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甘肃爆发了苏四十三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包围了省城兰州。
陕甘总督勒尔谨慌了神,赶紧向朝廷求援。
乾隆帝唯恐兰州有失,命大学士阿桂和户部尚书和珅为钦差大臣,前往甘肃增援。
四月初七,和珅抵达甘肃。而阿桂呢?临走前身上长了个疮,不得不先养病,比和珅晚到了十四天。
就在他们动身前后,发生了三件怪事。
第一件,乾隆帝认为勒尔谨用兵不利,将其革职,调云贵总督李侍尧取而代之。一把手换人,底下的大小官员自然战战兢兢。为了免受牵连,甘肃布政使王廷赞主动提出,愿意捐出历年积攒的俸禄四万两银子,资助军饷。
这一举动,反倒让乾隆帝起了疑心。
按照购买力换算,一两银子折合今天两百元人民币。清朝的布政使,相当于分管财政、民政的副省长,年薪七八千两,相当于今天的一百五十万元,看起来真不少。不过,王廷赞才当了四年布政使,就算不吃不喝,也只能攒三万两银子,怎么可能一下子掏出四万两银子呢?
就这件事,乾隆帝曾问过和珅,得到的解释是:王廷赞在甘肃当布政使好几年了,家里很有钱。就是再多交几倍的银子,也出得起。
一直以来,乾隆帝对和珅都言听计从。但这次,他非但没有信服,反而有了新的疑问:王廷赞只是个布政使,怎么可能家里很有钱?其中肯定有一些隐情没弄清楚。
于是,他就让阿桂和李侍尧对此暗中访查。在当时的高官里,阿桂踏实,李侍尧机灵,都口风很严。派他们查案,再合适不过。
第二件,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乾隆帝南巡。浙江巡抚王亶望为取悦皇帝,添建房屋,张灯结彩,奢侈异常,花费甚巨。乾隆帝看到这些,觉得有些过分。本来标榜访查民情的南巡,让王亶望这么一接待,反倒成了公款旅游。
当然,乾隆帝知道王亶望这么做是在表忠心,所以没有发脾气,只是让他下不为例。而王亶望被吓着了,生怕龙颜不悦,于是做出了一个“将功补过”的惊人决定:奏请捐出五十万两银子,用于修建海塘工程。
王亶望来浙江之前是甘肃布政使,王廷赞的前任。五十万两银子,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一亿元人民币,是布政使六十多年合法收入的总和。如果规规矩矩做官,到哪儿去弄这么多银子!
乾隆帝脑子有点乱:甘肃不是个穷省吗?怎么这些布政使都腰缠万贯啊?他们这些银子都是从哪儿弄来的呢?
第三件,按照乾隆帝的吩咐,和珅前往甘肃途中,要及时奏报所见所闻,作为朝廷决策的依据。和珅的密奏很快送到了御前,其中说道:“一入甘境,即遇阴雨。”一进入甘肃境内,就遭遇阴雨天气。
阿桂进了甘肃,也奏报说当地“雨势连绵滂沛,且至数日之久”。连绵不绝的雨下得很大,大到士兵们没法挖掘战壕、修建工事。
照阿桂、和珅的说法,甘肃今年雨水充足。但前不久甘肃的官员还奏报当地闹旱灾,希望朝廷救济。乾隆帝纳闷了,到底该信谁的呢?
他写下这样一段朱批:何以从前俱以雨少被旱为词,岂有今年甘省雨独多之理?
意思是说,以前都说甘肃雨少干旱,唯独今年雨量很大,哪有这样的道理?
照理说,阿桂、和珅是去办军务的,没必要说假话;那么扯谎的只可能是甘肃官员了。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编瞎话呢?
官员不差钱,谎报天气,这些怪事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乾隆帝觉得,三件看似不相干的事,背后肯定有某种联系。
突然,有两个字映入脑海,让他恍然大悟。
这两个字,就是“捐监”。
什么是“捐监”?“捐监”与这三件怪事又有什么关系呢?
明清两朝,国家最高学府是“国子监”。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只要当上了监生,就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官场。在当时,这是科举考试之外的另一条做官捷径。所以许多人都想当“监生”。
怎样才能成为监生呢?在清代,无外乎四种途径,一是考试录用,二是皇帝特许,三是高官子弟免试,四是捐资换取。
那些考试不灵、“拼爹”不灵、沾不上皇恩的人,要想成为监生,就得捐钱捐物,就是“捐监”。
当时甘肃贫穷,清廷准许当地士民捐纳豆麦,以取得国子监生资格。
王亶望调任甘肃后,搞起了“捐监冒赈”的勾当,虚报当年旱灾,谎称以粟治赈,而私留捐银,从总督到州县官员人人有份。
若不是乾隆帝心细如发,此事尚捂得严严实实。
王亶望贪污一案,轰动朝野。
其中,有57名大小官员被判死刑,包括总督勒尔谨、巡抚王亶望、布政使王廷赞。
乾隆帝总结说:被杀官员“皆亶望导之使陷于法,与亶望杀之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