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盛传国家发改委会在2013年内落实专门针对中药的第32次“降价令”迟迟不见出台。然而,2月19日,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公示称:2月13日,药价评审中心在北京召开了妇科、眼科、耳鼻喉科、骨伤科和皮肤科中成药的价格预评审会议。这也许就意味着,拖了将近一年之久的中药“降价令”很有可能会在近期公布。
自从2013年1月初,发改委宣布对医保目录中的西药价格调整完成之后,中成药的降价便被摆上议事日程。据记者了解,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在2012年底就针对中药产业进行了系统的摸底调研,从药材种植、生产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摸底,并且于2013年7月下旬完成摸底工作,相关方案也已经提交给有关部门。11月下旬,国家发改委还特地在杭州召开医药价格座谈会。此后,发改委还密集举行了7场有关中成药的价格评审会,评审范围包括了2010版医保目录里中成药部分的所有种类。
中药注射剂一直被认为是发改委降价的重点品种。据悉,中药注射液平均利润在50%左右,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这些品种在推广时游刃有余,在医药的销售中,中药注射液也是中成药中销量最大的品种。此前广东一家药企的市场部负责人就曾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中药注射剂由于很多都是独家品种,定价很高,毛利也相当高,因此不少厂家都很积极研发。因此,市场预期,针对中药注射剂的降价幅度会在10%-15%的水平,部分品种甚至还会超过25%。
不过也有药企并不是十分担心降价。有业内人士总结发现,砍价较高的品种往往是政府指导价和实际中标价之间差距较大的品种。也就是说,这些品种的政府指导价本身偏高。这些品种往往会被大幅压低政府指导价,但实际上并不影响它们的招投标价格。而大量指导价和中标价较为接近的品种,如优质优价的中药,从西药调价的经验来看一般不会遭到很大幅度的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