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财经 > 金融 > 金融改革新布局护航两个“翻一番”

金融改革新布局护航两个“翻一番”

2013-06-27 08:34:27 来源:转载

[ 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体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方面目标,特别是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

展望未来十年,经济结构转型是主线,而改革开放则是转型的推动力。其中,金融业作为配置资源的工具,则是改革开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抓手。

事实上,对于金融改革,国务院已经多次点题:5月初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今年要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

5月下旬,国务院同意并转发了发改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对今年金融领域的利率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改革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到了6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再次强调,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种种迹象显示,金融领域新一轮的改革大幕已经开启。如果说2012年利率市场化实质性重启,是推动金融改革向前迈进一步的话,那2013年的金融改革,则将呈现一个多项改革齐头并进的局面,存款保险、资本项目可兑换,乃至利率、汇率市场化等多项改革均有进展。

金融改革新征程

过去的十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十年,中国GDP规模一跃位居全球第二。但与此同时,在金融业中,一些潜在的金融风险还没有显现出来,制度性隐患正在逐渐积累。央行在其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中也频频强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举例而言,在利率管制的当下,以信托等为代表的影子银行迅速增长,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难以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开始寻求向信托等渠道融资。这种融资手段,不但抬高了整个资金市场的利率,同时也给规模庞大的影子银行埋下了风险的种子。

从国际视角来考量,中国经济早已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当前,中国的汇率尚未市场化,资本管制有效性其实也并不高,受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宽松政策的影响,跨境资本频繁进出中国,冲击中国的金融稳定。

各种风险逐渐积聚,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任务也并不轻。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体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方面目标,特别是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翻一番”隐含着2013年至2020年的8年间,我国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增长速度需要分别达到6.86%、6.86%和6.3%。

与改革开放以来年均近10%的经济增速相比,这种增长速度似乎不是一个特别高的经济发展目标。但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价格上升、资金成本上升等多重约束,要达到上述目标并不轻松。

统计显示,2013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7%,较去年四季度下降了0.2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明显低于8%的预期值,也是去年四季度GDP增速反弹后,再次波动回落。

在这种国际、国内大背景之下,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深化改革并释放改革红利被认为是下一阶段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依赖大量要素投入、追求规模效益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基本走到尽头,经济和社会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在增大。”近日,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就撰文称,要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我国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谢平看来,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金融改革就是“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谢平认为,在未来5~10年,要看清趋势,统筹规划,克服困难,大胆推进金融改革。

出发点:市场化、高效率

一直以来,利率、汇率市场化这两项改革,被视为金融改革诸多任务中最艰巨、最具基础性意义的改革。当前金融领域出现的一些扭曲,资源配置效率过低,追根溯源,主要问题就是利率、汇率尚未市场化。

以利率为例,尽管这些年有进展,但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管制并未消除,由此造成了一系列问题:银行享受利率管制的制度性红利,利润规模庞大;存款利率赶不上物价涨幅,存款贬值,催长了银行理财产品、银信合作产品等“影子银行”业务;受管制的贷款利率无法抑制投资冲动,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等等。

农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双轨制的利率机制严重制约信贷资金的有效分配,管制利率条件下所形成的真实负利率则严重影响居民个人的储蓄投资收益,同时亦扭曲企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真实盈利能力和经营水平。

“这两三年出现的影子银行问题,其根源就在利率的管制。”一位国有大行人士称,目前,银行的贷款利率远低于实际的市场利率。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只好借助于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渠道。

向松祚还表示,目前急需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让信贷资金市场供求关系成为决定利率水平的真正力量。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谓历经有年。从1996年中国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算起,利率市场化改革历时已近17年时间。2012年,央行还实质性重启利率市场化进程: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在2013年,无论是央行还是国务院层面,都多次提到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今年3月,周小川成功连任央行行长一职,甚至还被外界解读为,人事上保持连续性,是便于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等改革。

“2013年推进利率市场化可以考虑在两个维度上推进。”中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在接受《第一财经微博)日报》采访时表示,其一,把贷款利率的下限由0.7倍进一步扩大,甚至取消;其二,在利率期限的种类上做文章。例如,先考虑放开三年期、五年期利率的管制。

汇改:持久战

2005年7月,中国曾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次性升值2%,不再单一盯住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由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需要,央行收紧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

直至2010年6月19日,央行再度宣布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启动了“二次汇改”。行至2012年,央行还将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由原先的5%。扩大至1%。

“目前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关键还不是1%或者更大的波幅问题,而是人民币中间价的形成几乎完全由央行的政策意图操控,市场的实际状况是‘波而不动’。”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微博)则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市场汇率的形成机制没有完全建立,波幅放宽不放宽就变得不那么重要。

在谢平看来,尽管在近20年里,我国通过汇率市场化来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决心一直没变,但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一波三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汇率不能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也无法作为有效的经济杠杆或政策工具。

林采宜建议,要改革外汇交易中心“做市商”的结构和定价权重,改革报价方式,使得做市商的报价能够客观、全面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在此基础上,推出人民币汇率期货、期权等衍生交易产品,全面建立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

对外开放落脚点:资本项目开放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会显著提升。我国不仅会更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也会参与重大国际事务,金融领域也不例外。对外开放也是我国金融业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在谢平看来,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方面,要做好两方面工作: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完善外汇储备管理机制。

近日,金融40人论坛就发布了由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和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周诚君执笔的《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报告。报告也指出,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程度偏低,同时影响了经常项目的可兑换,造成对外贸易和投资不够便利,“引进来”和“走出去”面临较多限制,不利于我国融入新一轮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

与此同时,较低的资本项目可兑换水平,也造成我国金融市场 相对封闭,不利于金融机构摆脱惰性,影响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根据IMF的资本项目交易分类标准(七大类40项),目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实现部分可兑换的项目为17项,基本可兑换8项,完全可兑换5项,粗略算来占全部交易项目的75%。

而在谢平看来,目前资本项目兑换管制的有效性很低,继续严格的资本项目兑换管制,不利于货币政策独立,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不利于促进“走出去”。而且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基本已经具备,风险也可控。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当前,中国已经具备了资本项目开放的最初条件,即高速的经济增长、较高的储蓄率、经常项目盈余、大量的外汇储备、稳健的财政状况、较低的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多外商直接投资、发展中的国内资本市场及最少的外部债务等。

一直以来,中国对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担忧,主要是担心外汇的大进大出对国内经济金融稳定带来风险和冲击。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发生的危机来看,这一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货币错配的风险,在国家层面、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都可能发生。二是外汇供求发生严重矛盾。外汇短缺导致债务违约、破产,产生外债偿付风险。

“在我国,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曾指出,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正在逐步进行,汇率灵活性逐步扩大,应对外部冲击的弹性增强;另一方面人民币开始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本币实现的交易开放,可以有效减少或规避外汇资金错配和供求矛盾等货币风险。

宗良指出,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提速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形成更加顺畅的资金进出机制,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提速,缓解外汇储备过高压力,减轻货币被动投放局面。目前加速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应是较好时机,而个人投资的放开则是发展的方向。

完善外汇储备管理机制上,谢平称,近些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投资运作和保值增值压力日渐加大。尽管2007年成立的中投公司分流了一部分外汇储备,央行通过委托贷款形式支持了若干政策性运用,但关于外汇储备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机制还要梳理。

截至2013年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高达3.4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

当下着力点:存款保险+QDII2

改革需要有突破口,利率、汇率市场化以及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改革难以一蹴而就。此外,作为金融领域影响重大的基础性改革,利率市场化等基础性改革也需要一定的制度相配套。

举例而言,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尤其是利率市场化以后,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银行业经营和存款人将面临较大风险。但一直以来,中国并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银行的存款获得政府背书,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这种方式成本高,且不利于市场的优胜劣汰。

在2013年的金融改革任务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被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5月下旬,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称,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项基础性金融制度,无论是对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还是对建立完备的市场化风险补偿和退出机制、发展多层次金融机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一位央行人士称,存款保险制度总体方案已经较为成熟,同时当前宏观经济和通胀也较为稳定,应尽快出台。

目前,全球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超过了100个。在金融稳定理事会的24个成员国(地区)中,只有南非、沙特阿拉伯和中国没有建立。

在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方面,《意见》就具体提出,建立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QDII2)制度,研究推动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其实,早在年初召开的2013年央行工作会议上,央行提出2013年的主要工作包括积极做好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试点相关准备工作,同时稳妥推进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

而根据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意见》提出的改革任务,都是当年能够实施或者能够启动的改革事项。换句话说,利率汇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以及资本项目可兑换,这四项《意见》中提及的金融改革,在今年之内都将会有新的动作。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王秀丽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