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走近《清明上河图》 近读《清明上河图》

走近《清明上河图》 近读《清明上河图》

2013-08-19 16:41:51 来源:诸城新闻网

编者按: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反映北宋京城风貌的风俗画。画家张择端利用毛笔和墨汁,以散点透视的绘画技巧,准确的几何比例,为中国绘画树立了典范。
    我市青年画家王大海集多年书画研究和民俗调研之功力,不但从艺术学的角度解读《清明上河图》,还从翰林故里东武(今山东诸城)及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民俗角度剖析之,并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加以论说,从而使我们进一步走近《清明上河图》,共享这份国宝艺术大餐。
    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张择端,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细节,本报为广大读者奉上《走近<清明上河图>》连载,敬请关注。

畜禽养殖场


    在打麦场的前边近农舍处是一处圈养畜禽的养殖场,疑是农家主人养殖家禽及小体畜类,为防其乱跑而围以矮栏圈养。这也说明北宋时期国泰民安,农户种植粮食作物有了剩余而开始发展养殖。
老  者


    画面近处一农户柴扉洞开,里面放着一张犁,可以想见屋主人正在为春耕忙碌。院外路上,两位老人骑着毛驴缓缓而来,三个仆人有牵缰绳的,也有背负肩挑的,应是远道而来的。但画卷后面,由远而近走来的年轻人,却有穿短衫单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是不是画家没有把握好季节特点,前后矛盾,而有所疏忽了呢?
    其实,这并不奇怪。须知我国古代,老人的体质、健康状况都比较差,平均寿命也比较短。六十岁以上称为“高寿”,七十更是“古稀”了。而清明时节,乍暖还寒,忽冷忽热。青年与老人穿衣的习惯大不相同,俗话说“春二三月乱穿衣”,有差别是正常的,况且仆人抬轿或步行身体又较易热身和出汗。
菜  农


    画面中市郊的农舍几乎都不见人影,意味着农忙已经开始,田里的农作物也已经出土泛绿。按季节,这不是麦苗,而是菜秧。苏东坡有一首《春菜》诗,提到当时北方的春菜有芜菁、韭菜、荠菜、青蒿、菠菜等等,品种倒也不少,但春天常常苦寒而又干旱,这是蔬菜生长的大敌。果然,我们看见在远处田间有一口水井,圆口,有辘轳,两位菜农一位打水,一位挑水,似乎在浇灌秧苗。京城有一百多万人口,而且还有皇帝、后妃、贵族,对蔬菜的需求量大,品质要求也高,正如《东京梦华录·大内》中说:“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买卖在此……其岁时果瓜、蔬茄新上市,并茄瓠之类新出,每对可直三五十千。诸阁分争以贵价取之。”所以菜农虽辛苦,却也有利可图,能养家糊口,并出现了一些种菜专业户。《水浒传》里一百零八条好汉中就有一位绰号叫做“菜园子”的张青,原在汴京光明寺种菜园子,后来到十字坡开酒店。又据陶《清异录·青铜海》记载:“汴老圃纪生,一锄庇三十口。病笃,呼子孙戒曰:‘此十亩地,便是青铜海也。’”这位种蔬菜的老农,凭十亩菜地能养活一家三十口人,确实也不简单了。图中菜地较大,说明是一处较大规模的种菜户。
清明时节


    画卷由市郊入手之后转入正题,突出清明这个特定的时节了。且看柳荫道上来了一队行色匆匆、气势汹汹的人马。那位骑马戴大裁帽的,显然是有显贵身份的官员,坐轿的是他的眷属,其余挑担的、扛竿的、奔跑的是他的仆从。他们急冲冲向城内进发,估计是扫墓踏青归来,肩上挑的可能是郊区携归的土产和野味。《东京梦华录·清明节》云:
    寒食第三天,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锢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
    这段文字就像是画面的说明,但需要作一些解释。在古代,寒食、冬至、元旦被称为一年中的三大节日。寒食节三天,即冬至后第一百零四天至一百零六天,厨房断火,所以又称“禁烟节”。所谓“寒食第三天”,即冬至后第一百零六天才是清明节。也就是说,寒食节包含了清明节,而清明节的内容,除了扫墓外,更重要的是郊外酬酢游乐。回来的时候要带的土产很多,如枣饼、炊饼、泥做的胖娃娃、各种花果、鸭蛋、小鸡以及其他土产和玩具,轿顶上还插着柳条杂花作为装饰。总之,寒食三天都有出城上坟的,但冬至后第一百零六天即清明那天最热闹。
    《清明上河图》画的恐怕就是清明节那一天。你看扫墓归来的轿子,轿子上不是缀着很多柳条吗?这是画清明节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至今诸城和开封仍延续这一风俗。同一时期的苏东坡《黄州寒食帖》,如今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画面破损处实为一惊险场面


    就在踏青扫墓队伍的前端,画着三个家丁神色慌张地奔跑着,而前面似乎有马匹作奔窜之状,因画面破损,图像不清。1973年故宫博物院重新装裱此画时,专家们一致意见后,删除了有疑问处的一块,宁缺毋滥,保持破损原状。
    然据1973年故宫未删除前的画面看,本段描写了两头公驴和一头发情母驴相遇,前边女人跌地,后边小孩有性命之危,引起一片骚乱。旁边土墙上似乎有几个小孩探头窥视着。对面矮墙断壁处,一位老妪急急忙忙趋前保护路边的孩童,而茶坊里的几个老人也都回过头来凝视着路上发生的事情。但到底发生什么事情或许永远是一个谜了,留待后者继续研究。
汴  河


    随着扫墓队伍踏青归来,便进人到汴河的漕运地区。眼前那条水流湍急的大河,就是汴河。
    且说汴河又名汴水,是一条连接黄河和淮河的重要河流。早期的汴河,由河南省的旧郑州、开割、归德北境,流经江苏省的旧徐州,合泗水入淮河,后来淤塞。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疏通前代汴水故道至河南商丘县,改名为通济渠,并改道东南流向经安徽宿县、灵璧、泗县汇入淮河。隋炀帝南巡江都,就是循此路线。到北宋建都开封,又以孟州河阴县南作为汴河的起点,受黄河之水。流向淮泗,成为从中原通往东南的水运要道,但黄河是一条水患频繁、流量多变的河流,有时候水量很小,难以行舟;有时候波涛汹涌,泛滥成灾。所以每年自春到冬,常需要在河口均调水势,约深六尺,最适宜重载行舟。如遇特大洪水,不但河口易地,甚至连汴京都有被淹之虞;为此,宋王朝几乎每年都要调集州县数万乃至十几万之民或疏浚,或固堤,或改道,或堵决,劳费不赀,役者疲惫不堪,溺死之人难以数计。但北宋京师一百多万军民依靠东南运输粮食和其他物资,正是所谓“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所以不得不视汴河为生命线。
    其实,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就曾把山东粮食运往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作军粮。西汉以后,几乎历代都仰给东南粮食通过水路运输到京师及其他指定地方。从此就有“漕运”一称,并设有专官负责,成为民生大计中的第一要务。因为从运输条件看,陆路运输,即依靠牛马牲口驮车运粮,既费时又费力;如果依靠海运,则常有风浪倾覆之患。所以北宋时,内河仍作为漕运的主渠道。当时汴京有四条河流,即汴河、黄河、惠民河(又名蔡河)、广济河(又名五丈河),都通漕运,但汴河担负的运输任务最重。据《宋史·食货志》“漕运”记载:太平兴国六年(981),汴河岁运江淮米三百万石、菽一百万石,黄河粟五十万石、菽三十万石,惠民河粟四十万石、菽二十万石,广济河粟十二万石……到至道初,汴河运米五百八十万石;大中祥符初,达到七百万石。也就是说,汴河运粮的任务占整个运粮任务的百分之七八十,而且都是京师官民口腹所欲的粳米、小麦等细粮,此所以汴河又成为漕运中的重中之重。此外,诸州钱帛、百货、军器等上供之物也主要依赖汴河这一通道。当时,大批货物的分批起运,每批编立字号,分为若干组,一组称一纲,这种成批运输的做法叫“纲运”,如茶纲、盐纲等等,但粮纲是主体,纲运的船只也称纲船。宋初,纲船从楚、泗到汴京约千里,原定来回最多不超过八十天,一年运三次。后因京师缺粮,储备甚少,增加一运,汴河改为一年四漕,立为永制。汴河每年十月闭河口,明年二月放水,引黄河入汴,约在清明前后启纲运粮,这也就是《清明上河图》之所以突出清明节日的原因之一。张择端把汴河放在图的中心位置,又把漕运纲船的启动着重描绘,都是有深意的。《清明上河图》是在书写母亲河——汴河的颂歌。北宋亡后,汴河干涸淤塞,至今在开封连它的故道遗址都难寻了,如今汴河已是留在历史的记忆中了。               (连载3)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李杰欣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