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潍坊,这里不仅是世界风筝之都,还是一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兼具明显优势的“硬核”城市,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冠绝全国”的山东省,稳居省级单项冠军总数第一,拥有25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以及178个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全国每5台柴油商用车中,就有1台发动机是潍柴造;全国每4个轮胎中,就有一个轮胎所用的胎圈钢丝来自大业股份;歌尔集团微型扬声器出货量全球第一……这些企业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在行业内拥有绝对话语权。
冠军“扎堆”的背后,潍坊究竟有何秘诀?“单项冠军之城”如何炼就?
创新:深耕细作“放长线”
单项冠军,是“专而强”的典范。“单项”意味着长期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冠军”意味着拥有行业话语权的市场地位与技术实力。
观察潍坊诸多单项冠军,“十年磨一剑”无疑是一个明显特征。
在潍坊东方钢管有限公司的实验室,记者见到两根对比鲜明的钢管。同时在高温高湿高盐的环境中浸泡800个小时后,普通钢管遭到严重腐蚀,而东方钢管生产的锌铝镁钢管,表面只有轻微锈迹。原因就在于,东方钢管的产品“穿”了特殊的防腐衣,将钢材的使用寿命从10年延长到25年以上。
耗时2年多、斥资1.6亿元,东方钢管锚定新质生产力,啃下了海洋重防腐新材料这块“硬骨头”,并凭借这项技术,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从名不见经传的钢管厂,到如今的单项冠军,这家企业20余年深耕钢管行业,成功把“一米宽”的市场,做到了“百米深”。
与东方钢管发展逻辑相似,潍坊单项冠军企业往往会选择“放长线”,而非“赚快钱”。他们把有限的资源放在核心产品上,不为所谓的“风口”所迷惑,在“一米宽”的赛道里深“钻”细“研”。
如何打造新“钻头”,冲出天花板?潍坊冠军企业给出的答案是“专注创新,靠产品说话”。
在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企业近几年的快速稳健发展,离不开创新支撑。去年,我们成功研发并生产出了亚洲区域内首款工程胎缆型胎圈钢丝,从此国内就能用上自研产品。”公司智能制造部部长徐金磊告诉记者,大业目前已经成为胎圈钢丝专用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专注核心技术突破,企业自会用实力说话。
在潍坊,像这样的“尖子生”还有不少,它们长期专注并深耕于某一产品领域,不仅在细分领域占据了最高的市场份额,还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只要能紧握话语权,就拥有了成为单项冠军的可能。从这个角度看,潍坊冠军预备役数量不容小觑。去年,潍坊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2255家。
“科创”二字已刻入城市发展基因,制造业单项冠军不断涌现。
协同:营造优渥冠军生态
冠军企业扎堆,离不开雄厚的产业基础。在全国经济版图上,潍坊拥有国民经济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制造业总量约占全国的百分之一,坐拥动力装备产业集群、潍临日智能农机装备集群两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产业门类多、底子厚,奠定了单项冠军多的“基本面”。
链上发力,集链成群,潍坊聚焦塑造高能级产业生态,将全市7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纳入重点产业集群体系,营造出冠军企业诞生的丰沃土壤。
仔细梳理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不难发现潍坊单项冠军呈现明显的集聚效应。仅仅在动力装备产业链上,就汇聚了潍柴动力、山东大业和豪迈集团等多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这些企业相互协同,构建出“热带雨林式”发展生态,为单项冠军企业诞生提供了更多可能。
大企业是如何催生单项冠军的?
“大手拉小手”,强强联合,打通产业链“堵点”。
这里的联合,既包括产品协作,也包括技术提升。“过去我们都是从外地知名厂家进原材料,后来通过潍坊组织的‘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发现一些本地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品质很好,还有价格优势。”山东振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文通说,“目前,企业已与多家本地配套企业达成合作,一年下来运输费用节省四五十万元。”如今,这家轮胎生产企业成功入选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驶向另一个新征程。
从单一产业链“点”,纵深到制造业“面”,潍坊企业之间的协同协作为单项冠军企业诞生提供了更多可能。潍坊正达实业有限公司在为歌尔配套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产品从最简单的麦克风塑料件升级到整机精密结构件、外观件。目前已成长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在浓郁创新氛围中,潍坊竭尽全力帮助企业“牵手”创新链。
在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一面硕大的“专利墙”引人注目。“潍坊帮助我们链接了东华大学王依民教授团队研发的新成果,完成了防切割高分子纤维的研发及应用。”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禚振友说。目前,星宇授权专利已超200件,用创新“杀”出重围,成为了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看准“好苗子”,给足“阳光雨露”。近年来,潍坊持续探索建立“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衔接机制,支持优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自主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大树强主干,众树成森林。潍坊在全市形成了从专精特新、小巨人到单项冠军梯次培育发展的新格局,构建了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产业链供应链互通互融的产业生态。
布局:放眼新赛道“捕大鱼”
虽然潍坊是个工业“老城”,但不少单项冠军却很“新”。这种“新”,腾飞于新兴产业布局中。
在潍坊,外骨骼机器人不仅可以从科幻片走进现实,还能成为康复事业中的“杠把子”。信步走进山东泽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厅,一台康复机器人正在用机械腿带动患者模拟正常人步行。记者了解到,这款康复机器人运用了全球领先的镜像步态学习及力触觉反馈动作捕捉技术。
两年前,泽普医疗成功入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在众多传统企业、“硬核”产品中格外亮眼。
竞逐新赛道,塑强新动能,潍坊新兴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单项冠军“层出不穷”。走进智迈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到两人即可完成整条装配式建筑钢梁全自动一次成型生产线的协作操控。智迈德总经理杨椿表示:“过去的房子是混凝土浇筑起来的,现在客户用我们公司的设备生产出钢构件和墙体,造房子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
截至目前,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智迈德已经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智能工业母机、人工智能等领域,获得知识产权授权近千项。
新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每款问鼎行业之巅的新产品,都蕴藏着一个单项冠军的崛起机遇。
作为“制造业优等生”的“冠军之城”,潍坊深谙“布局未来产业就是布局未来”的道理,积极培育元宇宙、工业母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将目光投向未来,以前瞻性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先导区制高点。
传统产业创新破局,新兴产业“弯道超车”,潍坊诸多冠军企业在塑强自身的前提下,将产品放到更大的世界坐标系中谋发展,通过全球化扩大市场,掌握更多话语权。
冠军培育,大有可“潍”。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