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制王朝时期,有些字是不能写的。
首当其冲,便是君王名讳,必须讳掉,不能说,不能写。真的逼急了要用,行,改个名字呗!你说凭啥我改名啊?没办法,一怪你父母给你起这名字,二怪你不是天子之尊,要不然,就是你逼别人改名字了!
秦末有个谋士叫蒯彻,劝韩信起兵谋反,未遂。后来司马迁写《史记》,说这人叫蒯通。只因汉武帝刘彻名字里有彻字,蒯彻只好改名了,可怜。
柳宗元《捕蛇者说》里,有句话叫做“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人风是个什么玩意?实际上是“民风”。只因为唐太宗李世民这名字搁在这儿。
所以按这个逻辑,后来满清皇帝,给孩子起名,什么允禛颙琰,什么奕詝溥仪,有一点是好的:不是日常用字,不影响老百姓写字。不然,老百姓这也要避讳,那也要避讳,日子也过不了啦!
自然,单是避讳一下名字,那可还不够。专制王朝,最恨的就是一帮子文人,善于望文生义,指桑骂槐,简直要不得。最恨的是哪种呢?代指。
白居易写《长恨歌》,明明是唐玄宗,然而一开场,“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之后就洋洋洒洒,全都是要默写要背的课文。好在唐朝风气也比较开放,虽然明知道你在写什么,但凡别指着天子鼻子,指名道姓地骂,也就过去了。
但到了宋朝,文人们互相要揪起来,就不得了了。文人最善于检举文人了。苏轼写一首诗说桧树,所谓“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王珪去跟宋神宗咬耳朵:“陛下您飞龙在天,苏轼觉得您看不上他,要去跟蛰龙说事。”这就属于没事找事。但是天子呢,宁可信其有,不信其无嘛。
清朝呢,敏感的字词更多了。可恨那时候,还没有敏感词检索机制,很难直接屏蔽,比如你用智能毛笔,写一个违禁词,立刻被刷掉,多方便!好在有狡猾的读书人,懂得去告状。
清朝有位佘腾蛟,写过两句诗,叫做“为何虬髯翁,年年钓绿水”。江西巡抚一位姓胡的,就检举他要谋反。乾隆爷看了,觉得屁大点事,很不以为然。胡巡抚很作死,还特意给乾隆爷上课:“虬髯客是风尘三侠之一,是曾存心企图推翻隋朝的义士;现在这个姓佘的感叹虬髯翁只好钓鱼,就是想谋反而没气力……”
然而乾隆爷一辈子写过四万多首诗,最觉得自己有学问,你居然来给他讲典故,反过来给他上课,真是活够了!于是乾隆爷把胡巡抚骂了一通,说是吹毛求疵,就过去了。
当然,从那以后,中国文人还是多少懂得了,要代指。要写什么事,都说是前代,不敢说本朝;要描述哪位大人物,也得指东划西,不好明说。
凡是读过中学语文的,都会恨文人写字,动辄用典,烦人得紧。却不知道在那时代,许多话是不好明说的。只好找人当靶子呗。
关于历史人物的臧否,也是要地覆天翻。比如洪秀全,晚清的时候,那是妥妥的长毛反贼,无须细表;民国时,梁启超先生、孙中山先生与胡适先生,对他就有个翻案了。因为立场不同,所以得借人说事。
更好玩的,是李自成,被拿来做靶子用了。
1944年1月,《新华日报》请翦伯赞等诸位先生,去到郭沫若先生在重庆天官府4号的寓所商讨。3月,郭沫若先生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说朱明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再歌颂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具体想说些什么,李自成农民起义在1944年指代的是什么,一望而知。
12年后,1956年,金庸先生写了《碧血剑》,也借袁承志之眼,看到了明末故事,看到了李自成进京,却也看到了李自成势力内部功成之后的骄横与粗野。于是袁承志最后远避海外去了。
哪位说了:这么有话不好直说,只好找其他字来代替,最后能达到什么目的呢?
话说,后羿的老婆,奔月的那位嫦娥,原来设定叫姮娥。因为要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字,改了。如今时间久了,大家都想不起她原来叫姮娥了。
您看:你老是没法有话直说,只好借别的字说事,最后,大家就会忘了你原来想说的那些东西了。
这就是古代帝王们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