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失独人家的增多等诸多因素,国家计生政策做了调整。先是双独可生二胎,后是单独可生二孩。2015年调整为一对夫妇一对孩。这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上不能不说是不小的变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放开二胎成为街谈巷论,家庭议题,不论在生育期的,还是在谈情说爱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五六岁刚懂事的孩子都主动或被动地卷了进来。他们各持己见,表述着不同的见解的想法,使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了起来。
叶华家也不例外。
这是一个五口人的幸福之家,父亲,乡镇干部;母亲,小学教师,现在都退休赋闲在家,退休金不低。叶华和妻子工作虽累但收入不错,儿子高三,无论学习还是品质都十分优秀。家里120多平方的大套三,车虽不够高档,也有两辆,一家人生活得和睦融洽。
二孩放开后,叶华夫妇还没计划,老爷子倒是先急了。星期天休班,叶华在家本想看点书,老爷子找他来了。
“叶华呀,政策都放开了,你和媳妇就没打算……”
“打算什么?”
“再生个呀!”
“都什么岁数了还生,再说这添丁加口可不是小事,它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还要看李惠同不同意。再说,也得征求孩子的意见。”
“快和小李商量一下,争取明年生个聪明的‘小猴’。”
“爸!我们现在不是很好嘛,为什么非要跟风,非要二胎不可?”
“啊!说了半天,你就是挡头。难怪这么些日子没听到一点动静。”
“不是……”
“不是什么!没这政策时咱没这想法,现在政策允许,你……”说着竟提高了嗓门,起了高腔。
老婆子听得清楚,连忙过来,气呼呼地说:“人家是老不管少事,孩子的事孩子自己做主,你都土埋半截了还挂着南朝挂北国,咸吃萝卜淡操心,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叶华见爸妈动了真气,赶忙打圆场。“爸、妈,我没见你们吵过,怎么为这事反倒吵上了。我尽快和李惠商量一下,给您个答复。”
“是啊,这才是根本,大主意还得你们拿。我们是老娘婆趴在屋脊上,爱莫能助!你说是不是这个理,死老头子!”
老爷子一想也是,只好作罢,嘱咐一句:“抓紧!好好和李惠商量一下,再生个。那么叶鹏也有个伴,长大以后有事也有人商量。一个孩,心里……心里总是不踏实。”
叶华确实是挡头。
叶华是初中学校的先进教师,连年的毕业班模范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甭说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作文指导,召开干部会、骨干会、班会、组织活动,单这六十多个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家长的沟通、与任课教师的协调、越来越重的升学压力等等,包罗万象、林林总总。
可以说班主任的工作是学校的主体,班级工作做好,学校一切工作都会迎刃而解,落到实处。因此,各校领导把最有能力的、有工作经验的派上当班主任,如果不称职马上撤换。一旦干好,那就像孙悟空被戴上的紧箍咒,再想摘可就没门了。叶华头上的紧箍咒都十二年了,越念越累。所以对二孩的放开他从没想过,也没精力去考虑。
如果说叶华是纷杂的脑力劳动,那么他的妻子却是繁重的体力劳动。
妻子李惠在城郊机械厂,整天和车床、铁件打交道。一块钢筋硬生生地车成配件,这既需技术还拼体力。她生性好强,动作敏捷,工厂实行的是记件工资,她车件既快且质量好,是厂里的技术能手和生产标兵,每月能拿到近六千元,远远胜过男爷们。冬日天短,为了节省时间,少消耗体力,午饭也不回家,在厂食堂吃点饭稍作休息,下午再干。由于岁数渐大,一天下来,浑身酸疼、四肢无力,十分疲惫。
这天晚饭,李惠虽累但还是感觉出气氛有些不对。儿子叶鹏面临高考冲刺住校,家里四口人吃饭时没有交流,吃完饭后两位老人连电视都没看就进了卧室,这与往日大不相同。叶华麻利地洗刷完碗筷,拉李惠也溜进了卧室。
“你们这是怎么了,神经兮兮的?”
叶华把下午发生的事说明后,问:“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为这事呀?这些日子厂里的姐妹们也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不妨说来听听。”
“你看西院小徐吧,她们两口子倒想生一个,可征求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的意见时,女儿反感地说:‘我知道你们盼的是儿子,如果你们生了,我就出走,你们就守着你们的宝贝儿子好了。’吓得两口子再没敢提这事。再说咱院小张家,就是南楼三单元的小张。”
“我知道。”
“她还年轻,也想再要个,但她对象常年有病,公婆年老,都要照顾,这边是她妈接送孩子,撂下父亲在家饥一顿饱一餐地独自生活,眼看这个不太用人了,如果再要,这不等于把母亲拴在这里了吗?人家有钱的雇月嫂、雇保姆,她家正常开支都紧紧巴巴,还能生得起吗?”
“是呀,是呀,小张家情况特殊点。”
“也有开放的,俺车间刚结婚的小曹,观点十分明确。她说:‘咱中国的生育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生活的提升,我认为一个孩就很好,代表爱情的结晶,有了生活的情趣,不管物质上、精神上,让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成为优秀人才。过去的养儿防老纯粹是一厢情愿。像肯尼亚、坦桑尼亚,孩子一养一大群,一个个瘦骨嶙峋,形似饿殍,他们还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还指望他们养老,这种越养越穷、越穷越养的恶性循环都是贫穷国家的症结。而我们国家五保户、低保户都能保证基本生活,这样发展下去不用十年,国家养老政策会逐步完善,退休后进养老院,根本没有后顾之忧。何乐而不为。西方有些人都终生不育,还有不少终生不婚的呢!看看那些子女多的,互相之间争财产、闹矛盾,打得不可开交,父母养老相互扯皮,他们的处境并不好于五保老人。”
“别光说别人,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人家都羡慕咱家,爸妈都有较高的退休金,咱俩的收入也不错,应该要个。有时候我看见人家的小姑娘,头扎蝴蝶结,身穿花裙子,蹦蹦跳跳的,心里真想再生个女孩,女孩心细,是父母的贴身小棉袄。”
“这可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男生女的几率各占50%,如果二胎也是男孩呢?”
“就是啊,如果再是男孩,吃苦受累不说,等孩子上大学时我们都古稀之年了,任务还没完成,说不定就拜拜了。这何必呢?再说一个孩子养老责无旁贷,孩子多了反倒……”
“是呀!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再听听叶鹏的意见?”
“对,甭管叶鹏说什么咱们就只要一个!”
叶华拨通了儿子的电话。
“喂,儿子呀,有个事我和你妈想征求你的意见……”
“什么事还这么严肃,您说吧!”
“你对二胎什么看法?”
“爸,这是您和妈的权利,我无权干涉,但我尊重你们的意见。不论你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都是支持的。”
“好了,谢谢儿子。”
听到懂事儿子的表态,夫妻俩更坚定放弃二胎。
小两口正要休息,听到东卧室传来吵闹声。叶华把食指竖在嘴边做了个“静”的示意,拉李惠蹑手蹑脚地来到东卧室门边,把耳朵贴近门缝。只听老爷子气愤地责怪说:“在这个问题上,咱们得形成统一战线,攥成拳头,多用实例开导他们。”
“他们又不是小孩,什么道理不懂!”
“到了什么岁数考虑什么问题,他们这个岁数有些问题不一定想得到。”
“有什么想不到的?”
“你看去年,你陪我去医院通血管。咱南边那位病友就一个孩子,日夜守护,半月下来焦头烂额,多么无助。咱北边那位,有儿有女,两个孩子有事商量着办,相互轮流值班,各自把家里好吃的带来,病人心情多好?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我担心的是,你看现在飞机有时失事,轮船有时沉海,车祸无法预知,防不胜防。你说到了不能生育时万一摊上这事,那还有法活吗?你还别不爱听,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活生生的事例就摆在那里,全国失独的已有上千万个家庭……”
“你就会杞人忧天,神经过敏,钻牛角尖,你还是回到现实想想吧,叶华他们夫妻工作都累,再生二胎,我们身体好还能搭把手,可一旦我们有病,那他们又要顾小的,又要顾老的,你还让他们活不?”
小两口悄悄退了回来,心情却一下变得沉重了起来。是呀,他们尽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心都是好的,这就让他们难办了。生还是不生,真的很纠结。
亲爱的读者,您有什么高见,能帮他们打开这个结吗?
(作者地址:龙都街道和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