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宪明
一
齐鲁大地,是中华文明木本水源之地,先秦两汉,曾为经师堂奥,儒林渊薮。建安、皇初之际,齐鲁风华,辉映天下。唐宋以后,金元蹂躏,衣冠南渡,一度出现萧条状况。自明代建国,元气逐渐恢复,齐鲁文化又进入一次高潮。这次高潮主要表现在文学,尤其是诗歌领域。明代历城李攀龙(1514~1570)、清代新城王士祯(1634~1711),先后主盟海内,山东诗坛出现了建安、皇初之后的再度辉煌。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清之际山东的诗歌成就,堪称本地区文学史上的最高峰。
清王培荀在《乡园忆旧录·自序》中论明清山东诗坛:“自明中叶,中原坛坫,必援山左树旗鼓。国初以来,人文蔚起,不曰‘南施北宋’,即曰‘南朱北王’。赵秋谷以偏师锐进,所向摧廓。至如康熙十子,曹礼部贞吉、田中丞纶霞、颜考功修来、冯舍人大木、谢中丞方山,以一隅敌天下之半。”清代山东的一流诗人,往往也是全国的一流诗人。李澄中就是在这次山东诗歌高潮中出现的一个重要诗人。他与明清两个主盟海内诗坛的山东同乡——李攀龙、王士祯,还有不小的“缘分”。
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山东历城人,明代著名诗人,论诗提倡复古,其诗乐府体模拟汉魏,近体学唐,尤工七律,有《沧溟集》。清代很多评论者称李澄中为李攀龙后身。李澄中的生前好友安致远就曾有此论。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卧象山房集提要》中说:“安若讷为作墓志,记其梦为李攀龙后身,赵执信亦称其生而父梦李攀龙入室,故其诗乃学李攀龙。庞垲《论文绝句》则有‘寿光安子非知己,强为于鳞认后身’句,今观其集,颇不类沧溟体格,垲所论者为允,若讷、执信,皆好奇之论也。”其实,最早将李澄中比为李攀龙后身的是他的同乡刘翼明(字子羽)。对此,李澄中《艮斋文选·刘广文子羽墓表》有记述:“戊戌春,始与予定交海上,见薛臣所为《八才纪容图》,谓予貌似于鳞,因登琅琊见怀,有‘山如华不注,人念李于鳞’之句。”由此可知,刘翼明将他比作李攀龙,最初主要是由于二人“貌似”。《乡园忆旧录》卷一:“有人见薛臣《八才图》,谓渔村之貌绝似于鳞,似乎非诬。然渔村古风纵横浩瀚,绝无模拟之迹,足为前世解嘲。”王培荀指出,李澄中貌似李攀龙不假,但他的诗文颇具古风,绝对不是简单地模拟李攀龙,而是能够学而化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庞垲《卧象山房集序》:“渔村学由自得,善无常主。古文趋八大家,以欧阳永叔为法;诗祖盛唐,高、岑、王、孟外,尤以少陵为指向。”李澄中转益多师,可能也不排斥近代的同乡同姓李攀龙。他的《自为墓志铭》:“其诗高岸,以汉魏唐人为宗,不习近时习。”与李攀龙“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宗旨大同小异。
李澄中对李攀龙的认同或有“宗族情结”起作用。在《艮斋笔记》等著作中,他提及山东李姓如乐安李象先、长山李斯佺等,皆称“同宗”,于李攀龙或同等视之。赵执信《李渔村》诗序说,李澄中曾劝赵重修《宋史》,说这应该是赵家的事。虽然赵执信与宋太祖同姓,但他面对卷帙浩繁、芜杂不堪的《宋史》,却不愿当这劳神费力的冤大头,而是继续酒歌征逐,扩大他在诗坛的影响。赵执信序中又说:“时渔村方撰《五岳志》,采摭甚勤”,是否因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有“五岳寻仙不辞远”之语,致使其同姓的李澄中为此而冷淡生活、热衷采摭?虽然李澄中祖籍是四川成都,李白亦自称“蜀人”,但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李白祖上其实是胡人。李澄中的《五岳志》今天也已失传。
二
李澄中与王士祯,是同时代人,如果按王士祯的祖籍,他们还是小同乡。有“江北青厢”之称的新城王氏与李澄中岳家诸城王氏为近支本家,王士祯《渔洋山人自撰年谱》说自己是“青州诸人”,并追述了新城王氏始祖王贵由诸城迁居新城的经历。康熙时诸城人隋平编《琅琊诗略》,即选入新城诸王之作,王士祯还为之作序。
王士祯(1634~1711),原名士禛,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桓台县)人,清初杰出诗人,其神韵诗论影响颇巨,主盟海内文坛五十余年。李澄中自康熙十七年(1678)入都,次年博学鸿词中式后,与王士祯长期同朝为官,交往颇密,酬赠不绝。庞垲《卧象山房集序》:“王新城阮亭、田德州纶霞,坛坫久成於时,望重龙门,渔村入都,与鼎足而立,士林称‘山左三大家’,莫之或先焉。”但他们之间不存在师承关系。王士祯甥婿,但与王分庭抗礼的赵执信在《谈龙录》中论山东清代诗人:“本朝诗人,山左为盛。先清止公与莱阳宋观察荔裳(琬)同时,继之者新城王考功西樵(士禄)及其弟司寇,而安丘曹礼部升六(贞吉)、诸城李翰林渔村(澄中)、曲阜颜吏部修来(光敏)、德州谢刑部方山(重辉)、田侍郎、冯舍人后先并起。然各有所就,了无扶同依傍,故诗家以为难。秀水朱翰林竹垞(彛尊),南海陈处士元孝(恭尹),蒲州吳徴君天章(雯)皆云然。”既云“各有所就,了无扶同依傍”,则李澄中与别树旗帜的赵执信,也同样和而不同。
应博学鸿词前后,是李澄中声望的高峰,其时李澄中亦颇慷慨自负。他在《三生传》中写道:
戊午春,闻朝廷诏征海内鸿博之士。时予客安丘张杞园家,刘子羽、孙孝堪皆在焉。予笑谓::“此故事也,若荐牍中有予四人名,乃公耳。”皆大笑别。三月三日亭午,忽有人持荐牍中名相示,计八十余人,予名故在其中……七月,予如京师,以诗见知于李公容斋,谓同荐诸人,未有能出予右者。
康熙己未博学鸿词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明朝灭亡以后数十年间全国人才的一次总检阅,是中国历史上得人才最盛的一次考试。清代儒林名宿、文坛巨擘,半出此榜。即使被推荐,已是莫大荣耀。李天馥(号容斋)官至宰相,以为同荐诸人未有出李澄中右者,固然不是巴结,但不能说没有偏爱。李澄中对这种评价照单全收,亦可见其自许之高。
相对而言,李澄中身后声名,未免寂寞。《清史稿·文苑传》为山东诗人立传者数以十计,竟没有李澄中!凭心而论,李澄中在诗歌方面的成就不如李攀龙、王士祯,但较之《文苑传》中的同乡王士禄、士祜兄弟,王苹、张笃庆、徐夜等人,其所高出,还是难以以道里计。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介绍李澄中,这样解释他未能与王士祯辈抗衡的原因:
澄中诗学杜甫,辞多比兴,雅而能切。文笔遒炼,善于碑传纪事之作,鸿博五十人中,足称上选。四库谓其篇章不富,未能与王士祯、田雯抗衡。实则自定其集,删汰已过也。
邓氏之言,自可聊备一说。李澄中选诗,以精为原则,目的是便于流传。同乡好友刘翼明一生写诗4000余首,李澄中为他编《镜庵诗选》1卷,仅存数百首,他在《刘子羽镜庵诗选序》中流露了既痛惜又无可如何的情绪:“予常见昔人称陆佐公集二十卷,谢希迁文章四百余卷,今所传亦竟寥寥耳。即谓藏之名山,传诸其人,乃不移瞬而风流歇绝,寂寥无闻于人世者,不可胜数……夫余为子羽计二十余年,久矣而力不逮。”但即使这薄薄一卷,也没有刊刻,仅以抄本传世。其余4000余首,皆散佚无闻了。就连李澄中已经“删汰过当”的自己的诗文集,生前也没有刊刻传世。约40年后,与李澄中鸿博同榜、相交最契的庞垲任福建建宁府知府时,因那里是南方出版中心,印刷功力较省,方得以刻布。据《四库全书总目·白云村集提要》,庞垲在刊刻时,又作了一番“去取”,乾隆《诸城县志·列传》中说庞垲所刻,“甫及其半”。建宁书坊以营利为目的,刻工也粗劣,但不管怎样,庞垲还是做了一件大功德,否则,李澄中一生的心血,真要如他自己所叹“沦落山陬间矣”,李澄中身后声名,或许会更加寂寥。而王士祯、田雯出身豪门,少年科第,中年显贵,相对于年近五十还潦倒名场、中鸿博后又被科第阶层视为“野翰林”而备受排挤的李澄中,在心境和时间精力上,都有优势。他们的作品随写随刊,传播多而广,虽然泥沙俱下,但也枝叶扶疏,有助声势,夺人耳目;对后世好古者考征故实,也有裨益。
三
若论总的文学成就,李澄中与明清山东文坛诸大家相比,还有独树一帜的地方,那就是他曾致力于赋的创作,并有专集传世。其《赋稿自序》云:
“予少与丁生梦白角胜,学为诗。久之,丁生避去,时时以赋夸予。予愤甚,取《骚》、《选》、《赋苑》日夜读,忘食寝者二年所。于是穷其源流变化,长卿所谓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者……越七年,周栎园先生来青,索予稿阅终篇,仰天太息曰:‘嗟乎!赋如此,不见知于世,岂非持文柄者之咎哉!’乃命作四赋。”
在周亮工赏识、揄扬之后,李澄中的诗赋开始流传于大江南北。周亮工是明清之际文坛的领袖人物,曹寅曾亲承其教泽,在其《楝亭文钞重修周栎园先生祠堂记》中将他与韩愈相比:“所谓名世应运而起如公者,盖不能一二见也。”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诗谳》中赞美周亮工:“入之深者,当其无有有之用。词赋文章,华国之具也,而先生以相天下士,称孙阳焉。岂非入其中深乎?”周亮工以赋相人,于李澄中,就较有代表性。在周亮工的勉励下,李澄中赋的创作,进入了又一次高潮。十几年后李澄中博学鸿儒中式,亦得力于此(博学鸿儒考诗赋,不考八股)。而后世表彰李澄中在赋的创作方面成就者,几乎没有。除了因为赋是汉魏法物,不是时尚文体,用周亮工的话说,还是“持文柄者之咎”。
关于李澄中的文学活动,还应提及他对故乡人文的表彰。康熙朝参与修《明史》的,无论博学鸿儒,还是总裁、纂修官,多为江浙人,因而《明史》传记,往往详于南而略于北。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地域偏见,贤者难免外,“地近则易核”,也是常理。李澄中是山东惟一博学鸿儒上榜、参与修明史者,对表彰明代故乡先贤,作出了很大努力。明清之际,人们对万历名臣丘橓争议很大,李澄中提供了翔实确凿的材料,使编纂人员不能再随意褒贬。今《明史·丘橓传》虽经多次修改,但仍与李澄中《白云村文集》卷二《先外曾祖南京吏部尚书简肃丘公传》出入不大。
李澄中在其杂著《艮斋笔记》、《艮斋杂传》中,表彰诸城人文者占了相当篇幅。据乾隆《诸城县志》记载,李澄中尚有杂著《齐鲁纪闻》,今已失传。《艮斋笔记》卷1《情话录》叙述诸城奇闻趣事,其实是“家园情话”或“东武情话”。一直到他去世前夕,仍念念不忘乡邦文献。张侗《续三生传》:“庚辰夏六月,选同邑王钟仙、丁野鹤、丘海石、刘子羽四先生诗,成于二十二日,乃卒。”
作为一个诗人,李澄中最好的作品也是感念乡土的篇什,如《东武吟》、《齐讴行》等。他将自己的《东武吟》放在《滇南集》卷前代序,王士祯《感旧集》选李澄中诗5首,而以《齐讴行》为题者即有3首,实因这些作品感慨深长,情深文明。与李澄中博学鸿儒同榜的施闰章题《东武吟》云:“渺然有临碣石、观沧海之概,却是延颈东望,不忘故山。渭清待诏金门,怀抱如此,不特其诗之顿宕雄蔚,超然独胜也。”李澄中对故乡情深一往,流风余韵也在绵绵不绝,通过家族的纽带稳固地流传下来。
清代李氏作为诸城五大家族之一,亦以文献传家。据乾隆《诸城县志》李文驹传:“先是祖父历显要,家多赐书,文驹益搜罗,至十余万卷,颇多秘籍……雅好著述,甚于考据之学,诗春融有格,不失澄中家法云。”李氏另一支清布政使李煜章家族,喜收金石刻辞,藏书亦在10万卷以上,嘉庆年间,李煜章曾建“万书楼”贮藏之,与其外甥、潍县陈介祺“万印搂”遥遥相对,辉映山左。今诸城市地方文化研究学会会长李增坡先生,李澄中同族后人。他所从事的事业,也是李澄中当年热心的事业。李澄中曾为丁耀亢选诗而无力刊行,李增坡则亲自主持,将卷帙浩繁的《丁耀亢全集》点校出版。即此一事,亦可见薪火相传,渊源莫二。□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学院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