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读书 > 善人桥炉包

善人桥炉包

2013-07-24 15:31:07 来源:诸城新闻网

诸城百年老字号

杨汝润
 

  “请来一点醋。”这是我跨进善人桥炉包店就餐时所说的第一句话。“好,先泡上一壶茶。”这是店老板热情洋溢的回应声。善人桥炉包美味可口,倘若食用时再蘸那么一点醋,那更是妙不可言。这就是我刚进店就“请来一点醋”的缘由。
    善人桥炉包是我们诸城的一家百年老字号食品,以其价廉味美,合乎普通百姓的口味而闻名,距今已有约120年的历史。2007年2月被诸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早在清光绪年间,诸城西关的吴氏家庭出生了一位聪颖的小伙,名兆臻。由于家庭生活所迫,家人便把12岁的吴兆臻送到一家面食店打工当学徒。该店经营的主要食品是摔面和炉包。小兆臻聪慧、勤快、好学,尤其对炉包的加工制作更感兴趣。他在店中干完杂活之后,专跟师傅学做炉包。师傅见他聪明勤快,对他也特别钟爱,有意将做炉包的技艺一点一点传授给他。至清末,吴兆臻已20多岁,制作炉包的手艺已超出其师傅,店内炉包已供不应求。于是他便辞别师傅,自立门户,在西关老母庙开设了“吴家店”,专营炉包。1950年,其子吴灿华将吴家店迁至善人桥,将所制炉包正式定名为“善人桥炉包”。1980年,吴灿华又将炉包店迁至老母庙西巷路北。1992年,吴灿华之子吴培仁将店迁至市场街东(原城关工商所南邻)。2003年,又迁至市场街南头路东。2007年6月,善人桥炉包店迁至现址(密州商城南头,市场街路西)。现任店老板为善人桥炉包第四代传人,系吴培仁之子吴锡昌。吴锡昌,16岁起便跟其父祖辈学做炉包,现已全面掌握了制作善人桥炉包的全部技艺。
    善人桥炉包之所以倍受欢迎,是因其美味可口。之所以美味可口,是因为其选材讲究,制作技艺高超。
    善人桥炉包选用的面粉,过去一直用大磨(磨小麦的专用石磨)磨出的头遍子面。近些年由于磨面都用机械磨面机,石磨面粉已很少见,所以改用面粉厂生产的特一粉。制馅选用新鲜大白菜,加鲜嫩韭菜调味。
    善人桥炉包制作工艺非常严格。首先是发面。发面采用老面引子和面,包前加入适量碱水揉多遍。面发到的最佳程度为“摸、看、听”。摸,手上有光滑感;看,用刀切开,有均匀的小蜂窝眼;听,一手托面,另手拍打面团,听到有“嘭嘭”声。其次是调馅。大白菜剁碎,但不要很细,保留水分,保持原汁原味;新鲜瘦猪肉剁成粗肉泥(不能切)拌入菜内,加入精盐、味精、酱油、葱姜末、水发海米末、香油、熟植物油、五香粉等调匀。再次是包。整面剂子(不用刀切),擀面皮儿(厚薄要均匀,要圆,包成的包子要饱满,小皱,圆而均匀。)最后是烙,将锅(平底)放在炉上,把包好的包子均匀地摆放在锅内(剂口朝下),用稀面糊勾芡,烧火。开锅后,均匀地淋一遍豆油,再盖锅5分钟后用窄长锅铲将包子翻锅,略烙另面,出锅上盘。包子烙至八、九成熟即可,否则会失去鲜嫩度。烙出的炉包有如下特点:看,油汪汪、黄澄澄、圆鼓鼓、诱人垂涎。尝:香喷喷、热乎乎、脆生生、嚼着有咔哧儿咔哧儿的感觉,吃着鲜嫩、爽口。
    前些日子,遇到一位老朋友,他是1967年由青岛来诸城插队的“知青”。约他到善人桥炉包店吃了一顿儿。他一边吃一边夸赞:我还是一九七几年来城里吃过一次,这么些年了再也没吃过,不知这个店搬到什么地方去了。真好吃,在青岛是吃不到这样的包子的。
    现在,来善人桥炉包店就餐者不说是摩肩接踵,也可以说是熙熙攘攘。前来就餐者多为城里的普通民众和乡村的平民百姓,他们不图阔绰,图的是个便宜、实惠。一盘包子,花个三元五块,吃得好、吃得饱、爽口、痛快。近来,我与几位同事经常光顾善人桥炉包店,品味、享受这一人间乐趣,真是美不胜收。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王秀丽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