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能在语文里打败山东
网上总有争论,哪个省最会读书
但有一点,大抵没人争得过山东——
没人能在语文里打败山东
在这你随意走走,就会撞上语文的现场
在济南,迎面便是趵突泉,也有《济南的冬天》
往东去,是青岛的风和《烟台的海》
往南走,《孟母三迁》的邹城。
再往西,苏轼在潍坊“老夫聊发少年狂”
从《挑山工》到《望岳》,泰山是语文最高的山
从《黄河颂》到黄河入海口,这流淌着语文最长的河
就连神话志异,《山海经》的蓬莱,《聊斋》的精怪
也都在山东留下了地理坐标
语文当然不止文章,还有思想
但在中心思想这事上,齐鲁大地也一直是思想的中心
孔子在曲阜讲礼,有了最早的家国情怀
孟子在邹鲁讲义,奠定了民贵君轻的人文理想
墨子在滕州讲兼爱非攻,告诉大家思想就是武器
兵家在滨州写兵法,表达了武器也是一种思想
道家在这传道。法家在这发家。阴阳家在这阴阳……
华夏大地百家争鸣,其实大多都是山东口音
所以,都说山东很嗜考
但兴许山东最爱的,还是思考
擅长语文的山东,有时连日常都很语文
他们是古文大师
这里说风快的刀,奇俊的姑娘
这里把香菜叫芫荽,把院子叫天井
把昨天叫夜来,对,夜来风雨声的夜来
他们是语法大师
在这,情感总是排在条理之前
天黑了是黑天,不回家了叫家不去
你会思索,这莫不是诗里“子不我思”的倒装句
他们只会告诉你,很平常吧这样说
所以在广东,人人都是老板
但在山东,人人都是老师
兴许这片土地上,最高的理想不是发财,而是讲台
“老师”,便是对知识最朴素的尊重
我想,语文的故事,大抵就是从山东开始讲起
这里有中国第一位“语文老师”:孔子
第一所“大学”:下学宫
第一套“教学大纲”:《六经》
第一个语文大课堂:诸子百家
而今天,世界的文明也来此“听讲”
第一个国人举办的世界文明论坛——尼山论坛
就在山东尼山
希腊哲学、印度神学、中国儒学
在这片土地上展开对话
论坛主题叫“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翻译成山东话,大约就是
“你说你有理,我讲我的道,咱不较真,咱一块好”
而这些,恰是两千年前
孔子讲的“和而不同”的道理
所以说到底,山东凭什么是中国的文化主场?
因为这里不只盛产课文,也盛产写课文的人
不只有知识,也把知识当武器
不只讲故事,山东是在认真地讲道理
从子在川上曰,一直曰到今天
是的,在尼山,在曲阜,在山东
这里欢迎你
这里真讲道理
作者 王左 李翔睿 成明俊 报道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