3月出席香港艺术节。赖声川也期待着把这部歌剧改为中文版,“要演给全球华人看。”这就意味着,“中国文化”已经不是一个简单“走出去”的命题,它本身就是一笔“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既可以对“纯老外”产生吸引力,同时更对“全球华人”具有吸引力——当推进者本着“文化与市场并举”的思维时,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走进来”,都会比较靠谱。倘若以宽广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来看待此事,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优秀文化的弘扬,不管是“输出”还是“内销”,我们都该乐见其成。希望以英文版歌剧《红楼梦》为起点,有更多的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成为外文版歌剧、舞剧、音乐剧……(文/刘巽达)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李杰欣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