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通讯员张敏敏)寒冬时节,走进诸城软控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精密模具加工技术改造项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从落户诸城青岛产业园至今,短短8年多的时间,公司的产值就从不到1亿发展到突破6亿元!”公司总经理周传海高兴地说。2016年,他将公司的生产基地从青岛崂山区搬到诸城林家村镇青岛产业园,由此开启了作为总经理的双城生活。
软控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后,我市让企业实现了“拎包式”入驻。成功投产后,我市主动靠前服务,引导企业建设“零增地”技改项目,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零增地’技改后,可实现轮胎模具生产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全面升级,预计2025年全年可实现产值7亿元。”周传海说,如今,企业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去年以来,我市以项目建设为号令,深入推进亿元工业项目招引行动,打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存量资源招商“组合拳”。根据各园区产业优势,我市还明确了各园区主导产业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以诸城贾悦镇悦东新材料产业园为例,这里具备较好的化工产业基础,我市成功招引竣成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功能性聚烯烃新材料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万吨功能性聚烯烃新材料的生产规模,进一步延长化工产业链条。
在高质量项目落地的背后,是营商环境的逐年改善。“现在提交材料、项目审核不用东奔西跑,企业经营变得简单多了。”山东优越橡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巴树厂说,项目自落地以来,仅用9个月时间便完成了从清障到试生产的全过程。我市在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蒸汽管道和专用供电线路的支持,为项目快速进入试生产阶段提供了坚实保障。
去年以来,我市“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有序推进,创新12个特色服务场景,45个项目实现“五证同发”,审批服务效能整体提升70%。为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困难,我市还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我帮企业组主场”等活动,引导企业互为上下游、形成产业链。优越橡胶项目28天完成省级提级审批,中德国际宠物经济工业园3个月完成11栋建筑的主体施工,东晓大健康、旭龙、德福基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一批新经济增长点蓄势待发。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我市聚力招大引新、聚链成势,掀起项目突破新热潮。纵深推进“大项目突破年”行动,深入贯彻“互为上下游,形成产业链”要求,全面落实“地等项目”“拿地即开工”等招商服务的务实举措,深入开展亿元工业项目招引行动,做到“项目一洽谈、要素就准备,项目一落地、要素就到位”,以“满弓紧弦”的姿态奋力推动项目建设,确保项目留得下、企业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