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诸城——中国柞蚕生产的发源地

诸城——中国柞蚕生产的发源地

2014-02-26 09:21:01 来源:诸城新闻网

王宪明

        一


    柞蚕,古人一般称之为野蚕、山蚕。柞丝绸,古人一般称之为山茧绸、茧绸、毛绸、土绸。柞蚕放养、柞丝绸纺织,在二十世纪曾一度成为世界性产业,但其发源地在中国山东。因此,国外对中国柞丝绸又有山东绸、唐绸等称呼。
    柞蚕放养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始于明末清初。
    民国初年,栖霞人孙仲在所著《山蚕辑略》中说:“山蚕之用,虽自汉至明,谓之祥瑞,终未能倡行。降至清初,文明日启,齐东一带,乡人间有以此制线代布者。自此以后,渐多效尤。”山东各县中,诸城是山蚕放养技术最早成熟的地区,并且是这种技术向省内外推广的中心。
    诸城山蚕放养始于何时,已难确考。诸城现存最早的方志,明万历《诸城县志》卷七《土产·货币类》,首列“山茧绸”。清乾隆年间李文藻所纂《诸城县志》卷十二《方物考》云:“其利最久且大者,曰山蚕。”清康熙年间诸城文人王沛恂所著《匡山集》中有《纪山蚕》一文,记载当时诸城南部山区山蚕放养情况颇详,道光年间著名学者魏源编《皇朝经世文编》,将它收入此书第三十七卷。文章不长,转录于下:
    吾乡山中,多不落树,以其叶经霜不堕落得名。一名槲叶,大如掌。其长而尖者名柞。总而名之曰“不落”,皆山桑类,山蚕之所食也。蚕作茧,视家蚕较大。《禹贡》“莱夷作牧,厥篚檿丝”。颜师古注:“檿,山桑也。”作牧,言可畜牧以为生也。苏氏曰:“惟东莱有此丝,以为缯,坚轫异常。”虽朴质无文,然穿著多历岁时,故南北人通服之。人食其力,习为业,其勤苦殆有倍于力田者。初春买蛾,下子出蚕。蚕形如蚁,采柞枝之嫩叶,初放不及麦大者,置蚕其上,捆枝成把,植浅水中,不溢不枯,方不为蚕患。看守不问昏晓,谓之养蛾。保护如法,蚕长指许,纳筐笸中,肩负上山,计树置蚕。场大者安放三四十千,次则二十余千或十余千不等。狐、狸、狼、鼠、鹰、鸱、鸟、雀、蛙、蟆、虫、蚁,无巨细,皆嗜蚕。防御疏,则饱无厌之腹。以故昼则持竿张网,夜则执火鸣金。号呼喊叫之声,殷殷盈山谷。极其力,以与异类争。如此者两阅月,鸟兽昆虫之所余者,十才四五。顾又有人力不得而争者,旱则蚕枯,涝则蚕濡。虽经岁勤动,而妻啼儿号不免矣。嘻,四民莫苦于农,而蚕夫又加甚。记之以志感焉。
    对于传统农民,一种产业的形成,非数十百年不可,柞蚕放养当时在诸城已形成一种行业,说明其历史不会很短。野蚕放养,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可能在此之前,这一地区的农民通过观察野蚕生长规律和习性,很早就开始了人工放养。由于茧绸需求不是很大,所以这种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和普及。
    

    二


    在清代以前的文献中,很少发现茧绸的痕迹。但在清人著述中,却屡见不鲜。清代茧绸长期盛行,山蚕放养技术广泛普及,一方面与满清服色之制、社会心理、商品经济的发展等原因有关,另一方面,这种产业的勃兴,也得益于清代名人的大力表彰。其中首先应该提到的是清初宰相、青州府益都县人孙廷铨《南征纪略》中的有关记载。
    《南征纪略》是顺治八年,孙廷铨以礼部太常寺少卿,奉旨到绍兴告祭禹陵的旅途日记。他于是年四月廿二日从北京出发,绕道故乡益都,小住数日;旋由益都取道昌乐、安丘,往东南而行。六月初三日,自安丘渡潍河进入诸城。次日,继续他的旅程。这天是公元纪年1665年7月20日,是柞蚕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让我们重温一下孙廷铨这天的见闻:   
  己酉,自县南行,入一溪中。两岸夹山,层峰远近包络,村烟堤沙,岸柳曲折,随流高下,川原翠浮。马首七十里,至石门村,宿焉。其中沙石粼粼,一溪屡渡。山半多生槲树林,是土人之野蚕场。
  按野蚕成茧,昔人谓之上瑞,乃今东齐山谷,在在有之,与家蚕等。蚕月抚种出蚁,蠕蠕然,即散置槲树上。槲叶初生,猗猗不异桑柔,听其眠食。食尽即枝枝相换,树树相移。皆人力为之。弥山遍谷,一望蚕丛。其蚕壮大,亦生而习野。日日处风日中,不为罢。然亦时伤水旱,畏雀啄。野人饲蚕,必架庐林下,手把长竿,逐树按行,为之查阴阳,御鸟鼠。其稔也,与家蚕相后先。然其穰者春夏及秋,岁凡三熟也。
    做茧大者二寸以来,非黄非白,色近乎土,浅则黄壤,深则赤埴,坟如果飣。繁实离离,缀木叶间,又或如雉鸡壳也。练之取茧,置瓦鬴中,藉以竹叶,覆以茭席,癡之用纯灰之囟。藉之虞其近火而焦也,覆之虞其泛而不濡也,癡之用灰,柔之也。厝火焉,朝以逮朝,夕以逮夕,发覆而视之,相其水火之齐。抽其绪而引之,或断或续,加火焉。引之不断,乃已。去火而沃之,而盝之,俾勿燥。缫之不用缫车,尺五之竿,削其端为两角,冒茧其上,重以十数,抽其绪而引之,若出一茧,然则练者工良也。竿在腋间,丝出指上,缀横木而疾转之,且转且抽,寸寸相续,巧者日得三百尺。或有间辍,日得一二百尺。或计十焉。积岁乃成匹也。脱机而振之,丁丁然,握之如捻沙,则缣善。食槲名槲,食椿名椿,食椒名椒。茧如缣名,蚕如茧名。
    又其蚕小者,作蚕坚如石,大才如指上螺。在深谷丛条间,不关人力,樵牧过之,载橐而归,无所名之,曰山蚕也。其缣备五善焉:色不加染,黯而有章,一也;浣濯不异色,二也;日御之,上者十岁不败,三也;与韦衣处,不己华,与缫纨鄃处,不己野,四也;出门不二服,吉凶可从焉,五也。故谚曰:“宦者嬴,葛布褐”,言无人不可者,此亦有焉。
    文中所说的石门村,即今诸城市瓦店镇南十余里的石门村。1962年,这里曾建缫丝厂一座,年缫丝4吨。
    《南征纪略》中这段记录石门人养蚕织绸的文字,清人一般称之为“山蚕说”。曾被很多人所援用、隐括。以清代著名文士王士祯为例,他曾作《山蚕词》四章敷衍此文,又在《香祖笔记》、《池北偶谈》、《居易录》中反复称道。这段文字虽然略嫌古奥(王士祯在《居易录》中比之《周礼·考工记》),但它对清代山蚕产业的勃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这段文字也是山蚕之学的开山之作。清代以来有关山蚕放养、茧绸织造的著作,大都窻于此文。清朝后期张崧著《山蚕谱》,觅此文不得,便根据周亮工《书影》中此文节略,“因其说而畅之”。
      

 三


    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诸城一带山蚕放养、茧绸织造技术,开始向省内外广泛传播。山东有三大茧绸产地:昌邑、栖霞、牟平,这几处所产南山绸,其原料即是从诸城一带进货。今五莲石场曾是诸城、沂水、莒县等地的山茧集散中心,单只昌邑,就曾在此设茧庄数十个。三大茧绸产地中,除昌邑滨海斥卤,柞栎难生,其他两县的山蚕放养技术,也均系从诸城传入。据光绪《栖霞县志》:“康熙三十年,诸城人教植柞树,饲山蚕成茧。”清末宁海(牟平)人王元綎《野蚕录》卷一:“康熙丙戌,学正王汝岩,始自青州募人来,教民蚕,并督民植柞。民间以为不急之务,颇病之,数年而后,蚕业大兴,家食其力,始相与歌功颂德于不置”。清代诸城为青州府属县,王汝岩为《纪山蚕》的作者王沛恂(字汝如)之族弟。
    最早将诸城山蚕放养技术传向省外的人,是刘墉的祖父刘棨。据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刘弢子方伯事略》,康熙三十七年,刘棨莅任陕西宁羌知州,“一日出郭,见山多槲树,宜蚕,乃募里中善蚕者,载茧种数万至,教民蚕;茧成,复教之织,州人利之,名曰‘刘公绸’。其后桂林陈文恭为陕抚,请下其法于他州县,由是陕人之蚕者益众。”
    刘棨之后,在外地任地方官的山东人,如诸城王萦绪、胶州王隽、高密郝敬修、潍县韩梦周等,纷纷效法,影响渐著。此事也引起了最高统治者的注意,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八年十一月初八日降旨,责成当时山东巡抚喀尔吉编纂《山东养蚕成法》,刊送有关省份。后来又屡降谕旨,嘉奖在这方面有成效的官员。他还允许开放东北“龙兴重地”,让吃钱粮的旗人向山东人学习放蚕技术。清朝后期,东北成了中国最大的山茧生产基地,并使山蚕放养技术由此传到了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
    山蚕产业对经济文化的推动,以贵州遵义最为明显。莫有芝《樗茧谱书后》,说地处偏远、穷山恶水的遵义,本来居民“各糊口之不给”,而“自有槲茧以来,寡者日以众,贫者日以富,数十万户罔不含哺鼓腹,怡然于槲阴丝灶之间,而其秀者,亦得所凭藉,以优游乎文林义府,争闲雅都丽,以与吴越齐秦人士相轩轾”。莫有芝与《樗茧谱》的作者郑珍,都是赖此遗泽成长起来的文化巨人。钱钟联先生评论清代诗歌,有“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之语。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山蚕放养技术的传播,遵义地区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文化奇迹。
    清朝末年,山东的柞蚕丝及其制品,已成为我国加入国际商战的重要角色。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前夕,康有为在北京集会公车,起草请愿书,文中主张以商兴国,就举了“山东制野蚕以成丝”,敌洋人之货、夺洋人之利的例子。
       

 四


    清末民初,是中国柞蚕史上的“黄金时代”。作为柞蚕放养技术发祥地的诸城,仍对全国具有示范作用。民国四年,农学家田荫堂先生著《山东省诸城县柞蚕报告书》,以教科书的形式对柞树栽培、柞蚕放养、制种、病虫害、制丝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再次将诸城柞蚕生产技术向全国推广。又据民国二十年《山东农林报告》,当时诸城年产柞茧21.3万斤,“行销本境及昌邑等地,甚属畅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诸城柞蚕生产仍有一定发展。据新编《诸城市志》,1958年全县蚕茧总产54.3吨,其中柞茧即有53.4吨。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丝绸需求成倍增加,价格也日益上扬,但诸城的柞茧生产却一落千丈,1985年以后,基本绝产。石门缫丝厂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即关闭。不仅诸城如此,山东各县市的柞蚕生产,也同样每况愈下。
    造成柞蚕生产萧条状况的原因很多。首先,柞茧收购价格上调幅度太小,与其它农产品比价偏低,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其次,实行联产承包后,柞岚分散到户,难以形成生产规模;还有,国外丝织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更使本来就不景气的柞茧生产雪上加霜。
    以往历代统治者对柞蚕生产的扶植,颇资借鉴。清代放养柞蚕,号称“有百世利,无一日税”。即使民国时期的二三十年代,山东柞蚕生产,仍有一定发展。现在更应把它视为尽地利、益民生、培国脉的大事。
    诸城,乃至整个山东,作为柞蚕放养、柞丝绸织造的发源地,作为世界柞丝绸生产、流通的中心,这种产业不应萧条,更不应该断绝。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历过经济转型的过渡期后,这种古老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绿色产业定会恢复生机与活力,并创造新的辉煌。
  (作者系诸城人,现为潍坊学院文学院教授)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李杰欣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