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一个耄耋老人的为文情怀

一个耄耋老人的为文情怀

2019-07-19 11:15:12 来源:诸城新闻网
 “与纸笔打交道六十年过去了,在漫长的岁月里,究竟熬历了多少不眠之夜,没留下记忆。唯独一句话没忘,那是我妹妹说的,她感叹地对我说道,三哥啊,你一辈子是个苦行僧。她这句话概括了我当时的生活窘境,道出了我用脑付出的辛勤和耐性,道出了我风里来雨里去、风雨奔波的境况。春江水暖鸭先知。饱尝的酸甜苦辣滋味自知……” 
  寥寥数语,道出了李坤元老前辈一生致力文学创作的心曲与情怀。 
  李老把民间文学创作当成了他一生的追求,正如他在写给《新聊斋》总编李传瑞信中所言:人家是拜金主义,我是拜笔主义,决心努力搞出点明堂。 
  自从1953年3月他在《山东青年报》发表一组(四首)诗歌起,就心无旁骛、孜孜以求地开始了民间文学的创作。从此就在龙城大地这片肥沃的乡土上深耕广播,耕得越深、播得越广,越是孜孜以求;他从此就在舜帝故里这座文化宝藏里深挖广采,挖得愈深、采得愈广,愈是锲而不舍。 
  辛勤的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几十年来,他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发表的作品总计二百多篇(首),并多次获奖。 
  1990年,他从诸城市文化馆离休后,继续潜心创作。他在写给得利斯集团董事长郑和平的信中说:平常日,有时间便动笔写点东西,脑力差了,也不懈怠,仍和纸笔打交道。 
  莫道桑林晚,为霞尚满天。离休后的李老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峰,他创作与发表了大量的“故事与传说”。丰硕的创作成果为他赢得了无数的声誉,他不仅是诸城文化馆副研究馆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山东民俗学会会员,还曾任省民协理事,潍坊市民协副主席,潍坊市曲协顾问等。他于1979年入党,于1988年荣膺国家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表彰,1989年被评选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 

  对于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文艺界老前辈,我虽早慕其名,却一直无缘相识,直到2017年《古遗新韵·老诸城》编辑部托我写一篇介绍他的文章,才如愿以偿。

 2017年作者与李坤元留影 

  第一次采访他时,是在他城北的住宅里。那正是夏天,院子里花草茂盛,院中的一架葡萄蔓延了半院绿阴。我与李老在葡萄架前合了影(上图)。 

  他虽然满头银发,且已耳背,交谈时,都是他女儿李霞把我的话写在纸上让他看。但他精神矍铄、说话诙谐、记忆清晰,几十年前的事情仿若就在眼前,凡我问及之事,他都能娓娓道来。当我问及他与陶钝三次交往时,他兴致更高,说得绘声绘色。一谈及文学,李老似乎又回到了以前那美好的创作岁月,整个人一下子年轻了。

1998年李坤元(右一)与莫言(左一)合影 

  这次采访让我甚为感慨。那年,我正好五十岁。我本感到快老了,写不动了。自从见到李老后,我才觉得这种想法是多么荒谬!比之李老,我何敢言老?李老已近耄耋之年尚且恋笔,我岂敢懈怠? 
  自此,我就暗下决心:以李老为榜样,活到老写到老。 
  从此,我就心无旁骛地在文学创作之路上也像一个苦行僧一样埋头写作、砥砺前行。 
  认识李老已近三年了,在这三年中我时常去看望他。因怕他劳累,每次去我只是用纸笔与他作简短的交流。即便这样,每次我都会从他那里受到鼓舞。是他达观的生活态度、是他痴心的为文情怀,在潜移默化着我,让我时刻不敢懈怠,时刻不敢自满,时刻都要努力前行。 

  李老虽然已近耄耋之年,但他仍然恋笔,正如他在写给《龙城纪》的简介中说到的那样:历至而今,人已老化。固癖难改,依然恋笔惜纸,有兴时好动笔爬爬方格。及此,联想起两句明诗: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1983年李坤元(右三)与韩钟亮(右二)等合影 

  近几年,他虽然身体欠佳,但还在《超然台》、《东鲁》等当地刊物上发表作品。他说他不是为了什么名利,只是让故知知道他还健在,还在写。 
  李老出生于1930年6月,已近九十岁了,在此,对他表达崇敬与感激之余,祝福他老人家: 
  幸福安康!作品流芳! (作者李晓 系诸城王尽美研究会会员,现在诸城市乔有山文化传播公司工作。)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于蕊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