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读书 > 七女冢的凭吊

七女冢的凭吊

2016-03-25 09:11:01 来源:诸城新闻网

陈柏林


    无数次徜徉在潍河岸畔,倾听着一个个铭记在心田的历史掌故。七女冢,是潍河传说中最让我心潮难以平复的故事。在那河水肆虐的雨季,两岸的民众不知有多少人被河中的恶蛟所害。于是,人们便用祭祀的方式祈求平安。但年年祭祀,年年依旧有无辜的人命丧河中。原本浅浅的河水,在阴雨天气会骤然暴涨,黑浪翻腾,有多少过河的商旅、小贩、行人惨遭不测。与其求祭无解,倒不如奋而杀之。于是,在潍水文化的长廊中,便留下了七女杀蛟的传说,为保一方平安,年轻的七女与恶蛟斗智斗勇,杀死恶霸,留下了这属于民间女子的一座汉冢。
    那是两千年前汛期来临的某个夏日,潍河两岸的庄主、地保、巫师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祭祀河神庙会,以祈祷河神保佑这方土地风调雨顺,各色人等渡河平安。参加仪式的人们在六月雨节前就早早准备好整猪、整鸡、整羊等祭牲礼品,以敬献河中的蛟龙。在距潍河三里地的一个小村庄,一位十六七的女孩子,默默地看着白发苍苍的爹娘,望着湛蓝的天空握紧了双拳。她是从汉王山学艺归来的七女,回到毗邻潍河的家中,拿出了早早准备好的利刃,还有绑满周身的铁刺和数量惊人的雄黄。她忘不了在自己五六岁的时候,大姐带领她们到清澈如镜的水中打捞河蛤,在她们忘情嬉戏的时候,没有顾忌天上的乌云,没有在意河水的浑浊,当漫过腰际的水流威胁她们的时候,只有跑到岸边的七女成为唯一的幸存者,她看到姐姐们手挽着手在水里抗争,看到一头黑牛一样的怪兽在捕捉着她的手足。
    在诸城众多的历史古迹中,有中华道德始祖虞舜躬耕的历山、制陶的河滨,民众及始皇帝拜谒祭祀的舜庙;有素王孔子的中意门生、佳婿公冶长学鸟语的故园、教书的书院、村后的长眠地;有秦朝博士卢敖隐居的卢山、传播儒学的卢敖洞;有北宋大文豪苏轼知密州时遣怀期待持节冯唐的超然台、出猎的常山、误把他乡作故乡的峨眉障日;有汉王刘秀驻扎的汉王山,有韩信打败龙且的古战场。但唯有文化古镇相州地段的七女冢,没有政治等级的森然,没有官场散落的脂粉,没有文人附庸的印痕。它是一位民间的奇女子,为正义除恶,勇敢献身的凄美传说。它历经二千载的风雨岁月,静静地矗立在潍河西岸。史料中没有留下盛大祭祀的记载,没有留下仪式里府衙香烛烟火的忙碌,没有留下朝廷敕封的碑石,甚至没有留下她的名姓。好在,高高的芳冢尚在,好在,那斩杀恶蛟的故事尚在,好在,那美丽的潍水女子的倩影尚在,好在,那一代代传递高尚的心扉尚在。
    在东鲁这片热土之上,汉代墓冢比比皆是,城头变换的大王旗,让他们选择了富饶文明的潍水两岸作为栖身之地。在这些有名可考的土堆中,王侯宦官跃然纸上,但唯有这座普通民女的坟墓,静静地坐落在潍河西岸。早春二月,这座披满藤蔓的七女冢,似一首悠扬的吟诵赞美七女的诗句从四面传来。那是特有的这方地域的方言,真诚而不矫情,婉转而不虚假,长叹而不烦杂,如泣如诉,如呼如唤,如面对神灵的敬畏,如面对爱女的温柔,缠缠绵绵回荡在清明节细如思绪的毛毛雨中。
    文化,会让一方水土温润而神奇,让一方子民明理而和善。透过岁月的累积,一方山水人文,才能在诗书画境里愈加博大精深,才能使传承的香火愈加沉醉迷人。
    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这块地域让史学家无法忽略,在华夏文化的殿堂上,两千年置县岁月,配享国之祭祀者有之,文化开拓的先哲有之,琴棋书画、诗文辞章载入史册者更是数不胜数。著名文化学者、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中国首届旅游十大风云人物李存修先生在近几年的潍河两岸文化思考寻觅中,慨然长叹,古密州真可谓人杰地灵,当此殊荣,确属其实。北有诸城,南有绍兴,绝非浪得虚名。站在历史的高处,被儒家文化包裹的诸城,总是在民族大义的车辙内奋力前行,礼、义、仁、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勇、孝、悌、廉,这些像座标一样飘扬的旗帜,时时在召唤着两岸那些纯朴良善的心灵,才使东鲁散发出与别处不同的文化气息,让人扼腕、击节、赞叹。
    民间的神邸,精神的图腾,一代一代浸润着这方尚善尚美的土地。校正着淳朴无华的乡俗民规,成就着潍河两岸道德之城的搭建。
    伫立在七女冢墓园西侧,向东找寻民间曾经流传的另外几座坟莹,尽管视线里没有一丝半毫隆起土堆的迹象,但我依然相信她们的存在。凝神倾听,潍河千年的吟唱,还在诉说着这个让人们心头发颤的故事;凝神倾听,在这初春的原野,温润的风裹着《忆故人》的古琴曲,徐徐传来。你无法辨别琴声来自哪个方向,你无法理清这音韵来自哪个年代,但这琴声都会在生长思念和希望的春天飘来。一个诞生道德始祖的地方,从此留下了一个古老的琴派;一片崇文尚教的文化热土,每一处高地,每一处遗迹,每一处丛林里的参天大树,都写下了历朝历代这方子民缅怀的足迹。
    七女墓园被冬青环围,被敬慕和追思环围,南侧两蓬茂密的竹子寄托着后人美好的寓意和心境,墓北的松柏,很少随风摆动,这是一种代表思想的树木,伟岸的身躯挺立在这沃野之上,沉默着、沉默着,用一种使人浮想联翩的方式面对着这阳光普照的大千世界,抚慰着不同情怀的人们。后人们无不想在神圣的墓冢前祭上一杯虔诚的酒水,为了这个拯救同胞的壮烈的故事,为了脚底下这片孕育伟大与文明的土地!
    回望这道德始君出生的土地,仰望超然台上苏子追怀的明月,聆听王氏五杰那绵绵的琴声,还有卢舍那佛永远的笑容。循着先祖的思绪,徜徉在这岁月的河流,翻捡着历史闪光的碎片,仔细擦拭,仔细分辨。我们深知,这是留在后辈书案上的灯盏,这是放在他们前进行囊里的指南。尽管有些回忆已经锈迹斑斑,尽管有些接力已经步履艰难,但我们依然会被故土上蕴藏厚重的绚丽文化所感染,我们一次次侧耳聆听琴声漫过原野,在灵动的山水间回响。我们坐在竹林下,看那乌云一点点遮过天空,我们想象着夫子初见公冶的情景,想象着圣人笑容可掬地赞叹未来佳婿,那言谈中的舜德遗风。
    当年七女斩蛟的惨烈和鲜血染红的河水,已随岁月的流逝而渐渐变淡。因七女而流传下来的一个民俗,却被聪慧的乡贤用近乎宗教的仪式保留了下来。在潍河两岸肥沃的田野上,每当金黄的小麦回归粮仓,人们就赶紧晾晒,赶紧用石磨研制上好的面粉,赶在农历六月初六前,家家户户蒸新麦子饽饽,来祭祀七女和家中故去的先人。这种感恩与纪念催生的乡规民约,成为东夷文化和潍水文化最精彩的篇章。它滋润着那些渴望幸福、渴望未来美满的心灵,校正着每一个子民前行大道,呼唤着那些渴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身影,一步一步去实现人生的梦想。
    岁月的花朵,绽放在人生的行旅之上。多少传说、故事,生长在我们的精神家园。衣、食、住、行,都打下这块地域特殊的烙印,先祖在年轮里一步步牵引着我们,探索物质的文明和精神的文明。生活的深处,那些朴实忙碌的身影,还在谱写着对这个世界的感恩和忠诚,七女冢也在岁月的深处静静聆听。
    (作者为臧克家诗歌研究会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大众文学学会、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诸城市文化馆。)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王秀丽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