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过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民俗之一。
山东民俗源远流长
民俗年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起初时间并不确定,汉武帝实行“太初历”,才正式确定正月初一。
据有关学者考证,有文字就有年了,甲骨文就有年这个字。山东是商朝的一个重要地区,所以,那时的山东人就开始过年了。周朝以后,特别是随着孔孟儒家学说的形成,作为礼仪之邦的山东民俗对全国都产生了影响,过年的风俗也更加丰富。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过年的风俗也不尽相同,但也有一样的,比如贴春联、腊月二十三祭灶。过年贴春联这一风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这一形式在明清尤为兴盛。腊月二十三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这一天也是过年的开始。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祭灶,是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祭灶过后,就开始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过年,所谓“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便是指此。
多姿多彩的山东过年民俗
山东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大省,各种过年民俗多姿多彩,丰富诱人。民间有个说法,过了腊八就是年。进入腊月,年味渐渐的浓起来。因地域区别等原因,表现于民俗上,山东也是各具特色。胶东半岛因为靠海,风俗与海有很大关系;南部多山,又历史文化深厚,较为传统;鲁西鲁北沿黄河,风俗受黄河文化影响较深。
中国的北方过年都吃饺子,山东也一样,只是吃法不同。胶东过年吃四顿饺子,小年吃第一顿,三十晚上第二顿,第三顿是正月初二,第四顿是正月十五。在胶东,过年时家家都要蒸面鱼,蒸大馒头,胶东人叫饽饽。大饽饽做成各种造型,上面插有花,贴上红纸,福字。济南人过年习惯炸耦合、炸丸子、吃年糕等。
济南地区小年吃饺子。在大年夜,水饺要吃素馅的。一般是提前包好,快到零点时开始煮,零点一到水饺端上桌,大人们会招呼孩子去放鞭炮。素馅饺子是祈求一年肃肃静静。初一早晨就可以吃肉馅饺子了。初五也叫破五,这天要吃水饺。这一风俗来源于汉朝,东方朔《占书》中记载;“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山东地区以初五为马。这天过后,商家就要开门营业了。
在山东,过年时还有贴年画、贴“福”字的风俗。其中,潍坊杨家埠、平度、高密、滨州、聊城东昌、鄄城都有带有自己地方特点的年画。而贴“福”字时,人们一般习惯把“福”字倒过来贴,寓意“福”到了。
在过去,大多人家大门上贴的是门神。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传说中最早的门神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兄弟。唐代以后,门神改为秦琼、尉迟敬德二人。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每晚总惊吓睡不着觉,只有秦琼、尉迟敬德守在门口才能睡着,于是请画师把他们的像画下来,贴在门上。门神像左右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山东过年时的娱乐活动也很多,有放鞭炮,踩高跷、芯子和闻名全国的大秧歌等。在济南,初七八后就有踩高跷的了,正月十五达到高潮。这天,人们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
山东的秧歌种类很多,特点鲜明。济南商河的秧歌以男性为主,粗犷奔放,穿插有跑旱船等;胶东的秧歌以女性为主,扭秧歌的人原地不动,手拿扇子,靠腰和扇子扭动,有九曲十八弯的美誉。
芯子流行于博山、周村、章丘一带,几个人抬着几个大杠子,杠子上竖一个支柱,人站在上面表演,表演者大多为小孩,他们或站或坐或悬空于这些支柱上,彩服则巧妙地将支柱遮掩起来,表演起来既精彩又惊险。
民俗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从每年春运那人头攒动、客流如潮的场景,到40万摩托大军回家过年的滚滚铁流,再到17天骑2000公里回家过年的川妹子。年,在中国人心目中就是一个温暖的结,这个结是从古至今保留下来的各种民俗组成的。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山东民俗学会副会长张从军说,年是我们自己的年,不能糊弄。祭祖,让我们知道感恩,培养孝心,不忘本;祭天地,让我们尊重大自然,从而保护环境。民俗就是让人生活的有滋有味儿,既不能把人简单化也不能把生活简单化,物质生活是让人活着,精神生活是让人愉快的活着。
张从军表示,民俗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差异性文化,应该充分尊重。我们不仅应该承载民俗,还要继续发掘、发扬,将其融入现代文化。(张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