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落户于百尺河镇。综合开发后,项目资源带来的便利条件和优势,带动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青岛福生食品有限公司在项目区内建立了山东省检验检疫局出口蔬菜备案基地,租种土地710亩,发展家庭农场,种植大葱和菠菜,项目竣工后,打算把基地扩种到1000亩。前桃元村的王森光看到项目的潜在价值,积极联系,在项目区承包土地100亩,发展蔬菜家庭农场。
像百尺河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一样,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形成有利的资源优势,推动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推动拉伸农业产业链条,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如今,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销售额、农产品出口量大幅度提升。2012年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375多家,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70 亿元。
农业综合开发好就好在“综合”上,优化资源配置,补齐生产要素“短板”,完善设施功能,有规划、成规模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具有稳定和可持续性。2011年,我市石桥子镇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竣工后,项目区的潜在价值,吸引了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建立了山东康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综合开发的项目区建设了千亩生态蔬菜示范园区,目前年产蔬菜万余吨,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项目带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带农场。农业综合开发新增的基础产能,尤其是对种植业标准化、规模化所形成的带动示范效应,以项目为载体,通过政府引导、农民自发合作、龙头企业联合等方式,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和服务链,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大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诸城市以农业开发项目为引擎,采取“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形式,扶持带动了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对内统一供种供肥,统一生产标准;对外联系厂商,组织销售,抱团闯市场。入社农民成了“甩手掌柜”,不仅种地不用管,每亩地拿1000元保底金,还能领到分红和补贴。
近年来,诸城市农业综合开发对桃林镇持续不断地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带动了茶叶基地的发展,从而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产业化模式。目前,全镇已有诸城市茶叶协会1家,茶叶研究所3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1家,茶叶加工企业50多家,已发展茶园面积1.2万亩,茶叶家庭农场37个,年产干茶96万多斤。从种子供应、栽培管理,到鲜芽收购、加工销售,实行系列化服务,逐步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产业化一条龙格局;从事茶叶相关产业的人员有5500多人。
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王树森说:“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选择上,尤其注重支持能够带动种养基地发展的龙头企业,将种养基地、企业和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农户通过自愿流转土地,扩大土地规模经营,农民获得租金收入的同时,还能通过在龙头企业务工,取得劳务收入。”
一直以来,“农民”与“土地”就紧紧关联在一起。如何让土地活起来?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他们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从分散经营到合作经营,促进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畜牧养殖、劳务输出和经商,大大拓宽了增收渠道。(记者 侯德华)