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已经过去十年,然而,我们所经历的,不过是“非典”的冰山一角。曾获“五个一工程奖”的纪实文学作家王宏甲在“非典”之后持续追踪十年,撰写了一部报告文学新著《非典启示录》,首次完整记录了那场灾难,更对中国的卫生医疗改革进行了深刻思考。该书近日由海峡书局出版发行。
它的真实直逼心灵
“非典”过去十年了,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它的意义在哪里?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王宏甲表示,这得从2003年他到疫区采访时说起。
2003年初夏,全国爆发抗击“非典”的战役,北京首当其冲。王宏甲以一个军人的政治素质和作家的责任感,于5月25日深入到第一个接受“非典”患者治疗的右安医院,采访一线医务人员和患者,而后又深入各家医院,采写发表了中篇报告文学《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和《北京战场的两位儒将》,以文学的方式,快速对这场灾难作出反应。
“十年前,我在疫区采访时就想,应该做一次历史性的记述,追述疫病的产生、传播和扑灭,包括人的奋斗,生离死别的哀伤。它不是加缪的小说,也不是美国电影的夸张和虚构。它的真实可能直逼心灵,而不是撞击眼睛。”王宏甲说,他构思的作品,大概是人类和传染病搏斗的历史上还没有的一种文本,“我期望它成为‘非典之典’”。
王宏甲告诉记者,《非典启示录》未在十年前出版,一个内在原因是,他意识到,抗“非典”虽然结束,但“非典的伤口”还在流血,有许多事情还看不真切。“这包括清晰地看到,“非典”时期和今天,失真的报道、以讹传讹还是不少的。另一个体会是,十年来,我也更确切地看到:中国仍需下大决心进行卫生医疗改革。”
深入反思“医患矛盾”
《非典启示录》以时间为轴,以天为单位,以重大事件为线索,详尽记录了“非典”的起源、传播以及扑灭的全过程,更记下了灾难面前人的奋斗和生离死别的哀伤。
经过十年追踪,王宏甲的反思首先来自中国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中国有1.2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又以广州和北京最多。而北京和广州恰恰是最大的疫区。如果SARS随着返乡农民工扩散到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以当地的医疗卫生条件,后果不可想象。”他说,这已经不单单是依靠医疗技术可以解决的了,如何迅速阻隔传染病的传播,将成为未来抗击类似传染病的最大难题。
书中还特别收录了部分在抗击“非典”中因公殉职人员的名单。在中国大陆的名单中,不仅仅有医护人员,还有大量流调人员、各级公务人员和乡村干部,王宏甲说,这些默默无名的非医护人员,做了大量不为人知的排查隔离工作,正是他们,迅速阻断了“非典”向整个中国城乡传播。
作为一部启示录,王宏甲没有仅仅停留在“非典”事件本身,而是对“非典”之后的“医患矛盾”做了深入的追踪撰述。在他看来,“非典”暴露出来的,是中国轻忽公共卫生和偏重医疗的严重问题。“当以预防为主的卫生体制逐渐被以医疗为主的卫生体制所取代,医护人员的收入与‘创造的效益’开始挂钩。这也导致了今天‘医患矛盾’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