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父亲小林清来到中国,在青岛登陆后驻防在胶东半岛。1940年,小林清在和八路军作战时负伤被俘。当时的小林清陷入绝望,非常苦恼。他曾经逃跑过一次,但因为山区没有路,又被抓了回来。
“当时八路军又俘虏了一名日本士兵,他是我父亲的上司叫濑古。濑古见到我父亲时大吃一惊,问小林清你怎么还活着?我们已经把你的骨灰送回日本了,也给你的家里送去了战死通知书,写着你在中国山东省文登县战死。我父亲一听自己连回军队甚至回家的可能性都没有了,便放弃了逃跑的想法。”小林阳吉说。
当时八路军部队的政治部主任仲曦东通过翻译对他说,小林同志,你要是想回日本军队的话,我们可以送你回去,但像你这样被八路军俘虏这么长时间的战俘,回去后肯定会受日本军事法庭的审判,这对你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听了他的话,我父亲感到八路军没有把他当作敌人对待,而是给他充分的自由和平等,尊重他的人格。”小林阳吉介绍,父亲还被送到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学习,受到了教育和感化,世界观得到了改变,明白了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不正义的侵略战争,为了永远消灭这样的战争,让日中两国人民从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下解放出来,就必须沿着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道路前进。
“我的父亲渐渐在胶东抗日根据地出了名,山东军民见到他都称呼他为‘日本八路’。”小林阳吉说,此后父亲就和中国人民一道投入抗日战争,抗击日本侵略者,还多次在报纸上撰写文章。
“我父亲热爱中国,对中国人民充满深情,他和八路军、中国人民一道抗击日本侵略者,不仅是他个人人生辉煌的篇章,也让我和家人引以为荣。”
小林阳吉在见面会上还介绍,日本八路军新四军会在日本叫“椰子实会”,是由原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前田光繁等人在1970年创建的日本民间组织。当时日本的政治环境,名称中不能有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字样,所以就命名为“椰子实会”,因为“椰子”的日语发音是八和四。以“椰子实会”为平台,老战士们举行集会、发表演讲、撰写文章,向广大日本人民进行教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残酷性。
“我们会的宗旨就是传承老一辈的遗志,继承他们的衣钵,反对战争、坚持和平、爱护和平,坚持日中友好。”小林阳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