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观平:有一种力量不可战胜!——写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诸城新闻网 
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新闻 > 国内 > 奋进吧山东 > 仲观平:有一种力量不可战胜!——写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仲观平:有一种力量不可战胜!——写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10:13:14 来源:

(一)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1日,一张红色的《大众日报号外》传遍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版面右侧,一行遒劲的大字标题赫然在目。它如一道曙光,照彻了沂蒙群山的黎明。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3日,四万万中国人民举国同庆,庆祝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人类历史潜流深沉,关键的转折却往往只有几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拉长时空经纬,穿越历史风云,那段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的岁月,依旧震撼人心;那种党群同心、生死与共的精神,始终熠熠生辉。

(二)

有一种力量不可战胜,有一种精神直抵人心。

当历史的镜头定格齐鲁大地,每一寸山河都见证绝境中的奋起。

这是一种顽强无畏的力量。

1939年的陆房突围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首次在山东对日军开展大规模作战,毙伤日伪军千余人,书写了以少胜多的战场传奇;1944年的利津攻坚战,渤海军区部队毙俘日伪军1600余人,实现首次对城市的攻坚胜利。

从梁山歼灭战,到铁道游击战,再到海阳地雷战……一次次浴血跋涉,一程程赴死冲锋,党政军民将破碎山河锻成不朽丰碑,铸成山东抗战的英雄篇章。

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激荡,乃生长虹。到抗战胜利时,山东军民先后作战2.6万余次,取得歼敌60余万、解放山东92%国土的胜利,有力配合了全国抗战大局。


这是一种砥柱中流的力量。

战火硝烟中,一批批共产党人冲锋在前、向死而生,展现出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他们是为救被困群众、四进敌人包围圈的马石山十勇士,是把肠子塞进肚子、毅然吹响冲锋号的司号长齐德,是奋勇冲上前线、只为“将亲眼见到的我们战士英勇突击情形,好好报道出去”的战地记者宋大可……

“谁说历史无言?英雄的事迹就是历史最好的叙述。”折断日寇的尖刀、冲破敌人的围剿,年轻的共产党人以对国家的深刻忧患、对民族的责任担当,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用热血铸就了一个个胜利丰碑。

这是一种生死与共的力量。

有一些名字,平凡而伟大。明德英,用乳汁救助伤员;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祖秀莲,年近五十加入妇救会……抗战期间,沂蒙老区15.5万余名妇女掩护了9.4万余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志士,留下“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的传奇。

党在黑夜中照亮群众前路,也被群众的伟力所照亮。党为人民打敌人、搞生产,人民为党护物资、救伤员,共同用血肉之躯筑起铜墙铁壁,用无私奉献点亮胜利曙光。

回顾抗战岁月,山东党政军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共同孕育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成为伟大抗战精神在齐鲁大地的具体呈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精神所在,就是力量所在。党群同心,万众一心,汇成滔滔不绝的洪荒伟力。这是在胜利和苦难中提纯的信仰,是在奋斗与牺牲中砥砺的精神,它比金石还要坚硬,比枪炮更有力量!


(三)

抗战,谁的抗战?为谁而战?

山河破碎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凝聚成一场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

山东,正是这场人民战争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唯一基本以省行政区划为主体的抗日根据地,山东建立了各级民主政权,诞生了伟大沂蒙精神,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深情凝视这片土地,存亡之秋,有共产党的领航把舵;困局之中,有老百姓的拥护爱戴;危难之际,有统一战线的团结合力。一幕幕生死相依、一次次民心所向,共同演绎着党群同心、军民情深的磅礴伟力。抗战的伟大胜利,就是党群同心伟力的胜利。

这力量,发轫于党的坚强领导。

振衰微于亡国灭种之际,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风雨如晦时,共产党勇做“主心骨”。“七七事变”后,平津陷落,晋冀残存,日寇的铁骑踏进山东。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领导抗日军民撑起山东抗战大局。

万家灯火处,共产党甘当“贴心人”。《人权保障条例》、“三三制”原则等保障了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运动、北海银行的建立为稳定经济、发展生产注入动力;庄户学、识字班遍地开花,让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面对沉沦日久的神州,是中国共产党高举复兴大业的旗帜,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开创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建设新局面,有力指引了山东抗战的前进方向。


这力量,深植于人民厚土。

地雷战纪念碑上,印刻着这样一组数字:海阳人民历经榆山大会战、反扫荡等多次战斗,6次奉命组织远征爆炸队随军征战,共作战2000余次,歼敌千余人。

茌平的张家楼村,记述着这样一个故事:一支日军分队来犯,该村男女老少在党员和民兵带领下,用土枪土炮和石块菜刀抗击,消灭了250多名侵略者。

兵民是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历尽磨难而淬火成钢,正是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

根植人民,汲取的是无穷智慧。战场上,军民团结一心,广泛开展伏击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战术战法,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根植人民,汇聚的是磅礴力量。战场外,老百姓为前线战士做军鞋、缝衣裳,救护伤员、运送物资,不惜倾家荡产、甚至牺牲生命,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这力量,熔铸于同心奋斗。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从一盘散沙到众志成城,中国共产党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凝聚共同奋斗的力量,推动抗战取得胜利。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我们看到“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的全民动员,看到“前方之炮火一日不能止,则后方之刍粟一日不能停”的全力支援……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赴国难,汇成共同抵御外敌的洪荒之力。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同心,源自同一个目标:驱逐日寇,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同心,源于同一种信念: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四)

同心伟力如磐,历史昭示如炬——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可靠的主心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群同心,是胜利之本、发展之基,更是我们从容应对变局、开创美好未来的根本保证。

回望80年波澜壮阔,一幕幕场景令人感动,又似曾相识。看齐鲁大地,脱贫攻坚战中,盯紧“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一个个硬骨头被接连啃下,251.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齐鲁儿女千里驰援,为生命接力,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从历史到现在,从齐鲁山河到神州大地,一次次穿越风雨的勇气,都深深根植于这份党群同心、生死与共的力量。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当前,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愈加坚信,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党群同心的磅礴伟力,才能在新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凝聚党群同心的伟力,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群同心与加强党的领导是内在统一的。

现实看,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只有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才能筑牢党群关系的“圆心”。

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运用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和经验,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凝聚党群同心的伟力,必须永葆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实践深刻证明,只要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任何风浪都动摇不了我们的钢铁意志,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的铿锵步伐。

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信心和支持就是我们国家奋进的力量”,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解民忧,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要牢记“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靠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


凝聚党群同心的伟力,必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马克思认为,对幸福的理解是斗争,对不幸的理解是屈服。

80年后的今天,世界单边主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团结还是分裂、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十字路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宏伟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越是险峻的峰峦,越需要精神的登攀。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历史必将证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是不可阻挡的。中国人民有足够的决心、底气和能力,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汇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五)

八十年沧桑巨变,不变的是党群同心的基因密码;八十年风雨兼程,传承的是水乳交融的精神血脉。

这是一本价值珍贵的启示录。翻开山东抗战这部厚重的史册,党群同心的伟大精神早已从沂蒙大地走向全国,从烽火岁月走向未来,凝成时代发展进步的注脚。其蕴含的强大力量,淬炼出无比坚韧的灵魂、无比炽热的信念、无比昂扬的志气,鼓舞我们步履坚定地走好每一步。

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去,精神的火炬永不熄灭。让我们高擎党群同心的精神旗帜,将伟大精神融入伟大事业,把精神之光化为奋进之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书写更加壮丽的时代篇章!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