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岔道口村志》发行仪式举行,市政协主席王爱民参加。
《岔道口村志》历时三年精心打造,全书共计40多万字,选用图片300多张,附录重要材料30多件,是岔道口的一个宝贵资料库。近年来,岔道口先后建设了村史馆,编纂出版了村志,可谓文化建设并蒂花开,形成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耀眼成果。《岔道口村志》的出版发行,是我市地方文化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也为新时期我市社区文化的建设探索了新的有效形式和实现路径。
潍坊市委党史研究院方志工作科科长刘敏说:“国有史,村有志。《岔道口村志》的出版,为全市村志编修工作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岔道口是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代又一代的岔道口人在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薪火相传,砥砺前行,创造了宝贵的历史财富。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岔道口社区充分发挥张择端故里优势,深入挖掘张择端文化名人资源,先后规划建设了茶道古街、张择端故里牌坊、画圣坊,诸城市青少年宫及剧院,诸城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艺海广场等系列文化旅游设施,安放了龙城宝鼎,打造了充满张择端文化元素的张择端文化街区,为居民、市民和游人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和旅游景区,推动了社区文旅产业深入发展,成为我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诸城籍著名作家、资深翻译家、中国辞赋院院长王金铃为《岔道口村志》发行发表致辞时说,《岔道口村志》通篇读来,语风朴而不野,端绪博而不繁,实为“杏村”以降之典范。
如今,岔道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居民安居乐业,实现了从农业村到城市社区的历史性转变。以村志为载体,记录岔道口的变迁史、发展史、创业史和奋斗史,延续历史文脉,记住乡音,留住乡愁,以史为鉴,总结当下,启迪未来,不仅具有传承村庄美德的乡愁记忆,更具有重要的纪实历史意义。
岔道口社区党委书记、东升集团董事长姜卫刚告诉记者:“通过村史馆建设和村志编纂,也汇集了共识、凝聚了力量,增强了社区居民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为岔道口及东升集团,重整行装再出发,满怀信心向未来,再接再厉创佳绩,为街道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新贡献。”
融媒记者:蒲元英 孔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