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走近《清明上河图》 近读《清明上河图》

走近《清明上河图》 近读《清明上河图》

2013-09-02 17:18:23 来源:诸城新闻网

编者按: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反映北宋京城风貌的风俗画。画家张择端利用毛笔和墨汁,以散点透视的绘画技巧,准确的几何比例,为中国绘画树立了典范。
  我市青年画家王大海集多年书画研究和民俗调研之功力,不但从艺术学的角度解读《清明上河图》,还从翰林故里东武(今山东诸城)及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民俗角度剖析之,并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加以论说,从而使我们进一步走近《清明上河图》,共享这份国宝艺术大餐。
  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张择端,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细节,本报为广大读者奉上《走近<清明上河图>》连载,敬请关注。

码  头


    清赵翼《陔馀从考》云:“水陆总汇泊舟之地曰马头(今写作‘码头’)。”但从《清明上河图》看,似乎船只到处都可以靠岸泊舟,很难说到处都是码头。惟有一处,河岸呈坡状,岸上还有木桩可以维系缆绳,船靠岸后还可以搁跳板供搬运工平稳卸货,这就离码头不远了。图中另有一处,也有人挑担踏上跳板上船,但河岸高,船离岸又远,下面浊浪滚滚,看上去十分危险,这就是非码头的缘故。
码头搬运工与计筹员


    漕船到达汴京,船靠岸后,先要把粮包或货物从船舱搬到岸上,然后再运到仓库或商家专营店。这中间,全靠码头搬运工来人工完成,而没有现在的机械操作。画卷中这两艘漕船,船舷离水很近,足见货物装得很多且较重。有一个搬运工刚从船舱出来,驮着一包粮食,另有两个搬运工背着粮包在向堆垛场靠拢。那边一位穿长衣的老人像是计筹员,他在发筹子,仓库那边也有计筹员收筹子,这样一发一收,就可以把数字统计出来了。另有一处画着一位计筹员拿着几根竹签,这就是筹子,而三个搬运工手中拿着筹子,就是准备到仓库去交筹子的。据史籍记载,当时东水门内外有仓库五十余所,纲船到达之日,或发放粮物之日,仓前成市,非常热闹,正与图中所画相似,实为北宋繁荣景象。
算命先生


    在搬运工堆放粮包旁边,马路中央,我们看到有一位算命先生,左手拿着一个招幌,右手招呼一位行人,弯腰曲背,想做成一笔生意。这一景况,令人想起昆剧《十五贯》里苏州知府况钟,就是乔装打扮成算命先生,引得凶犯娄阿鼠前来测字问凶吉。至今择端故里尚有算命先生,民间有诗云:“手捻胡须辨阴阳,五行八卦心中藏;过去未来皆可算,只是自身太清凉。”看来这位算命先生的情况也不妙,他形容憔悴,一副狼狈相,大概生意无人问津,生计都成问题了。
酒家与酒旗


    在计筹员旁边有一家酒店,虽然还没有顾客,但桌椅条凳已经收拾摆放好,门前一个伙计正拿竹竿挑起酒旗,屋檐的柱上已经挂上酒帘,一切准备就绪,正待顾客光临,此为一较好地角酒家。
    《清明上河图》中画的酒家近廿家,可见当时饮食业兴旺鼎盛。酒家的明显标志是悬挂酒旗,有的还挂酒帘,但酒旗与酒帘的形制并不完全一致。上图中这一家酒店的酒旗像轮船上的万国旗一样,类似现在的过路彩旗,所以挑起来高悬着,易引起路人注意。
    这家酒家门柱上挂的一块方布,下面拖着三长条,像一个川字,这也是酒店所用的招牌之一,名叫“酒帘”。但这面酒帘很小,一般的酒帘要大得多。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酒肆旗望》云:“今都城与郡县酒务凡鬻酒之肆,皆揭大帘于外,以青白布数幅为之,……”这家酒店的酒旗与酒帘都比别家要小,但它仍是酒旗、酒帘则无疑问。
    酒旗,亦称酒望、酒帘、青旗、锦旆等。作为一种最古老的广告形式,酒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韩非子》记载:“宋人有沽酒者……悬帜甚高。”“帜”就是酒旗,后世人称:“酒市有旗,始见于此。”由此可见,早有200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知道利用酒旗这一特殊的广告形式来传播商品信息了。
    自唐代以后,酒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十分普通的市招,而且五花八门,异彩纷呈。这从自唐代始的不少诗歌作品中便可窥斑见豹,如:“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君不见菊潭之水饮可仙,酒旗五星空在天”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也有一面“孙羊正店”的酒招。
    酒旗在古时的作用,一般来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招牌、灯箱或霓虹灯之类。在酒旗上署上店家字号,或悬于店铺之上,或挂在屋顶房前,或干脆另立一根望杆,扯上酒旗,让其随风飘展,以达到招徕顾客的目的。有的店家还在酒旗上注有经营方式或售卖数量等内容,以便让客人一目了然。如:《歧路灯》上开封祥符三月三吹台会上的那面“飞在半天里”的“酒帘儿”写着“现沽不赊”;《水浒传》里武松打虎前所进店家的招旗写着“三碗不过冈”;而孟州蒋门神“河阳风月”的招旗可谓是家喻户晓,那两把销金旗上的“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即使与现代广告语相比,也毫不逊色。
    除此之外,酒旗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酒旗的升降是店家有酒或无酒、营业或不营业的标志。早晨起来,开始营业,有酒可卖,便高悬酒旗;若无酒可售,就收下酒旗。《东京梦华录》里说:“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这“望子”就是酒旗。
    随着社会的发展,酒旗如今已被高科技广告设施所取代。偶有仿古酒旗在林立的高楼间悬着,仍透着一种韵味,不过“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景致现代人已越来越难领略到了。
小  酒


    刚才所看的那家酒家的同一条街上,有另一家酒家,门上也挂着酒旗。上面写着“小酒”二宇。在古代,酒有“老酒”、“大酒”、“小酒”之别,这倒需要作一番介绍。
    “老酒”是指可以长久贮藏之酒。宋范成大《桂海酒志》云:“老酒以麦曲酿酒,密封藏之,可数年。士人家尤贵重,每岁腊中,家家造酢使可为卒岁计,有贵客则设老酒冬酢以示勤,婚娶亦以老酒为厚礼。”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老酒,腊月酿造者,可经数十年不坏”,并有“和血养气、暖胃辟寒、发痰动火”之功效而受人贵重。
    “大酒”也还算质高味醇,但比不上老酒。杜甫诗云:“费心姑息是一役,肥肉大酒徒相要。”大酒的酿造方法,《宋史·食货志》下载:“腊酿蒸鬻,候夏而出,谓之大酒。自八钱至四十八钱,有二十三等。凡酝用粳、糯、粟、黍、麦等及曲法、酒式,皆从水土所宜。”
    “小酒”是一种春秋两季随酿随售的酒,唐代就有。戎昱诗云:“生衣宜水竹,小酒入诗篇。”《宋史·食货志》下载:“自春至秋,酿成即鬻,谓之‘小酒’,其价自五钱至三十钱,有二十六等。”图中这家卖小酒的酒店,门面不大,多是竹栅布幕,店内只一人一杯一盘在独酌,显然是贫寒之人,也可见小酒是大众化饮料,与老酒、大酒有等级上的差别。至于现在俗语中所谓的“小酒”,是随意小酌的意思,与唐、宋时的小酒涵义有别。
面食店


    紧挨小酒家的右边,是一家面食店。店门口放着蒸笼,最上面有馒头模样的面食出售。一位小贩放下担子,掏钱买馒头充饥,店小二随即给了他一个馒头,这是市肆中常见的一景。
    面食店在《清明上河图》中有多处:在修车铺对面、药材摊旁边,也有一家面食店,门前也有一个摊位,还放着馒头等物。沿街头卖面食类的摊贩更是不计其数。我们在《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各种糕点的名称,如“糍糕”、“软羊诸色包子”,“团子”、“糖饼”、“蒸饼”、“油饼”等等,而且还有专门的“饼店”、“馒头店”,说明馒头等面食在市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食用之广。
         (连载4)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李杰欣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