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诸城市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稳步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高。家住枳沟镇聚合苑的苏光武和殷明霞夫妇原是枳沟镇枳沟二村的普通农民。2010年,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的优惠政策,他们以土地置换的方式,只花了不到6万块钱就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苏光武夫妇是诸城市千万农户中的一家,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步伐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农家生活的可喜变化。
安居更要乐业。随着诸城市农村社区化进程的加快,社区产业日渐崛起。殷明霞就在诸城市友利制衣有限公司顺利实现了就业,放下了手中的锄头当起了产业工人。
“现在工厂开到了家门口,我这上下班不用十分钟就到了,每月也能有二千四五百块钱的收入。”殷明霞微笑着说。稳定的收入来源让她日子越过越宽松。
妻子在工厂当上了工人,苏光武在土地上花费了更多的心思。除了自己原有的4亩耕地,通过合理有序的土地流转,他承包了村里的30亩薄地,开垦了鱼塘,种起了经济林。
“我们现在种地基本不花钱,国家的惠农政策好了,种地的收益高了。我4亩耕地、10亩鱼塘,20亩林地,每年收入大约两万块钱左右。”苏光武这样告诉记者。
年近不惑,苏光武夫妇“上有老,下有小”,正是压力最大的人生阶段——老人生病需要医疗费,孩子上学需要学费,什么事都离不开一个“钱”字,而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则让他们吃上了定心丸。
“现在国家惠农政策好,孩子小学实行义务教育,花钱也不多,一个孩子一个月有四五百块钱就够了。老人有农村合作医疗,报销85%,还有55块钱的养老钱,国家给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殷明霞脸上总是带着笑。
“今天是个好日子,千金的光阴不能等”正像歌里唱的,苏光武夫妇享受着今天的幸福生活,又开始盘算起以后的好日子。
“现在我们两个人一年能收入5万块钱,除了开销一年能剩2万块钱,现在新楼房也住上了,我们准备买辆新车。”苏光武这样说。
据统计,2011年,诸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9000元,与2007年相比增幅超过50%;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增幅超过60%;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到100%,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低保标准和人均补助标准逐年提高。
一组组数字反映的是人们群众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折射的是十七大以来,惠农政策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本报记者巩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