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读书 > 盼 年

盼 年

2013-02-01 08:47:07 来源:诸城新闻网
 时令一进入腊月,新年的脚步就加快了。转瞬间,腊八到了,小年近了,年集来了,年味越来越浓了。
    正是隆冬数九的三九寒天,城市的楼顶上和乡村的田野里仍然堆积着没有化掉的雪。一年四季正以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走向它的轮回。儿时不知岁月苦,长大之后才知道什么是日月如梭、白驹过隙,什么是日光匆匆,岁月无情。突然间,已不再期盼过年的我竟像孩童一般盼起过年来。
    交腊月,新年到,岁月的年轮滚动了一轮。盼年,盼什么?是“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穿新衣,戴新帽,噼里啪啦放鞭炮,走亲访友真热闹。辞旧迎新乐淘淘,幸福生活节节高”的童谣。是“二十三到二十九,糖瓜粘,扫房子,做豆腐,割猪肉,宰公鸡,把面发,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晚,大年初一拜大年”的期盼。是“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的喜悦……对我来说,盼年,其实还是对那些逝去岁月的回忆,而赶年集、写春联、拜大年则是我对过年最美好的记忆。
    赶年集是农家子弟最畅快的事情。少时家贫银子少,但年集照赶不误。离家五六里地的石埠子大集是我们的乐园,是我每年必赶的年集。吃罢早饭,父母从拮据的积攒中挪出几块零钱,让我跟着大人们去赶集。年集对我来说就是鞭炮市,杨白劳为喜儿割的红头绳不是我们半大小子的罕物。几个小伙伴到了集市,就一头钻进鞭炮市。看,卖鞭炮的商贩早已拉开了架势,三轮车、拖拉机的车厢里装满了鞭炮、豆炸子、二踢脚,木制的大柜子盛着一串串的炮仗,盖着一层厚厚的棉被,为的是隔绝随时跑来的火焰。三五米相隔的商户使买鞭炮的和看热闹的人群陆续向这边涌集,商家不时放一支鞭或者点燃一个炮仗,招徕顾客。人群集合的多了,他们便不失时机地举着杆子,扯开嗓子,吆喝起来。一个说:来呀,看咱的鞭炮响亮清脆;一个说:看呀,咱的炮仗响起来地动山摇;一个叫:俺又点着了,您把耳朵捂好了,别震着您的耳朵;一个喊:您千万别靠近了,离得远远地……随即点燃鞭炮,爆响震耳欲聋,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简直是售卖者的嗓门大比拼!更幽默的是,一位声如洪钟的壮汉刚刚喊完:您听好了,看好了,俺的炮仗马上就响了。他举着杆儿,扭着头儿,捂着耳朵,一阵白烟过后,老长时间没动静——是个哑炮仗。观者轰然大笑,那壮汉好没面子,随后一气燃放了二三十个炮仗,个个爆响,方才挽回败局。爆响过后,是涌来一批一批的购买者。我们舍不得立即花掉手中攥着的那点钱,就一窝蜂地窜到人家刚刚燃放完的鞭炮堆里,捡拾那些没响的炮仗,常常是一个年集下来,已近日落西山,我们才感到饥肠辘辘。
    春联,是乡村的文化符号。写春联自然是春节不可或缺的重要项目。我们村不大,七八十户人家。早些年多是家家户户从门市部里买回大红对联纸,由小学教师——我的堂哥负责书写。大队办公室与小学教室相连,大队会计在喇叭上通知村里人,写对联的户派人捎上对联纸到学校统一书写。当时集上还没有时兴买卖春联,也就只有靠自己想办法,这就使不识字的一些户主颇为难。据说早先有不识字、更不会写字的村户写春联,将锅底灰用水一搅拌,用茶碗在对联纸上扣圈圈当春联贴在大门上,实在是无奈之举。如今有了专门写对联的老师,有了村里的统一组织,人们自然喜不自禁,争相去学校写对联、看景儿。我是这一营生的忠实拥护者,每年写对联的那几天,我都泡在学校里,给堂哥添墨、抻纸、晾晒。堂哥的楷体书法浑厚、得体、大方,自是村中第一流,贴在各家各户的大门上,使小村的春节红火起来、生动起来。以后,随着村里初高中生多起来,许多人家便自己动手写起春联。春联往往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家庭的精神面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毛主席诗词是春联的首选,像“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等等,意气风发、激情豪迈但略显单调。改革开放以来,春联内容日趋多样化,像“门迎百福,户纳千祥”、“千祥云集,百福并臻”、“福门鸿运连年盛,宝地财源逐日增”、“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尽情表达着个人的美好愿望。而“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则创春联历史以来历久弥新的常用联。谁都可以用春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譬如村中从东北归来居住的鳏夫,自出一联“院内冷清一人,门外堆石千块”表达了独特的节日感受。而“把酒酹滔滔,心情逐浪高”的户主,显然是喜事不断,心情不错。我的书法不是很雅观,但我对自写对联情有独钟,常写的“三光日月星,诗书风雅颂”、“喜三星在户,卜五世其昌”、“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读沈从文,品钱钟书”等联语,皆为妙联,自娱自乐也。
    除夕之夜,往昔是窝在温热的炕头上,在亮光的煤油灯下看着母亲包饺子,一家人守岁,等待新年到来鞭炮齐鸣那欢乐的一刻;如今是全家人团聚在电视机旁,享受央视新春文艺晚会的大餐,等待新年那钟声的脆响。天刚蒙蒙亮,大拜年的序幕便拉开了,许多村人一年难得一见,今日相逢,见面都说“过年好!”欢乐之情喜上眉梢。之后便是走亲访友,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一年一度的春节才在焰火礼花的绽放中结束了。
    盼望新年,回望旧年,总有些五味杂陈的感慨萦绕心头。如今年关、集市爆响连绵的鞭炮声没有了,集体组织写春联的形式取消了,自写对联已被统一印刷取代了,字体规范了却少有趣味了。类似的变故,在我,毕竟是一种难以释然的情怀。但我深信,社会的巨大变化,必将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断发展。(王泮政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