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泽青 通讯员许崇吉)为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以来,市财政部门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着力构建完善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全力支持新时代乡村振兴“诸城模式”提档升级。
完善农业结构调整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果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鼓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扶持等财政扶持政策作用,鼓励实施以“三调”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优质高效为导向,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对规模化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进行奖补和投资主体贷款全额贴息,自2017年以来,累计为120多个园区落实规模化园区基础设施奖补1987万元,为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办理农业结构调整贴息贷款共3.4亿元,财政贴息1189万元。
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打造融合发展新平台。着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通过运作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国有企业参股等方式,大力支持发展肉鸡养殖、大棚樱桃、茶叶种植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按照工业化发展理念,以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为平台,在现行财政支农政策框架内,采取项目补助、贷款贴息、建立基金等多种方式,大力支持推广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和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设施装备,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机制。自2016年开始,市财政累计投资9700多万元,支持培育国家级农林科技孵化器,目前年繁育优质苗木能力超过1000万株,已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星创天地,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矮化果树育苗基地,也成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科技支撑平台。
做好农业保险支持工作。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支持、市场运作、自愿参保”的原则,通过各级财政的持续稳定投入,进一步分散了农业生产风险,增强了农民灾后自救、恢复生产的能力,保障了农民的切身利益,确保了农业生产平稳健康发展。2020年,为适应种植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产业布局,在持续开展小麦、玉米、花生、马铃薯4个种植业险种和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3个养殖业险种以及公益林1个森林险种的基础上,今年新增开展了大棚樱桃、茶叶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和苹果地方财政补贴保险两类、共3个险种,完善了农业风险补偿保障体系,促进了产业链条良性发展。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