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老牛槽子沟

老牛槽子沟

2024-06-13 10:01:34 来源:诸城新闻网
  夏明娟
  初夏清风弱如酥,翠绿摇曳醉眼眸。我们“诸城行”志愿队走河流采风团,迎着骄阳,驰骋在去百尺河支流沿岸几个村庄采风的路上。
  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先从林家村镇小寨村往上次第行走。当来到埠子村老牛槽子沟时,我被这里的植被地貌所吸引,更对沟底一泓清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老牛槽子沟位于埠子村南面,是东西走向,属于西南方向障日山的余脉,深度有四五米。沟虽不很深,人在沟底亦有一种在大山深谷的感觉,两边峭壁陡立,也有着险峻石壁的神秘与峻峭,只是大峡谷的缩小版而已。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沟底青苔覆盖在潮湿之处,透露着一片生机与翠绿,就如古诗所写“苔花如小米,也学牡丹开”。沟边多的是绽放的灰白色的石花,玲珑地镶嵌在岩石上,它的神韵恰似一幅幅水墨牡丹图。
  一种貌似现在居室里养的小多肉,土话叫它“老虎爪子”,在岩石残壁及薄土面上顽强地生存着。许多别处很少见的扭扭嘴花,被风一吹,晃动着波浪式的肥厚身躯,怀抱着金黄色的花朵,像是迎接我们的到来。各种叫不上名的草药、野花、野草,生长在石缝中,在阳光的沐浴下顽强生长。
  向导是石埠子村老书记,正在老牛槽子沟底给我们介绍这个神奇的泉眼:泉水是由北侧流出,水质纯净澄澈,喝入口中一股清凉还带有一丝丝甜味。不管怎样的干旱天气,其它地方的水源都枯竭了,这里依旧是咕咕地涌动着。这周边到地里劳作的人们,从来不用带开水下地干活。口渴了,放下手中的工具,跑到泉眼这里,腿一屈,身一趴,就像练蛤蟆功似的,把嘴附着在水面上就可畅快地解决口渴之急。这水喝完从不闹肚子,即使肠胃不好的人喝了也安然无恙。
  他还说,从他记事起,这泉眼有个牛槽式的雕凿石盘,长、宽约有六十、四十厘米吧。把泉眼围在中间,水满了就从里面溢出来,就像聚宝盆撒下串串银珠,滴到溪流水面,像极了颗颗散落的珍珠,在水面上随着潺潺的音符灵动地弹跳着,跳累了便与溪水融为一体顺沟而下。或许这就是老牛槽子沟名字的来历吧,老支书说他也不太清楚更早是什么缘故了。
  遗憾的是后来这槽子被村里一个不受待见的人毁坏了。他原本想囫囵地挖出来弄了家里去据为己有,没想到白白地敲碎了,导致现在不如以前美观了。不过泉水依然是涓涓流出,细细地缓缓地滋养着它周边的那些花草树木,依然可以解人之渴。因此,这附近的绿植比其它地方要茂盛得多。
  我望着这个泉眼,顺着它轻轻流动的身姿,只见一道沟壑碧翠葱茏往东蜿蜒伸展而去。像一位母亲一路上无私地滋润着她所经过的土地,滋养着世世代代耕耘在这一方土地上的人们。最后缓缓注入百尺河,汇入滔滔潍水,涌入渤海湾的怀抱。
  正所谓:
  河流连支脉,脉脉涌入怀。
  聚沙可成塔,百川归大海。
  (作者系市作协会员)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