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娜
二十年,对于时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一个极短暂的里程。对于国税,却是风雨兼程、拼搏奋进的二十年。二十年时光流逝,多少国税人将他们的青春奉献给了税收事业,只为那份“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二十年风雨历程,千千万万个纳税人依法诚信履行纳税义务,只为了恪守心中的那份责任。
从小我就与税收有缘,因为外公和妈妈都从事这个职业。听妈妈说,我小的时候看到外公穿着税服,深蓝色的衣服,肩上还带着两条横杠的肩牌,总是好奇外公是做什么工作的。妈妈说,外公是税官,是收税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再看外公时,便觉得他神秘又伟大。印象中的外公总是特别忙,早上提着黑色公文包匆匆离去,下午等他下班又总是等不到,经常都是肚子饿得咕咕叫,跑到胡同口等着他下班。外公下班回到家,匆匆吃几口饭后又坐到书桌前写东西。记得有次我悄悄地走到书桌前,努力扒着桌子看外公在忙些什么,伸手想拿外公的公文包看看里面有什么。外公一把拿过公文包,抱在怀里跟宝贝似的,叫妈妈把我抱走了。后来外公对我说,包里都是票据,他每天在外面收税都要开票据的,晚上回到家还要记账,因为税都是国家的,所以不能动。现在想起,应该是从那时起,外公便在我心里种下了税收的神圣印象。
上小学时,妈妈上班的办税服务厅就在学校对面,每次放学后去妈妈那里写作业,总是看到那里人流不断,填表、签字、盖章,忙得不可开交。有时遇上纳税人不识字的,妈妈还会让我帮忙,我会觉得好高兴,自己也能做税收工作了。等我上初中了,妈妈似乎格外忙起来了,问她才知道,原来工作要慢慢地信息化,实现办公自动化。以前手工填写的表格都要录入微机,这样需要数据只要点几下鼠标,方便快捷多了。可妈妈是上世纪60年代初的人,上学的时候没有学过拼音,电脑在那时代更是稀罕物,如何使用电脑又成了头疼的事。为了学好拼音,妈妈把我小学的课本找出来,让我教她拼写,为了学会打字,又把26个字母按键盘顺序抄在硬壳纸上,随便找篇课文做练习。就这样不到一个月,妈妈已经能熟练操作微机了,有时同事有问题时,她又成了别人的老师。到现在,妈妈先后在朱解分局、密州分局、城区分局、办税服务厅的税收管理员、大厅服务岗位工作了34年。如今妈妈也已经50多岁了,还坚持在国税基层一线,为国税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斗转星移,转眼我也在国税工作将近六年。记得大四那年,身边的同学都在报考国家公务员,已经找好工作的我也跃跃欲试,而目标正是外公、妈妈的老本行——国税。经过面试、笔试、体检、政审,我终于成为国税一名公务员。刚开始工作时,妈妈就嘱咐我,要牢记税收的神圣使命,为国税工作添砖加瓦。从分局直接服务纳税人的基层一线,到现在的法规岗位,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笑脸服务纳税人,习惯了与纳税人换位看问题。在办税服务厅工作时,那时办税厅备用的零钱较少,很多次纳税人买发票时剩余的几角几分就不要了。我却谨记着外公的话,不多留纳税人一分钱,于是每天跑银行兑换零钱,也就成了我的额外工作。在纳税评估岗位时,跟着经验丰富的同事去企业实地核查、检查账本,心生敬佩的同时,及时总结企业特点,学习税法、会计准则,坚持不漏一分税款,也不多收一分钱的过头税。
我庆幸自己是诸城国税的一员,我也庆幸与国税共成长。从一九九四年税制改革诞生至今,诸城国税挟着疾风和春潮,牵着惊雷和闪电,携着惊喜和振奋,留下一路闪光的足迹,闪耀着为国聚财、为民收税这一税务宗旨的理性光辉,照耀着全体国税人追求卓越的身影。作为国税的新一代年轻人,我要接过前辈们传承的责任,沿着他们栉风沐雨踏出的道路,在以后的二十年,甚至更长,为国税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龙城的繁荣昌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作者单位:市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