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接连启动逆回购操作之后,昨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全线回落,资金面顺利跨越了紧张的月末节点。
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短期品种全线大跌,其中隔夜利率跌64个基点至4.59%,7天利率跌60个基点至4.99%。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隔夜回购利率下挫69.4个基点至4.60%,7天回购利率下挫66.2个基点至5.03%。
展望未来两个月,外汇占款流入和财政存款投放将成为积极因素,预期资金面改善是大概率事件,但仍有机构依然担心央行态度偏紧,不敢轻言乐观。
本周净投放291亿
据人民银行网站消息,10月31日,央行开展了14天期16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4.30%,较前期上行20个基点。本周二,央行意外重启一度被暂停的7天逆回购操作,交易量130亿元,操作利率上涨20个基点。
此次逆回购重启的背景是,本月中旬,鉴于外汇占款大幅流入带来流动性显著改善,加之CPI与社会融资规模双双超预期,央行中止了延续两个半月的滚动逆回购操作,导致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预期不断高涨。在悲观的预期之下,恰逢财政存款上缴与月末因素冲击,流动性持续收紧,资金利率创下了7月份以来新高。
尽管央行投放了短期流动性,却也坚持了对长期流动性的锁定。央行周一晚间公布,其于当日对2010年第九十四期央行票据开展了到期续做,规模为59亿元(几乎将60亿元的到期资金全部回笼),期限3年,利率持平于3.50%。
无论如何,当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结束“中立”,不再“袖手旁观”之后,向市场传递了维持流动性稳定的态度,有效缓解了市场恐慌情绪。从本周二开始,资金利率结束全线上涨态势,到央行再施逆回购之后,则转为全面回调。
逆回购难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重启后的逆回购操作利率较前期上行了20个基点,引起了机构激辩。一些观点将之视为央行释放从紧信号,亦有分析认为仅仅是随行就市,不宜过分解读。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称,逆回购重启的意义在于“重启”本身。中期来看,重启并不具备持续性,跨月效应以及机构流动性预期减弱之后,逆回购可能再次停止。
“逆回购利率的上移仅代表央行所能容忍的短期利率的上限上移,不具备其他的货币政策含义。”国泰君安分析师徐寒飞称,逆回购的“量”(重启)和“价”(利率上行)反映的是央行“救急不救穷”的态度,有利于恢复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国信证券分析师董德志持同样观点。他认为,本次逆回购的推出具有临时性,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无奈选择,正因为其具有临时性和被动性特征,也意味着逆回购操作不可能持续进行下去,因此该利率水平就无法持续地发出信号作用。
数据显示,本周仅有60亿元央票到期,在央行周一续做59亿元,以及本周二、四的两次逆回购操作之后,全周公开市场实现资金净投放291亿元,终结了过去两周的净回笼格局。
资金面有望改善
主流分析认为,随着外汇占款持续流入和年末财政存款大幅投放,年末流动性状况有望得到改善。不过,资金面最终如何演变,还取决于央行的态度。
据光大证券最新测算,预期11~12月份新增外汇占款在3000亿元以上,财政存款投放资金在1.5万亿元左右,资金面有望得到显著改善。
董德志的判断是,下半年以来至今为止,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变化格局是“总备付水平逐渐改善+资金结构向中小银行倾斜分布”,虽然在一定时期形成了波动性加大的局面,但是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回购利率平稳下行。
相形之下,申银万国一直相对悲观。申银万国分析认为,预期年底财政存款投放及外汇占款继续增加,但同样最关键的资金因素不是总量偏少,而是央行态度依旧继续偏紧。
“外汇、财政资金如果增多,对应了央行对冲可能性相应增大,最终剩余资金量还是央行决定,央行会在公开市场和外汇市场形成最终资金平衡。”申银万国分析师屈庆说,尽管年底有财政投放,但9月中旬后国库现金定存已暂停,四季度每月大概有900亿~1400亿的国库现金存款到期回笼,这也将降低财政资金的投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