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但你知道吗?历史上“草船借箭”的真正主角却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昨天,“孙权与南京——南京建都1800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钟山风景区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江苏等地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并向记者解释了这个长期被误读的历史。而这些历史的真相,将在不久后即将开放的孙权纪念馆里得到澄清。
草船借箭的实际是孙权
参与会议的专家中,日前亮相央视十套的“百家讲坛”的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胡阿祥颇为受人关注。胡阿祥告诉记者,公元211年,孙权自京口(今镇江)徙治秣陵(今南京),次年改名建业,修筑石头城,南京由此开始了都城时代。可以说,这位东吴大帝奠定了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基石,但他的很多事迹,现在的南京人却并不了解。胡阿祥特地提到一点:“历史上广为流传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很多人都以为是诸葛亮干的,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草船借箭’源自孙权的机智和胆略。”胡阿祥引用了正史中的资料:裴松之《三国志注·吴主传第二》引《魏略》曰:“(孙)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也就是说,公元213年,曹操率40万大军南下。孙权在巢湖一带严阵以待,使曹操受阻濡须口。一天,借江面有薄雾,孙权乘轻便木战船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营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见江面水雾缭绕,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只是下令弓弩齐发,箭射吴船。孙权的船很快便落满了箭,因为一面受箭偏重,船只渐渐倾斜,即将翻沉。孙权急中生智,命人掉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等受重均匀,船身平稳后,孙权指挥战船列队,缓缓离去,曹操才明白上了当。
胡阿祥说:“草船借箭的故事后来被民间的说书人演绎了很多,主角也变成了诸葛亮。而罗贯中更是将其做了改编,写成诸葛亮的‘神迹’,还把‘木船’写成‘草船’;把‘被动受箭’写成‘主动受箭!’所以说《三国演义》和真实的三国历史之间毕竟存在着诸多差异!”
孙权纪念馆年内开馆
胡阿祥还跟记者讲述了南京的一些地名与孙权的关系,“东汉末年,秣陵县县尉,名叫蒋子文,追逐强盗至钟山脚下,战死。后来民间就传说,有人看见蒋子文在大道上乘坐白马,手执白羽扇,侍从左右跟随身旁,和生前一模一样,并让人告诉孙权,要为自己立庙堂,不然就会闹灾。一开始,孙权并不相信,没想到第二年真的闹起了瘟疫。后来又传说,再不为蒋子文立庙堂,宫内就会着火,果不其然,宫内当年真的发生了火灾。于是,孙权命令为蒋子文立庙堂,并将钟山改名蒋山。白马公园、蒋王庙等地名都与蒋子文有关,也保存至今。”
在研讨会上,记者还获悉,位于梅花山的孙权纪念馆今年8月动工,目前已经进入最后布展阶段。预计年内完成并向游客开放。在纪念馆内,详细介绍了孙权一生的丰功伟绩。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英雄少年、三国争雄、建都立业、魂系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