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地方,人们总会报以期待。
期待,是一种感情投射,也是一种理性分析、科学研判。
“就想去山东逛吃逛玩,如果缘分到了,还想嫁给一个靠谱的山东人。”在抖音上,有网友这样表白。
“看看热搜和头条,山东好景、山东好人、山东好品经常霸榜,我想其中是有必然联系的。”有记者这样分析。
“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读懂山东,就读懂中国,山东是一个很好的样本。”有专家做出了这样的结论。
山东,为什么如此受到关注、承载期待——
因为山东的发展有典型意义:从战略位势上看,山东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眼国家所需、山东所能,找准定位、服务全局,从黄河流域“龙头”到北方地区“战略支点”,山东大省担当和战略位势更加凸显。从资源禀赋上看,山东农业产值过万亿,是国内工业生产类别最齐备的省区,岱青海蓝,文脉悠长,九大比较优势支撑山东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从发展成绩上看,山东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三大标志性成果”“八个显著成就”,底子好、成色足、品质高,让山东发展更有底气了。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人望。山东人心齐、敢拼搏、能成事,好客是真情、好品凭厚道,对省外人士也厚爱一层、高看一眼。天时地利人和,人心所向就是力量所在,也是期待所在。
站上新的发展阶段,眺望未来山东,不妨从四个维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兔年将至,度过了极其不易的2022年,年味渐浓。
菏泽市东明县竹林新村,完成迁建的黄河滩区村民,开始谋划集体产业,从安居走向乐业,有恒居更要有恒产。
“无钢”的济钢再次入围2022中国企业500强,未来将在空天信息产业上大显身手,让人颇为惊叹。
东平湖畔,舍弃八亿收入换来鸥翔水美的退船渔民,通过环保公益岗位湖边“再就业”,用新办法解决了老问题。
奔头,就是大家奔赴的方向。
2023年山东政府工作报告,分明看到了政府和群众的“双向奔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五年来,我们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矢志推进强省建设,取得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获得重大进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取得重大成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重大突破三大标志性成果。这些成果既是五年来山东强省建设迈出的坚实步伐,更锚定了山东未来奔赴的方向。
回顾过去五年,省政府报告用了8个字:极不平凡、极为重要。相信每个奋进的齐鲁儿女都感受深刻,这五年我们顶住压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正在完成华丽转身;这五年我们在战胜风险挑战中成长壮大,充分展示出山东的韧性与活力。
疫情发生以来每个人都不容易,而正是逆境之中才见真章。面对风高浪急的环境,山东“经济巨轮”稳得住,山东“压舱石”压得住。这五年,山东综合经济实力显著跃升,创新发展活力显著迸发、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显著进步、改革开放优势显著增强、文化强省建设显著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无论是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上两个万亿大台阶,粮食总产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还是“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越来越响亮,选择山东、创业齐鲁越来越成为新共识,每一项成就都实实在在展现出山东的“竞争力”,每一项成就都体现出山东的“硬实力”,正因如此,“硬核山东”的名号在网友中越叫越响。
谁的基础打得牢、势能蓄得足,谁的底气就更强、跃升势头就更快。“底子好、成色足、品质高”就是五年来,山东一步一个脚印走出的“硬核”底气,而这份“硬核”底气也会在未来转化为山东行稳致远的强大动能。
《山东高质量发展有了新方法论》,这是一家媒体在论述山东发展时,用到的一个标题。
在许多媒体人看来,掌握了一套新方法论,是山东近年来平稳发展、稳中求进、进中提质的一个秘诀。
实际上,山东和全国一样,都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和复杂局面,面对许多两难甚至多难的问题,都有许多棘手的矛盾。
面对如此种种,“三大标志性成果”“八个显著成就”等山东各项KPI数据,还能集体亮眼,必定是在实践中运用了创新思维和优秀工作法。
山东善用统筹思维。
为精准指导今年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六个更好统筹”,将“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摆在首位,凸显重要意义。
回顾过去一年甚至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疫情是绕不开的话题。越复杂的局面越考验统筹智慧,动态清零阶段,山东构建日常防控“4+3”、应急处置“4个3”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入新阶段,山东把握节奏、控制进程、拉平曲线、推后峰值,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山东坚持战略思维。
在威海高新区,有一个“要走的三星没走,没打算来的惠普来了”的招商佳话。前几年,三星总部决定将威海A4打印机项目和苏州A3打印机项目一并转移到越南。高新区通过“连横合纵”,实现了“留住三星(威海)/整合三星(苏州)/引进惠普”,最终成为全球打印机之都。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充分印证了战略思维的实效。山东坚持战略思维,其实就是坚持从全局高度提高战略眼光、把握战略位势、当好战略支点的工作方法。
山东创新平台思维。
以平台思维在更大空间整合资源,推动产业、技术、人才等要素在山东互动耦合,创造新的组合,可以实现价值倍增。比如,2022年,山东突出重大平台建设,科技支撑明显增强,优化整合泰山、齐鲁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达到1830人,展现了山东利用平台优化工作方法的积极实践。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平台”一词出现了16次。“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济青人才集聚平台”“建强用好高能级开放发展平台”等部署扎准穴位,提振信心。
统筹思维背后,是山东的大局观。
战略思维背后,是山东的大视野。
平台思维背后,是山东的大智慧。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山东讲究埋头苦干,也强调“十大创新”。对山东人来说,每种科学方法论的形成都不是灵光乍现,而是反复磨练逐渐成为肌肉记忆,这让山东明天的模样更加清晰,更值得期待。
“回首过往,成绩来之不易”
“我们也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
“谋划实施15000个左右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
“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政府、掌上政府”
……
202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之所以受关注、有共鸣,一个原因就是其中的举措很实、表述很实,是在实实在在谋划,实实在在干事,实实在在与社会各界共商未来发展。
因为“实”,大家在报告中得到了共鸣,也因此而共情。
山东人的“实”是公认的。“闷声对你好,提前绝不说”,北京游客王岩的青岛经历,激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山东式对你好”的热搜话题下,网友们分享了众多山东人的暖心故事;疫情期间援助兄弟省份,山东“缺啥给啥”“有啥给啥”,“搬家式支援”获得网友盛赞。
这份“实”不仅构筑了“好客山东”的底色,也让山东更习惯于实打实地做事情。
“底子好、成色足、品质高”,正如报告所说,是山东“全省上下团结拼搏、苦干实干的结果”。
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全国首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2018年,山东被赋予这项国家使命,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吃下螃蟹,靠的是实干。五年来,山东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11万多家,化工园区由199个压减至84个,整合退出地炼产能2352万吨,压减焦化产能1866万吨……一系列壮士断腕式的硬措施落到实处,新旧动能转换取得重大成效,成为三大标志性成果之一。
实干,扎根于山东工作的方方面面。
制造业高端化转型,山东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大国重器不断涌现——潍柴51%热效率柴油机全球第一,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世界领先,国信1号、蓝鲸2号、雪蜡车等填补国内空白。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山东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政策服务精准到位——应对疫情冲击,顶格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动态推出四批政策清单、284项措施,一批又一批的政策包累计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2900亿元左右,纾解了企业的困难。
这份实干,也贯穿在对未来的规划里。比如,2023年“扎实”十个方面、部署37项重点工作,今后五年“五个聚力”,目标明确,步步推进;比如,详细规划了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创新平台等多领域的大项目,其中,“有名有姓”的交通项目就有23个。
最大的实干,是山东要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得实惠。
报告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打造共同富裕省域范例,开展多层次试点示范,支持威海、东营等有条件的市探索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让全省人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日子越过越好,这是山东最实在的期许和承诺。
实干铸就辉煌。未来这一年,实干派已经列好规划,为了大家更加美好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干实事儿。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高能级开放发展平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
今年,山东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些新提法,背后是山东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对自身发展阶段的认知,也是对未来前景的认知。
一年后的山东是什么样?五年后的山东又是什么样?
今年的政府报告给出了最简洁、最响亮也最振奋人心的回答,把上面的问号拉直成了感叹号。
山东过去五年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储备,接下来要干什么目标也很明确。
大道至简,目标越具体,越明确,越有利于实现。本次报告在部署山东2023年重点工作时,重点提及了十个方面的任务,用了十个“扎实”,要在十个方面“加力提效”。这“十个扎实”,包含了37项具体工作,每一项都兼顾“定性”与“定量”,无不饱含着浓浓的民生温度。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就是这份“任务清单”的最终目标。
报告还与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相衔接,对全省大事要事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通过“五个聚力”将今后五年的总目标分解开来,分别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安全等方面,细化了各项目标举措。
强、富、高、优、美,这就是未来五年的山东。
另外,政府也领到了自己的“建设任务”,要为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报告提出,政府要实现法治、服务型、效能、数字、廉洁的“五大建设”。
这是一整套完备、精准、翔实的任务表和施工图,既符合山东省情,又极具战略眼光,路径明晰,让人可期可及。
举一纲而万目张,从可预期到可实现,什么是关键?答案是笃定,有定力,讲落实。“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这是新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需要山东用行动作答。
事实上,实干、笃定、虔诚,世人眼中的山东人也是这个形象。山东人的“心眼实”体现在大大小小的每一个时刻,用实打实的行动代替华丽的语言表述,是他们一直以来的作风。
前进的道路上总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各种不确定性随处而在,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但把任务交给底子成色好、方法行之有效、干事踏实的山东,可以放心。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尹燕燕 梁开文 禹亚宁 孟焕然 报道)
责任编辑: 张晨 签审: 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