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传军
新春耍龙灯
我出生于六十年代,按新名词讲就是“60”后。土生土长的我,对一些童年趣事早已忘怀,唯独那一年(1977年),在村里看大戏的场景令人难以忘怀,当时,所谓的“大戏”,就是我们诸城县茂腔剧团的茂腔——-《罗衫记》!在那个年代,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民谚:“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沿上,锄头锄在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足见群众对诸城茂腔的喜爱和着迷。像诸城茂腔剧团的《东京》、《玉杯记》等更是唱响诸城,红遍齐鲁!
我记得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的一个春天,中午放学时,听喜欢唱戏的刘老师说,我们村晚上唱大戏,是诸城茂腔。当时,对戏曲之类根本没什么概念,更不知道什么是茂腔了,只是觉得新鲜好奇。在那艰苦的年代,农村根本没什么娱乐项目,没有电的煤油灯生活,是多么的枯燥乏味可想而知。“晚上看大戏了,晚上看大戏了!”我一溜烟跑回家,当我把这天大的喜讯告诉家人,母亲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真的吗,是真的吗?”当时就安排我,下午放学后,到二里地外的姥姥家让大舅二舅还有表弟他们来看戏,并且来家吃饭。其他较远的亲戚让大哥和大姐去通知。(当时,我们农村落后,也算是娱乐“共享”吧,凡是村里来唱戏或放电影的,都去请亲戚来观看,并且管吃管住!)
好不容易熬到放学,我背起书包第一个窜出教室,家都没回,直接一路小跑去了姥姥家,心里那个高兴啊!在路上,还碰到了好几个请亲戚来我村看大戏的小伙伴,“我去叫大姨来看戏!”“我去请大姑来看大戏!”
傍晚时分,啊!我家可热闹了,一下来了十几个客人,母亲在厨房忙这忙那,还不忘安排哥姐和我,接待客人,忙的不亦乐乎!客人个个喜出望外,谈笑风生,谈论最多的当然是哪来的剧团?唱什么戏?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晚饭时,母亲还“奢侈”地端上了小葱炒鸡蛋,还有一把小酒壶。那时的农村,来客人喝酒吃饭时,我们小孩是不能在现场,更不让上饭桌的,等客人吃完后我们和母亲一块吃的。可我们等不及吃饭,就去戏场“占地方”。
“占地方”是我们小孩的事,就是在看戏或看电影时(那时都是露天),在场地用石块围成大小不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供家人安放座位的,别人不得“侵犯”。当我们来到戏场时,呵!这么多和我们一般大的孩子啊!离戏台最近且居中央的地方,早已被围成别人家的“领地”了。哥懊悔地说:“哎!我们来晚了!”赶快,赶快,我和姐姐搬石块,哥就负责“圈地”,不一会,就在离戏台较远较偏的地方,围成了够十几个人安放座位的“领土”。“这是我占得!”“这是我家的!”戏场不时传出孩子为争占“地盘”而吵闹的声音。热闹极了!
占好看大戏的地方没多久,母亲来戏场了:“赶快回家吃饭吧!”虽然我们肚子很饿,想回家吃饭,可既担心大戏开始,又担心“地盘”被别人占领了,我和哥姐都说不饿。母亲没办法就自己回家了。
又过了些时候(那时没手表等计时工具),母亲领着亲戚们嘻嘻哈哈地来到了戏场,老远我招手对母亲喊:“在这里,在这里!”这时,我们的“领地”早已被包围,人山人海,只见母亲和亲戚们一手举着马扎(或木凳或木墩子),一手拨开人群:“请让让,请让让......”他们好不容易来到了我们占的地方,母亲随手给我和哥姐每人一个窝窝头和一块咸菜,当我们狼吞虎咽的时候,戏台上锣鼓响起来了,不一会工夫大戏开始了......
由于当时年少,根本不知道戏是什么内容,更不知道诸城茂腔了,可大人们却特认真,嘴里不时还哼哼着。但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灯火通明,人山人海的场面,那可是“相当”热闹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诸城茂腔戏有一定的认识,知道“茂腔戏”属于地方戏曲剧种,发源于农村,由民间逐步发展演变而成的板腔体,其唱词、念白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浅显易懂,唱腔婉转质朴,尤其是“旦角”唱腔,深得广大妇女的喜爱,著名旦角王仙梅、陈艳琴等更是家喻户晓,诸城茂腔的传统剧目“四大京”、“八大记”,是我们诸城茂腔剧团的看家大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诸城,乃至全省全国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我爱看大戏,我更爱诸城茂腔!愿我们的家乡戏——诸城茂腔发扬光大!(作者单位:贾悦镇臧家营子小学)
转花灯
改建前的电影院
西戏院
东戏院
广场灯会
和平街灯展
本版照片由特约摄影记者张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