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闲 说 诸 城

闲 说 诸 城

2016-02-17 14:17:21 来源:诸城新闻网


三、人文·诸城


您一进诸城,就会发现巨大的广告牌上写着 “中国龙城,舜帝故里”。 诸城媒体常用的宣传口号就是这两句。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舜是中国上古时代的圣王,气魄够大吧。其实这还真不是诸城人坐在家里吹牛。“中国龙城”实实在在是国土资源部命名的,当然那主要是因为恐龙的缘故。虽然恐龙非龙,白马非马,但老百姓眼里,白马就是马,恐龙也是龙。诸城人很早就自称“龙城”, 心安理得,所以“中国龙城”的名号是民间约定俗成,官方认定,名正而又言顺的。

说是“舜帝故里”,我估计全国人民也不一定都同意,但依据《孟子·离娄下》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多方考证,力排众议,认定诸城是“舜帝故里”。 清初著名文士李澄中在《东武吟》中曾说:“天地洪荒虞帝出,千年人说诸冯村。”诸冯村就在潍河西岸,现在村中重修了舜帝庙。“德自舜明”,舜是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来诸城,您无论如何也要到诸冯村,拜拜舜帝,听听他的传说,感受一下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源远流长。

这两顶大帽子并没有让诸城人感到头小,还因为诸城在人文方面底气足。诸城自古名人辈出,文脉昌盛。说到诸城的名人,可以列一长串,如孔子的女婿、七十二贤之一的公冶长;宋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李清照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清代东阁大学士、书法家、宰相刘墉(刘罗锅),重臣窦光鼐;《续金瓶梅》作者丁耀亢;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巨擘臧克家;著名作家王统照、王愿坚、王希坚、陶钝,电影《小兵张嘎》的导演崔嵬、出演《被告山杠爷》的著名演员李仁堂;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等一大批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当然也有江青、康生等著名历史人物。诸城人说起这些的时候,都如数家珍,充满了自豪,仿佛是自家亲戚。

诸城名人太多,所以在博物馆对面专门建了个名人馆,要了解透彻,您得到那里去。大多数名人通过影视传媒、典故传说早已家喻户晓。只有一位名人,历史记载很少,就是在家乡诸城也很少有他的传说,他的声望全部来自他的一幅画——《清明上河图》,他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

中国美术史上自然是群星璀璨,但如果让你选一幅最能代表中国的画,拿给外国人看,那非《清明上河图》不可。譬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中国馆上演的就是动画版《清明上河图》,让世界领略了中国画的魅力,张择端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

这幅画25.2厘米,长528.7厘米,采用传统手卷形式,很长,但很窄,也就一拃多宽。所以第一感觉会觉得很小,但打开画卷,就会感到里面气魄很大。城郭房屋、舟车店铺、人物、动物、景物……无所不包,无所不画。豆人寸马,形象如生,方寸之间分毫毕现,丝毫不失,俨然一部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纪录片。当您有耐心用放大镜看完,尤其再深入研究一下,一定会觉得更像一部电影大片: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时缓时急,穿插着各种情节,同时又各具情趣……今人纵有才气,可有耐心?

作为世界级的画家,张择端自然别成家数,开风气之先。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临摹、研究他的人多了去了。艺术家、历史学家、科学家、经济学家等等,都拿着放大镜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清明上河图》像个巨大的宝藏,怎么也挖不完。文艺作品中与之比肩的只有《红楼梦》,所以怎么评价也不过分。

张择端在业内声名显赫,业外略显冷清,张择端和这幅画几乎没有传说轶闻。相对于这幅画的巨大价值而言,民间给予张择端的赞誉实在太少了。

这幅国宝级文物现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张择端留在诸城的痕迹,除了博物馆、名人馆有《清明上河图》复制品展览之外,现在岔道口村还建有张择端故居、正道园等。张择端不靠官声名望,仅凭自己一幅画作,就名垂青史,实属不易。

前面说过诸城出文人,文人也乐诸城,在诸城留下足迹最深的当属北宋大文豪苏轼。谈论诸城文化,谁也绕不开苏轼。

苏轼诗、书、画、文、词样样通,样样精,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少有的天才,他曾来诸城做了两年多父母官。

当时诸城叫密州,他辞去杭州通判,跋山涉水来密州做了太守。他为官清廉,为政众口皆碑,老百姓喜欢他,民间传说多的是。

苏轼在密州两年有余,时间不长,但您也不要以为很短。作为一个命运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四处贬谪,足迹遍及全国的天纵之才,除了他的故乡四川眉山,当时的京都汴梁,两次到过的杭州外,在密州的时间已经算是长的了。两年多时间足够他为这片热土留下浓重的一笔。

苏轼在密州时正值不惑之年,思想、文风日臻成熟。受东鲁文化启迪,天开文运,写了很多千古名篇,并完成了人生两大转变——由苦闷转而超然,摆脱婉约传统,创建豪放派。

他先把密州西北墙上的废台 稍葺而新之 并由他的弟苏辙命名为“超然台”。 苏轼在超然台上饮酒赋诗,感悟人生,政治上的苦闷逐渐升华到精神上的超然。从此以后,人生起落都“无所往而不乐”,随遇而安,超然物外。

在超然台上,苏轼写下了著名的《超然台记》,也写出了历史上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要抬头看见天上有个圆月亮,中国人心底升起的肯定是这几句。对这首词的最高评价是:“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苏轼从烟柳画桥、温柔富贵的人间天堂来到蝗旱相仍、岁比不登的桑麻之野后,残酷的社会现实,强烈的对比,震撼了他的心灵;开阔的地形,淳厚的文化,使他眼界大开,放意肆志;彪悍质朴的民风,最终点燃了苏轼心中豪放之气。胸中块垒酒难浇,他在常山脚下完成了他的第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形成了苏轼的豪放派风格,开创了一代词风。您想起这位豪放派鼻祖时,可别忘了诸城的蕴育之功。

苏轼还开了悼亡词的先河,出于对亡妻的思念,他在诸城写出了感天动地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那么苏轼眼中的密州城是什么呢?——“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苏轼跟密州人民的感情呢?——“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

苏轼离任时还谦虚呢,——“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这就是文豪的好处,有话说得出,有事不藏在心里,后人细细思量去吧。

苏轼离任后也多次作诗怀念密州,密州人也一直感念他,苏轼去世后,人们即建苏公祠纪念他。州属衙门也悬挂“仰苏堂”匾额,所谓“仰苏”就是仰望苏轼的意思。现在诸城超然台对面有“仰苏堂”文化艺术城,也是大字高悬。

据记载,苏辙也曾来过诸城看哥哥,看到浓浓书香浸润着诸城千家万户,留下了“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的感慨。这句话一直激励着诸城人民,如今也是读书求知之风甚盛。

密州文化陶冶了苏轼,苏轼提升了密州文化。苏轼诗文的广泛传诵,极大地宣传了诸城,影响了后学。山川景物经苏学士咏叹之后,也有了非凡的文化内涵。人们往往借苏轼以重密州,借密州以颂苏轼。

诸城原本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苏学士一样的发现。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超然台也原址复建。 让我们举杯邀明月,共饮密州春,超然台上,和苏学士千年共婵娟!

历史长河自是川流不息,苏轼和张择端都生活在北宋末年,年龄相差了大约半个世纪,他们在诸城一进一出,一热一冷,得以让我们窥斑见豹,领略诸城文化的辉煌和厚重。

诸城虽是个小江湖,但无数像苏轼一样的金凤凰照样在这里建功立业。诸城虽是个小地方,但土地肥沃,地力遒劲,被一茬茬割走之后,仍能继续生出一茬茬的人才,留下的“大笨蛋”依然能把诸城建设得如此美好。


四、乡愁·诸城


诸城自古民风淳朴,人都刚实在。改革开放后也都头脑活络、勤勉能干,经济发展总能比邻近县市快半拍,所以人们看上去很自足,偶尔显得很自得。例如您坐上出租车,说,潍坊的绿化真好,的哥一定会说,诸城也刚好啊;您说青岛的变化真大,他会说,是啊,诸城变化也刚大。您说北京的房价真高,他马上抱怨,是啊,恁看看,诸城这么个小县城,都赶上地级市的价了。抱怨中也透露出自得,这就是诸城人。

城区不大,抬头就能碰到熟人,所以诸城尤重人情。一到过年过节,人人都忙得像獾一样。七大姑八大姨、同学朋友、领导同事,早早盘算好,挨个走个遍。大车小辆,出了这个门,进了那个门,所有门走完了,才如释重负,安心过自己的节。至于娘生日,孩儿满月,诸城人也从不嫌繁琐,你来我往,忙个不亦乐乎。

诸城已经不是农村了,但保留了农村人的淳朴厚道;诸城已经有城市样了,但还没有城市人的市侩习气。

毫无疑问,诸城人也好客,你来到诸城,他们会用大盘大碗招待你,但你只要记住两样菜就行:烧肉和辣丝子。因为这两样菜,只有在诸城才能吃到,出了诸城即使有也不地道了。烧肉制作不复杂,原料主要是很多地方不稀罕吃的猪头、猪下货。这些东西收拾起来很麻烦,诸城人不嫌侯,褪皮去毛,翻肠倒肚,一遍遍地换水,早晚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放入大锅,加多种佐料煮。煮到稀烂后取出晾一晾,换一口铁锅,放上铁箅子,把肉码到箅子上。急火把锅底烧到微红,瞅准火候,抓把红糖扔入锅底,浓烟随之而起,加盖一闷,刚才还白花花的肉就成了色泽鲜亮,肥而不腻,甜香绵软,香气扑鼻的烧肉了。这个过程就是诸城人所谓的烤烧肉,前面的卤煮环节全国人民都会,最后阶段才是独门绝技,成不成看火候,没有点经验和灵性是不行的。

说到烧肉不能不顺便提提烤鸡背。鸡背就是肉鸡加工后剩下的骨架,诸城人俗称“鸡架子”,上面残存一点肉,这本是应该扔掉的下脚料,但经诸城人按照烤烧肉的工序一路做下来,就成了不油不腻、香喷喷的烤鸡背。虽然肉少价格也不贵,但那味道就是招待国家领导人也拿得出手。

烧肉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辣丝子只有秋冬季才有,制作更是简单。把秋天收获的辣菜疙瘩洗净去皮,切成细丝装入坛中,坛子周边要贴裹萝卜片,加入稀释了的醋,再用萝卜片盖住,封口搁几天,就可以开坛食用了。辣丝子颜色洁白,口感酸、辣、脆、清,食后清淡爽口,提神通气,开胃清肠,解腻醒酒,是下酒佐餐的好菜,尤其是春节的必备菜。人们喜欢往坛中加入几粒花生米,等它吸饱了味道,您千万别去尝,万一尝了,哎呀,那辣味能冲掉您的鼻子!制作辣丝子关键要地道,一是要纯手工,用菜刀先切片,后切丝。懒老婆一般用擦床擦出丝来,味道就差老远了。醋要用当地产的散醋,装坛时要醋水漫浸,醋和水的比例至关重要,有经验的人一尝就知道。

吃完这两样菜,您不能不佩服诸城人的勤劳智慧。在那些艰难岁月里,诸城人靠这样的勤劳智慧,把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猪头、猪下货、鸡背、辣菜疙瘩,都是拿不上台面的东西,但经诸城人妙手炮制,成了天下美味,成了诸城人的乡愁。

您吃了这两样菜就算到过诸城了,诸城人到了天涯海角也忘不了这两样菜。

不多说了,这样说道下去,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您来诸城感受一下这个厚重而又崭新的城市吧!她既高楼林立,也风景如画;她既车水马龙,也悠闲自得;她既生机勃勃,也淳厚质朴……

诸城是地球村的一份子,是中华文明的缩影。地球发生了什么,诸城就发生了什么。中华文明经历了什么,诸城就经历了什么。诸城不是世外桃源,全球气候变暖的时候,诸城也暖;北京有雾霾的时候,诸城也雾霾;所有城市堵车的时候,诸城也堵……

诸城人也分左中右,也在为生活四处奔波,也在为天下事糟心……

忙碌的人们,不管你是游客还是游子,来诸城看看吧。来看看这个曾经是恐龙的故乡,虞舜的故乡,张择端的故乡,臧克家的故乡……现在是无数生灵家乡的好地方!


 

  2 条记录 2/2 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张淼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