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遗憾,叫做“A先生实在很了不起,可惜遇到了同时代的B先生……”
比如说:终唐一世,徐世绩可称第二名将,唯一压过他的,有且只有与他同时代的李靖,李卫公。
比如说:南宋一朝名将,几无可与韩世忠媲美者,除了比他年轻、比他悲壮、可是恰好与他同时代却远比他更有名的岳飞。
网球迷们则会慨叹:费德勒十七个大满贯史上无对,纳达尔现在的大满贯是历史第二的十四个平桑普拉斯。如果没有费德勒,纳达尔可能已经是天下大满贯第一多的人了;反过来,如果没有纳达尔,费德勒的大满贯数字更加要甩开历史上其他人许多个。
类似的绝代双骄论,C罗的球迷会感叹:如果世上没有梅西,C罗将拥有六尊金球奖;当然,没有C罗,梅西现在的金球奖也有七座了。至于1970年代克鲁伊夫和贝肯鲍尔互相揉搓,也是你来我往,更不消说。
每次遇到类似事儿,我们总得感叹:生不逢时,可惜可惜……就像汉文帝对李广说的:可惜您主要是和平年代,没遇到汉高祖那时候,要不然,万户侯何足道哉。
——当然事实是,李广后来也遇到时候了:汉武帝征伐匈奴,李广也出过风头。然而乱世一到,李广也没有独自出风头。确切说,那个时代,更多是属于卫青和霍去病们的。
所以,“既生瑜何生亮”,其实还有一个解释:“时代给了天才们舞台,所以天才们在一个没有土壤的时代便出不来,赶上一个有土壤的时代,便挤着出来了。”
比如,岳飞与韩世忠、李靖与徐世绩分别挤在南宋初与唐初出现,理由?嗯,乱世嘛,军人容易出头。李广与卫青、霍去病,亦是同理。就像德国人当年说,法国大革命那个乱乎劲,“哪怕没有拿破仑·波拿巴出世,也会有另一个人类似的人跳出来”。
实际上,任何一个领域的大宗师,通常都是赶着一个繁盛的时代,成群结队出来的。偶尔有天才孤星般闪过,但大多数时候,大师们是金字塔的尖,下面的基础厚着呢。
比如,古希腊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哲学三杰名震天下,而他们三位脚下,是巴门尼德、阿那克西曼德、毕达哥拉斯、色诺芬尼、芝诺等等大师们的成就。
比如,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而他们身后,是当时意大利成群结队的大师:布拉克曼、姜博洛尼亚、切里尼、韦罗吉奥、吉兰达约、佩鲁济诺等等等等。
比如,中国四大名著,众所周知,《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三部,是明朝出来的。可这三部可不是凭空而来:明朝小说除了这三部,还有三言二拍、《三遂平妖传》、《金瓶梅》、《封神演义》、《东渡记》、《西洋记》这样的土壤衬着呢。
比如,迪奥作为时装大师走红的时代,前有巴伦西亚加,后有费罗、华伦天奴和纪梵希,几乎都是同一代人:那正是二战之后,全世界都愿意为了时装掏钱的时候啊。
比如,伦勃朗是荷兰绘画史第一人,但荷兰另两位最大师哈尔斯和维米尔,也就和伦勃朗死得脚前脚后,差那么几年而已。因为整个17世纪,就是荷兰经济与艺术的黄金时代。市民有买风俗画的需求,画家也愿意从事,土壤就这么种下了。
事实是,大多数的盛世,都有积累极厚的土壤。比如美国的篮球发达,比如法国的时尚业凶猛,比如德国和奥地利在18-19世纪的古典音乐遍地是大师,都不是因为一两个大师出来,而是其丰厚土壤培养了大师。拉美文学并不是因为马尔克斯、略萨等少数几位大师出现而繁盛的,反过来,是因为有了文学氛围,有了阿斯图里亚斯,有了鲁尔福,有了科塔萨尔,有了博尔赫斯这些非凡的前辈们,才能让拉美文学腾飞。到时候出其他大师,自然水到渠成。
尾田荣一郎说起过,他开始连载《海贼王》几年后,有了名气,回老家熊本的某个漫画店。店主看看他,说尾田是“老夫见过的熊本第二有名的漫画家了”。
——尾田问:熊本第一是谁?
——噢,就是井上雄彦啊!(嗯,井上读的熊本大学,当时已经结束他不朽的《SLAM DUNK》,开始画《浪客行》了。)
——事实是,熊本并不只他们二位漫画大师,譬如吉崎観音、松森正这些,都是熊本人。连漫画也是如此:当这个地方的土壤足够繁盛之后,大师便会一茬一茬地出,然后互相竞争。怎么能就这样繁盛,就这样残忍。
比起“期待着挖掘出下一个天才来做榜样,好振兴XXX”的做法,扎实地培养土壤,从头做起,才是正确的繁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